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麻花”没生意还到处窜,如今才知道,里面水原来这么深!

       前言
       新疆切糕、天津大麻花、安徽补漏帮,在网络上被网友们称为中国街头“三大神秘组织”。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事,这三大组织看似来自三个不同的地方,其实只来自两个地方,所谓的天津大麻花其实也是安徽的产业,但却靠着天津大麻花打开了名头。


       许多售卖天津大麻花的商贩都开着一辆小货车,车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麻花停在路边,平日光顾的客人也寥寥无几。
       很多不明白其中内幕的朋友都会感到疑问,明明没有客人,为什么这些商贩还搞这么多麻花堆在车里,他们是真的不怕麻花放坏了,还是其中另有隐情?
       天津大麻花的真实身份
       很多人可能都以为,路边小车里售卖的天津大麻花来自天津,就算不是天津那边的,怎么也会跟天津有关系。
       但事实上,所谓的“天津大麻花”跟天津唯一的关系就只有名字上了,他其实是安徽颍上县黄坝乡的特产。


       在阜阳市颍上县黄坝乡,有个叫贾岗村的地方,这里原本以制作传统小吃馓子出名。
       改革开放以后,当地村里为了能够扩大收入,于是就有人把做馓子的手艺稍加改良,做出了类似天津麻花的食品。


       可当时这些村民打着黄坝大麻花的名头出去售卖,基本上没有人会去购买,毕竟这里家家户户都会做,谁愿意花钱买?
       这时候有人想出了个绝妙的主意,既然天津麻花全国闻名,为什么不打着天津的旗号卖?于是黄坝麻花摇身一变成了“天津大麻花”。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发现,挂上天津的名头后,麻花不仅好卖了,价格还能翻好几倍,传回村里后,消息像野火一样在村里蔓延,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这个行当。
       他们开着改装的面包车,载着自制的麻花,开始向周边城市进发。


       天津大麻花的“赚钱套路”
       天津大麻花最初只是在安徽省内流动,直到后来省内生意逐渐趋于饱和,这些商贩们才开始逐渐扩展到周边省份,最终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
       但真正让这个生意暴利的,不是简单的改名换姓,而是一套精心设计的销售套路。


       这些麻花车通常由夫妻档经营,男人负责开车和后勤,女人负责销售,而他们的销售策略堪称“街头营销学”的经典案例。
       他们所售卖的天津大麻花不同于其他麻花,“天津大麻花”造型很有讲究。
       为了博人眼球,每根麻花都做得特别粗大,直径通常在5-8厘米,长度约40厘米,一根就有三四斤重,而这样的设计既显得分量十足,又为后续的销售策略埋下伏笔。


       大家可能会发现,这些商贩的玻璃柜上从不标注价格,当顾客询问时,销售员会含糊地说一个价格,故意不说清是按斤算还是按量算。
       一般的顾客会以为这个价格是按斤计算的,以为价格很亲民,很容易会因此放松警惕,直到上秤称重后,商贩会麻利地切开麻花,然后才告知真实价格。
       当顾客知道商贩所说的价格是按两卖的时候,才会意识到自己被宰了!可此时想要离开已经不行了,因为商贩会以麻花已经切开,顾客必须付钱为由将其拦下。
       一些面子比较薄的顾客会因此吃下这个哑巴亏,而一些态度比较强硬的顾客则会跟对方闹到底,但毕竟这些人还是少数。


       而这个生意的精妙之处还在于其流动性,这些麻花车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今天在这个城市,明天可能就到了邻省。
       这种经营方式不仅扩大了市场覆盖面,更重要的是让消费者投诉无门,监管部门也难以追踪。


       莫名背锅的天津麻花
       我们来算一笔账,一车天津大麻花的原料成本不超过500元,包括面粉、食用油、芝麻等。
       只要成功“成交”三四个顾客,他们就能收回成本,而一个熟练的麻花车夫妻档,淡季月收入七八千元,旺季能达到两万元左右,这在安徽当地相当于普通打工收入的三到五倍。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当地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有人专门负责麻花生产,建立了小型加工作坊、有人专门从事车辆改装,把普通面包车改造成移动销售车、还有人负责规划全国销售路线,甚至提供跨省运输服务。
       最红火的时候,仅黄坝乡就有上千辆麻花车在全国各地流动经营。


       可是这样的商业模式注定难以持久,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上当受骗的消费者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经历,“天津大麻花”的宰客套路逐渐被曝光,各大论坛、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受害者的控诉。
       因为实在是臭名昭著,后来一些被宰过的人就在网络上发文,称这些卖天津大麻花的商贩其实是人贩子,麻花柜子下的车厢其实是用来藏小孩的!


       这一新闻在早年间很多人都相信了,一些家长为此还教育孩子一定不要靠近麻花车。
       这些内容像滚雪球一样传播开来,虽然后续相关谣言被警方出面辟谣,并且将造谣者抓捕归案,但“天津大麻花”已经是恶名远扬了。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天津大麻花”其实是安徽的产品,这就导致真正的天津麻花为其背黑锅。
       真正的天津麻花老字号“桂发祥”更是深受其害,这家始创于1927年的老店,其十八街麻花本是天津三绝之一,如今却因为冒牌货的横行而声誉受损。


       桂发祥的负责人曾无奈地表示:“这些冒牌货不仅损害了我们的品牌形象,更让整个天津特产蒙羞。”
       如今,随着消费者警惕性的提高和市场监管的加强,这些麻花车的生存空间正在不断缩小,在不少城市,它们已经被明令禁止进入主城区,这也是现在这种麻花车越来越少见的原因之一。


       结语
       任何商业行为都必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任何生意想要干长久,都不应该以“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为理念。
       靠欺骗消费者获得的短期利益,最终都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毕竟人生没有捷径,这些行为不仅会为整个行业招黑,甚至还会因此让家乡为之蒙羞。


       阜阳政协——《阜阳味道》“名特产”篇——黄坝子大麻花
       广西新闻网——男子散布“天津麻花车里藏小孩”谣言被拘留10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