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出萝卜带出泥,尚九熙的爆料,揭开德云社弟子丑陋的“另一面”

文|瓜田里的猹 5年前,德云社何九华与尚九熙宣布裂穴,更换搭档,引起了观众热烈的讨论。 但是具体内情却没有人出来透露,观众是急得抓耳挠腮。 如今随着尚九熙的长文登上热搜,当年的内幕终于揭晓。

搭档拆伙本是常事,但当尚九熙把不为人知的细节摊开时,那根叫做“信任”的萝卜被连根拔起。 它带出来的泥垢里,藏着的何止是两个人的恩怨,更是整个德云社里被流量泡软的规矩。

01.陈年旧账里的真心与算计在相声行业中,搭档如夫妻,很多人一搭档就是一辈子,就像郭德纲和于谦一样。 他们往往互帮互助,拥有着旁人难以插足的深厚情谊。 所以在相声搭档裂穴时,也不怪观众会有“官配离婚”的感觉。 可尚九熙和何九华却悄无声息地将这个隐性规则给打破了。

何尚两人相识于2012年,青涩的面庞映出的是两个人想要出人头地的野心。 那时候他们都还只是后台寂寂无名的小角,只能够在两三个人的小剧场演出,甚至在包房、露天公园都演出过。 就算那时什么都没有,起码他们有彼此相待的两颗真心。

可惜的是,有些人,只可共患难却不能共富贵。 在成名之后,两个人的事业蒸蒸日上,已经能够演出属于自己的专场,但他们的心却越来越远。

2020年,在团综录制前,尚九熙突然被告知自己合作7年的老搭档提出裂穴。 他在震惊的同时也感到疑惑:那么多困难都熬过来了,现在已经能跟着师傅巡演了,为什么要这样呢? 所以,他带着满腹疑问,决定找老搭档好好聊一聊。

在公司的调和下,两个人终于能够好好聊一聊了,但聊完之后,尚九熙觉得更加荒唐了。 只因为何九华给出的理由是:“因为你太努力了,我压力很大”。 场面话说的倒是好听,可内里的龃龉确实不太好看。

在19年青岛场的前夜,尚九熙为了第二天的演出只能通宵写活,而彼时何九华在外通宵玩乐。 这还不算完,当尚九熙将写好的东西交给搭档时,却只得到一句:“我觉得不好,但是我不会改。” 你听听,这话搁谁身上谁不气?

这时,尚九熙想起,同样是“写活”,何九华写不了也改不了自己组合的活,却能够在团综上连线给秦霄贤写活,多么荒唐! 说难听一点,这跟婚内找小3出轨有什么区别? 于是,他就主动询问是不是他想和秦霄贤搭档,可何九华的回答让人摸不清头脑。 “跟谁都行,不干了也行。”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对尚九熙的嫌弃: 只要不是跟尚九熙合作,何九华都能接受;但如果非要跟尚九熙合作,他就撂挑子不干了。 这不仅是谈话稀碎,尚九熙的心也跟着碎成了渣。

谈话后不久,两人就各自换了搭档。 但谁知道网上突然出现了很多导向性言论,称这一换是一个奖励一个惩罚。 在这个节骨眼上,“是谁引导传播的”引人猜测。

更让人心里发寒的是何九华的裂穴早有预谋。 尚九熙发现,有早期粉丝翻出2019年的聊天记录,何九华当时就在粉丝群里问“你觉得我跟老秦搭怎么样”,还让管理员统计“秦华CP”的讨论热度。 这哪是临时起意的拆伙?分明是早就算计好的“背叛”!

如今已经过去五年,可这些陈年旧账却依旧是尚九熙心里的一根刺。 他用真心换来了算计,用吃亏换来了得寸进尺,这一度让他无法回首。

这次将这根刺拔出,他也终于明白自己的“原始股”,终究是敌不过秦霄贤的“流量股”。 搭档间最要紧的“托底”,早就成了别人算计里的垫脚石。 而这根刺带出来的,是人心底下的泥泞与凉薄。

02.江湖规矩里的松紧与双标德云社总说“师徒如父子,同门似兄弟”,可尚九熙的爆料,让这“江湖规矩”显出了弹性。 何九华直播时拿尚九熙头像杯子说“烫他脑袋”,粉丝轻飘飘一句“开玩笑呢”就想翻篇。 而尚九熙六年后说句实情,倒有人跳出来说“破坏师门团结”。

这种双标不是突然兴起,而是早有苗头。 2020年裂穴时,公司向何九华追问事情无果,何九华反手提出了“辞职”。 几周后,何九华在内部群里道歉,只字不提煽动粉丝抹黑尚九熙的事,照样能回队演出。

而孙九芳只因在台上说了句“蹭热度”,就被停演两个月。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规矩松紧,看的不是对错,是“你手里有多少筹码”。

在这些事件中,师傅郭德纲的态度更加耐人寻味。 他先是气到把何九华踢出群,转头又准了回归,还说“饶了你这回,以观后效”。 这让老观众想起当年曹云金出走,郭老师那句“欺师灭祖”的狠劲。

两相对比,严父变成了慈父,态度大相径庭。 但是不是德云社的规矩变了,而是掂量利弊的秤变了。 流量时代,“能带来票房”比“守规矩”更有分量。

尚九熙在长文里没明说的,恰恰是最重要的。 当师门情谊成了“有用就贴,没用就撕”的便利贴,那拜师时磕的头、搭档时握的手,都成了戏文里的故事。 听听得了,当真,那您就输了。

03.相声舞台下的清醒与期待这场风波里,最清醒的其实是观众。 在裂穴后五年,尚九熙和郭霄汉作为新搭档始终在专场之中慢慢磨合,已经开了19场专场,上座率十分可观。 例如2023年,两人专场覆盖了16个城市,在德云社中属于中上等水平。

而反观何九华,当初他在综艺中接近秦霄贤忽略尚九熙的综艺片段,至今都令人诟病。 两人合作后更是从来没有办过专场,甚至逐渐向流量靠拢。 今年五月时,何九华参演了话剧《门第》,秦霄贤还曾去探班。 观众认为这样的行为是“重流量轻专业”。

这说明观众心里自有一杆秤,那就是流量能带来一时的红,却撑不起长久的座。 尚九熙的坚守,何九华的转向,本质上是给观众出了道选择题。 你是想看两个人在台上较劲琢磨“这个包袱怎么响”,还是想看两个人在镜头前上演“哥俩好”? 德云社真正该慌的,或许不是这桩旧账被翻出,而是观众的耐心正在被消耗。

当“拆伙”变成“算计”,“搭档”成了“跳板”,观众会慢慢明白: 那些“师兄弟情深”的宣传,可能还不如小剧场里一句即兴的现挂实在。 那些“百年传承”的口号,始终要靠台上人认认真真说段相声来实现。

结语尚九熙拔出的这根萝卜,带出来的泥虽脏,却未必是坏事。 他用六年沉默换一次发声,或许就是想让这行里的人明白: 别光顾着往身上贴金,自己脚下的泥,才是立得住的根本。

部分参考资料: 上游新闻|德云社相声演员尚九熙发文回应与何九华裂穴始末 中华网|何九华 尚九熙 搭档解散真相揭晓 光明网|德云社相声演员尚九熙发文谈与何九华“裂穴”始末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