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曾被公司偷卖版权被坑8年,怪不得汪苏泷这次硬刚张碧晨
被汪苏泷必须拿回《年轮》版权的理由泪目了!原来是背后是8年血泪史
因为网红一句“只认《年轮》原唱为张碧晨”的话,引发了全网关于“年轮”原唱归属权的风波,孰是孰非,粉丝吵个不停,网友也各有态度。
因为汪苏泷方强硬收回《年轮》所有商业演唱授权的行为,被部分网友质疑“不体面”“吃相太难看了”等
,直言明明是张碧晨把这首歌唱火了,现在他这做法有点玩不起。
先不说《年轮》这件事的对错,如果看过汪苏泷8年维权路,就知道为何他对“版权”两个字如此敏感了,每个字背后都是血泪和无奈。
版权伤痛史:被前公司榨干的“血泪八年”
版权被窃与零收入困境
2012年,汪苏泷签约“美妙音乐”,但公司在其不知情下将《有点甜》《三国杀》等爆款歌曲版权全部出售。
根据合约,他创作的作品收益被公司独占,八年分文未得,甚至需贷款百万打官司维权。解约时还遭公司高额违约金索赔,一度陷入抑郁。
“卖笑养音乐”的屈辱抗争
为筹钱赎回版权,他被迫连上18档综艺,自嘲“写歌赚得比综艺多,可我偏要卖笑”。这段经历让他深刻意识到版权即生存底线,也塑造了日后“版权阎王”的强硬作风。
《年轮》争议:导火索与“封喉式反击”
冲突根源:网红言论激化历史矛盾
2025年7月,网红“旺仔小乔”翻唱《年轮》时多次宣称“原唱只有张碧晨”,并拒绝标注汪苏泷的创作者身份,该言论被翻出后登上热搜。
张碧晨工作室随后声明自居“唯一原唱”,并出示2015年首发记录(早于汪苏泷版15天),但未提及双版本立项事实。
汪苏泷的致命反击:版权核武器
作为回应,汪苏泷方晒出两项铁证:
法律权属:出示《年轮》著作权证书,证明词曲版权归属;
历史协议:公开2015年项目邮件,证实歌曲立项时即规划男女双原唱(两版本录制时间仅差9天)。
直接行动:宣布收回《年轮》所有演唱授权,张碧晨再唱即侵权,致其演唱会曲目调整、损失超千万。
版权意识的“极端化”:创伤后的生存法则
汪苏泷因早年遭遇,形成了一套近乎严苛的版权保护机制——
“三句铁律”
:业内传闻其歌曲“唱超三句必收授权费”。
有报道称,周深在演唱会上表示“汪老师歌只敢唱一句,超了三句律师函就到”,魏大勋在综艺中即兴哼唱后也急忙道歉:“完了完了,这月工资要赔光!”。
之前王鹤棣唱《就让这大雨全都落下》,他在台下调侃“比原唱唱的还好听”,但说完很快意识到这首歌虽然是自己写的,但原唱是容祖儿,直接脸色大变陷入自责,之后见到容祖儿,还反复强调对方是原唱的事。
汪苏泷甚至把演唱会舞美注册了专利,被网友戏称为“呼吸都要版权费的阎王爷”。
唯一破例的背叛
:此前十年,汪苏泷唯独对张碧晨免收《年轮》版权费,称“她唱得好,就当给作品穿衣”,之前张碧晨在演唱会上还对汪苏泷表达过谢意。
但网红言论与张方声明被视作对创作者核心价值的否定,触发其终极反击。
据了解,张碧晨演唱的另外两首歌《下一秒》、《梦幻诛仙》,也是汪苏泷作词作曲,张碧晨也曾因为喜欢电影《哪吒》,免费为其唱主题曲,还因此备受赞誉,反正纠葛很多。
后续究竟如何,咱们拭目以待吧。
事件本质:创作者的尊严保卫战
法律与行业惯例的冲突
法律上,《著作权法》未定义“原唱”,仅明确词曲版权归汪苏泷,表演者权归张碧晨。汪作为著作权人有权收回授权,而张的“永久演唱权”声明无法对抗此权利。
行业惯例中,OST多版本常共享原唱身份(如《知否知否》),但早期合同未明确条款,埋下隐患。
双输结局的警示
对汪苏泷:被批“断人财路”,但此举捍卫了创作者话语权;
对张碧晨:失去代表作商演资格,个人形象受损;
对行业:暴露音乐版权合同漏洞,推动平台修改“原唱”标注规则,要求翻唱前签版权保证书。
所以,
汪苏泷的“硬刚”绝非一时冲动
——从被资本榨干的“音乐奴隶”到手握生杀大权的“版权判官”,他用十年完成了一场残酷的复仇。
版权意识是痛出来的,音乐尊严是争出来的
。
娱乐圈许多艺人都有过相似经历,比如唱了《泡沫》大火的邓紫棋因为版权问题不能再唱《泡沫》等等。
有网友猜测张碧晨方为何坚定自己为“唯一原唱”,大概率是网红旺仔小乔向她买了版权,事情闹大后,汪苏泷方与其商量未果,才导致直接撕破脸。
如果是这样的话,张方的行为也很好理解,她必须坚持原观点,不然私自卖版权的行为属于“欺诈”,毕竟版权并不在她这边。
当然,这只是网友猜测,事实真相究竟如何不得而知,但就像咱们前面说的那样“
《年轮》闹成这样绝对是双输结局
”。
而汪苏泷如今强势“守护版权”的行为,每一个举动背后都是血的教训,让人心疼。
我要说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