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挚爱离世,将辛柏青和具俊晔进行对比,不难看出谁做法更高明

文 | 沧海梦想家

编辑 | 沧海梦想家

生死离别,是人生最痛的一课,面对至爱离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应对方式。

最近,具俊晔守在大S墓前的照片引发热议,他带着折叠椅,餐具,日复一日地守候,这份“深情”却引来不少质疑。

反观辛柏青,在妻子朱媛媛离世后,只发了一则讣告就消失在公众视野,这种低调反而获得一片赞誉。

为什么同样是失去爱人,两人的做法却得到截然不同的评价,这背后又藏着怎样的人生智慧?

最近有两位女士去金宝山祭拜大S,在成排墓碑间迷路时,看到一个男人坐在烈日下,纹丝不动,那就是具俊晔。只见他坐在躺椅上刷手机,看起来挺悠闲。

有人说他在作秀,大S都去世五个多月了,他还在公共场合展示悲痛,多少会让人觉得有点刻意,真正的悲痛往往是不愿意被看见的。

再看看辛柏青,朱媛媛去世后,他只发了讣告就从公众视野消失了,连头像都换成了蜡烛,没有长篇大论,没有煽情文字,他把妻子的钱捐出去做公益,不争不抢安安静静地悼念。

就连他新剧上线,也没露面宣传,饰演苏轼时泪流满面,没人说他作秀,大家都理解那是真情流露,这种内敛的方式,反而更让人心疼。

说实话,挺佩服辛柏青的,悲痛是件私事,没必要给全世界看,他用行动而不是言语来怀念妻子,这种方式更显尊重,也更有尊严。

具俊晔的做法引发争议,有人质疑他作秀,也有人认为这是他表达爱的方式,辛柏青的低调则获得普遍认可。这种差异不仅仅是个人选择,也反映了公众对丧偶行为的不同期待。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悲痛表达方式,背后其实藏着两段截然不同的婚姻故事,那么,生前的他们,又是怎样与妻子相处的呢?

具俊晔和大S的故事,说起来有点戏剧性,年轻时他们就认识了,谈过一段恋爱,可具俊晔为了事业把大S给放弃了。

他们结婚后,网上有不少关于具俊晔“吃软饭”的传闻,说他花着大S的钱,住着汪小菲给大S买的高价床垫,过着挺滋润的日子。

按理说,婚姻里谁出钱不重要,重要的是两个人的心意,可问题是,他们的相处模式看着就有点不对劲。

具俊晔和大S老爱高调秀恩爱,拍了不少杂志照片,放在各种平台上,这种做法,说实话,真爱的人通常不需要这么频繁地向外界证明什么,真正的感情往往是悄悄的,不需要别人的认可。

大S生病期间,具俊晔被指忽视她的病情,跑去旅游跳舞,大S的病本来不算特别严重,却因为拖延治疗,没人重视,最后酿成大祸,这事说起来挺让人心疼的,一个生病的人最需要的就是家人的关心和陪伴。

再看辛柏青和朱媛媛,辛柏青是实打实的行动,拍戏时全程伺候,端茶倒水,拿东西,前前后后照顾得朱媛媛无微不至,这种细水长流的付出,比任何浪漫的表白都更有说服力。

朱媛媛怀孕时,辛柏青竟然放弃了《潜伏》这样的重要角色,要知道,这部剧后来爆火,要是当时接了,辛柏青的事业肯定会更上一层楼。可在他心里,媳妇儿和孩子比事业重要多了。这种取舍,真的很令人敬佩。

朱媛媛生病后,辛柏青悉心照料,后来为了赚医药费接了不少戏,他赚钱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给妻子治病。这种默默付出的爱,比起高调的表白,更让人动容。

最让人震惊的是,朱媛媛与癌症抗争了整整五年,夫妻俩却从不对外透露,连一起拍戏的演员都不知道朱媛媛生病了。这种低调,不是为了博取同情,而是真正把生活中的苦难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处理。

看看这两对夫妻生前的相处模式,就能明白为什么他们在面对死亡时会有如此不同的表现了。

婚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丧偶后的行为,辛柏青和朱媛媛的婚姻是扎实的,所以他不需要用外在的方式来证明什么,而具俊晔和大S的关系或许有些问题,所以他现在的表现,多少带着一些补偿的意味。

婚姻不是表演,是两个人的真实生活,当镜头熄灭,当没人围观,你们相处的方式,才是真正的婚姻状态。那么,在爱人离世后,这两个男人又各自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大S走后,具俊晔的日子可不太平,他和大S的家人一起,跟汪小菲争夺遗产,互相攻击,在网上吵得不可开交。

具俊晔还说要为大S做一座雕像,预计明年完成,他每天在墓前画素描,墨镜下的眼睛几乎贴着屏幕,一笔一划地描绘。

这个举动看起来挺感人的,可问题是,为啥非得在墓前画?是非要让人看到你在墓前守候,这就有点刻意了。

大S的妈妈还发文说具俊晔变瘦了,这事也挺奇怪的,一个人真正悲痛,通常不会想着让别人看到自己消瘦的样子。这种行为,多少有点像是在告诉大家:“看,我有多难过”,真正的悲痛往往是不愿意被人看见的。

有人说具俊晔这是在“赎罪”,因为生前亏欠大S,所以现在过度表现,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他年轻时为了事业放弃过大S,或许心里一直有愧疚,可惜为时已晚

再看辛柏青,他的做法就高明多了,朱媛媛走后,他选择在私人空间处理自己的悲痛,不在公共平台展示,这种做法既尊重了逝者,也保护了自己的情感不被围观。

辛柏青用实际行动而非言语表达对妻子的怀念,他把妻子的钱捐出去做公益,这是在延续她的精神,比任何煽情的话语都更有意义。

听说辛柏青在工作中依然保持专业,不让私人情感影响职业表现,这种态度很值得敬佩,辛柏青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把悲痛转化为继续生活的动力,他没有停滞不前,而是在默默地前行,这种方式虽然不张扬,却更有力量

说到底,为啥更认可辛柏青这种低调处理丧偶悲痛的方式?其实这跟我们的文化背景有关,在东方文化中,“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真正的情感往往是内敛的,不需要向外张扬。

具俊晔的做法虽然引发争议,但也许这就是他表达爱的方式,只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公开的行为都会被放大解读,他的真心很可能被外界的质疑所掩盖。这也是现代人的悲哀,连悲痛都要接受公众的评判。

说到底,悲痛不是用来展示的,而是要自己慢慢消化的,辛柏青的做法更显高明,他用行动而非言语表达思念,不消费亲人的悲剧,不让私人情感变成公共话题,这种内敛的力量,比任何高调的表演都更打动人心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