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捞金国外花?田震开启内地演唱会,网友:和那英比起来差远呢
“活久见!57岁田震白发红裙杀回内地开唱!”这条热搜炸了。
当《铿锵玫瑰》的前奏在短视频平台刷屏时,中年粉丝的DNA集体暴动,00后却满脸问号:这阿姨是谁?敢和那英比?
但更劲爆的是评论区那句:“国外潇洒够了,又回来割韭菜?”田震的复出,扯开了娱乐圈一块遮羞布:明星移民海外却回国捞金,到底是情怀还是生意?
“当年摔话筒有多刚,现在吃相就有多难看。”这是网友对田震最狠的点评。
2001年"中国流行歌曲榜"颁奖礼上,田震因票数第一却被临时替换为那英,当场摔话筒离席,成为内娱史上最刚名场面。
这场恩怨让两人从此王不见王,而那英稳坐"内地天后"宝座,田震却因慢性病隐退、移民澳洲,一别就是24年。
如今她高调回归,网友却翻出她在澳洲的"贵妇日常":背万元名牌包、住豪宅、晒悠闲生活。
对比之下,回国开演唱会、上综艺的举动,被贴上"国内赚钱国外花"的标签。
有评论犀利指出:"娱乐圈不缺移民明星,但像她这样高调来回横跳的,吃相太难看!"
"那英唱的是技巧,田震唱的是命。"老粉的这句话,道尽两人差异。
那英的《征服》《默》至今霸榜KTV,综艺里当导师、玩梗造热梗,流量持续在线;
而田震的《风雨彩虹铿锵玫瑰》《执着》是70、80后的青春BGM。
演唱会上,田震白发红裙slay全场,但嗓音已不复巅峰。
有观众吐槽:“高音上不去,全靠观众合唱救场。”反观那英2024年澳门演唱会,57岁仍能连唱20首不喘气,被赞“教科书级Live”。
实力差距背后,是选择的分野:一个深耕市场,一个远离江湖。
田震的“情怀牌”能打多久?
网友直言:“听个回忆还行,但和那英比?差远了!”
田震不是孤例。
“国内捞金国外花”已成明星移民标配操作:
张铁林凭“皇阿玛”爆红后入英国籍,却在中国拍戏、卖字画,被骂“来华圈钱”;
巩俐为婚姻入新加坡籍,离婚后嫁法国人,却回国代言奢侈品、当电影节评委,网友呛声:“国际巩?早就不是中国巩!”;
江珊更直白:“在美国的生活费用,其实都是靠在国内拍戏赚的”;“如果没钱了就回国拍戏赚钱,等到赚够了又出去享受”。
这些争议的本质,是公众对“既占资源又逃责任”的双标愤怒。
田震们享受国外福利,却回国赚快钱,网友自然不买账:“爱国人设?先把国籍改回来!”
面对质疑,田震从未正面回应,但蛛丝马迹揭露另一面:
慢性病逼退?2007年她确诊「过敏性紫癜」,医生警告「再拼可能丧命」,移民澳洲实为保命;
厌倦名利场?颁奖黑幕、粉丝骂战、资本操控……她多次坦言“厌恶娱乐圈虚伪”;
音乐不死心?2023年她亮相北京跨年晚会,与中国女足合唱《铿锵玫瑰》,眼含热泪说:“这首歌是我的命。”
或许,59岁的她只想纯粹唱歌。
田震的回归,撕开了内娱最矛盾的伤疤。
我们一边骂明星“国内捞金国外花”,一边为情怀买单;既渴望“真性情偶像”,又用流量审判初心。
但换个角度看:市场从不同情弱者。
那英的常青,源于对行业的敬畏;田震的争议,终将交给票房检验。
至于“移民明星”该不该回国赚钱?
答案或许在观众手里:“用作品说话,比拿国籍站队更重要。”
所以对于田震最近要复出开启演唱会的事情,你怎么看?
她真的是在捞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