细腻!私人!这片后劲真大!

前言 为人子女,经常会有这样一种体验——听着父亲忆当年。在吹牛与怀旧兼有之的长篇大论中,你有没有试想过——不是爸爸的他,到底是什么样?或者说,什么才是父亲的全貌与真实?这就是惊艳了许多人的小众影像——《晒后假日》所抛出的问题。

本片是苏格兰女导演夏洛特·威尔斯的长片处女作,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惊艳首映,好评如潮。六座奖杯六个提名。还差点摘下戛纳“金相机”(导演处女作奖)。

首部长片,就让她在全球各大电影节中被牢牢记住。威尔斯坦承这是一部“情感自传”,灵感源于上世纪90年代她和父亲一起度过的一个暑假。

影片以一场摇晃的拍摄镜头开启了这段故事的旅程。年近11岁的苏菲跟着爸爸来到了土耳其度假,在那里两人度过了非常平常琐碎的日常,爸爸会教她游泳,潜水,打台球,防身术,给她涂防晒霜,每天晚上他们都会去听露天的音乐会。

女儿苏菲回忆的假期,就像太阳暴晒了水迹后,亮到赤裸的水泥地,影片用视听所意在呈现的,就是一种不可言明的回忆状态。

故事中大量的细节都被刻意省略,比如父母的婚姻状况,旅行的安排,父亲的精神状况和个人信息,似乎在土耳其的暴晒后,人和情感都干脆地蒸发。

镜头制造了一种强烈的真空感和临场感,摄影机就像使劲回忆的大脑,总是若有所思地偏离,大量的近景仅取到局部,不断变化的构图,紧贴人物的无节制的特写。

影片通过这些吉光片羽的材料,镜头把知觉的团块外化而来。

所谓回忆,并非可供细究的事件本身,而是一种感受,一种生成于那个假日,而后蛰伏数年,终于冲击当下的自己的一种“事实”。

在成年苏菲的这次回望中,她才意识到,在那个假期里,“我”确实目击了父亲的感伤、游离、不适和强打精神,否则,不会总是偷偷地凝视他,不会问他那些奇怪的、略微咄咄逼人的问题。

那时的苏菲并不能发现爸爸隐藏在微笑下面的真正情绪,也无法理解父亲这些行为:过马路时无视疾驰的货车,张开手臂站在阳台边沿,一个人走入深夜的大海…… 于是,成年的她试图让自己所认识的父亲与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达成和解之时,真实和想象的记忆正慢慢填补两者之间的空白部分。

影片中出现了大量的介质,有DV、拍立得、电视机屏幕、镜子、玻璃、水面等等,有时甚至是多个介质的叠加,才让人物覆盖其上,它们就像是苏菲的某种努力,试图在这个记忆宫殿里跋涉,穿过层层介质打捞起当时的父亲。带着这种目的,影片才呈现了如此动人的父女关系。

《晒后假日》既是一段父女情感之旅的回忆,也揭开了家人之间的不理解主题:看似其乐融融的土耳其夏日之旅,隔着时光重审,原来暖心的背后是悲凉。

表面阳光、关爱女儿的父亲,其实有着不为人知的脆弱、不适、抑郁的一面。11岁的女儿没有看到,或许看到了,但感受不到,理解不了。父亲也刻意地对女儿隐藏自己的压抑与痛苦。影片予人的震撼,正在于此种反差。

《晒后假日》2022 导演: 夏洛特·威尔斯 编剧:夏洛特·威尔斯 主演: 保罗·麦斯卡 / 弗朗西斯卡·科里奥 豆瓣8.2IMDb7.6 好消息:为感谢影迷长期以来的支持,特推出千余种商品,几百种精选图书,粉丝超惠选择,不妨逛一逛吧!件件亲测,七天无理由退货!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点个“赞”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