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正回应联系河南网红七七”后续:其接商演行为不符合培养理念

2025年7月11日,河南南阳15岁女孩七七因一段素颜街拍视频意外走红网络。视频中,她身着普通防晒衣,素面朝天躲在朋友身后的青涩模样,被网友称为“电影脸”,甚至被调侃“神似张柏芝、杨颖”。这场由陌生人随手拍摄的街拍,意外掀起了一场关于“素人变现”与“教育选择”的全民讨论。而随着导演于正的公开回应,事件更折射出娱乐圈生态与家庭教育理念的深层碰撞。

七七的爆红始于一场偶然。摄影师闫先生在街头捕捉到她躲闪镜头的自然状态,视频中未加修饰的青春气息迅速引发共鸣。网友评价其“眼神清澈如初雪”“自带故事感”,相关话题在48小时内登上热搜榜首。

然而,流量来得迅猛却短暂。走红第三天,七七的母亲在社交平台发文澄清:“我们只是普通家庭,没有团队,更没有重男轻女。”她删除了账号中80%的过往视频,并设置评论筛选功能,试图保护女儿隐私。摄影师闫先生透露,七七走红后仍坚持每天练习舞蹈和田径,甚至主动加练半小时基本功。

七七的走红很快引发业内关注。导演于正通过网友留言主动联系其母,提出面谈意向,并暗示“专业训练”对素人成长的重要性。但随后态度急转直下——他发现七七已参与商场宣传活动,直言:“急速变现不符合我的选人标准。”最终以“随缘吧”结束这场短暂互动。

于正的回应背后,是娱乐圈对“素人”资源的长期博弈。自2024年起,他通过闲鱼等平台招募素人演员,曾签约河南高校教师张婉莹,并计划在新剧《金吾不禁》中启用“原生态气质”新人。业内人士分析,影视寒冬下,低成本素人成为制作方降低风险的选择,但行业对成熟演员的稀缺焦虑也暴露无遗。

面对MCN机构抛出的橄榄枝,七七家庭展现出罕见的清醒。母亲明确表示:“暑期舞蹈班安排已定,成年前不考虑签约。”南阳某商场邀请七七拍摄宣传片的邀约,也被严格限制为“非商业性质”,收益全部存入教育基金。

这种选择与多数“网红童星”形成鲜明对比。例如林妙可因过早进入娱乐圈导致发展受限,小彩旗成年后转型艰难。法律界人士指出,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童星合约需保障学业与休息权,但现实中“学业保障条款”常形同虚设。七七家庭的“反流量”操作,恰似一股清流。

事件引发两极讨论:支持者认为“颜值即机遇”,类比杨超越、丁真案例,主张抓住流量窗口期;反对者担忧“15岁心智未熟易被资本裹挟”,援引童星发展困境案例;中立者则聚焦行业生态,指出“素人速成模式”对影视创作质量的隐忧。摄影师闫先生观察到,七七走红后仍坚持学业与兴趣班,甚至因拍摄宣传片向学校请假时,班主任特意叮嘱“别耽误功课”。这种“平衡术”,或许比单纯追逐流量更符合长远发展规律。

七七事件的价值,在于撕开了娱乐圈“造星神话”的表象。素人爆红依赖偶然性,缺乏专业训练难以持续;初三关键期若中断学业,可能影响未来多元发展路径;MCN机构对“低龄红利”的追逐,暴露出内容创作的功利化倾向。七七家庭的抉择,或许正是对“流量至上”时代最理性的回应。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