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好闺蜜”到撕破脸,决裂16年,张韶涵和范玮琪之间发生了什么
有一种“反噬”叫张韶涵和范玮琪,决裂16年后,善恶报应都应验了
2005年,张韶涵和范玮琪在台上抱在一起唱《如果的事》,她们那句“我真想和你一直走下去”把不少观众的眼泪都唱出来了。
谁能料到,这对曾被叫作“绝配姐妹”的闺蜜,居然会在娱乐圈这水深火热的地方翻脸成仇呢?
当张韶涵因为家里那些事儿跌到深渊、瘦得跟小鸡似的时,范玮琪的一通操作引得众人热议。
过了十六年,那个在朋友面前卖乖弄巧的人终于被自个儿的把戏给反噬了,善恶到头来都是要有个交代的。
闺蜜情深
2001年初相识时,张韶涵19岁,范玮琪26岁。
尽管两人相差7岁,但在福茂唱片的推动下,她们竟然成了公司倾心打造的“二重唱女王”。
商业活动两人总是同时出现,在增加了亮点的两人也在频繁的接触中,成为了好闺蜜。
俩人一起唱《如果的事》,真是合得像酱油和豆腐一样!
这首歌完了之后,范玮琪紧接着推出了《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讲的就是那种让人心里暖乎乎的姐妹情!
那友情好像铁打的一样,结果在娱乐圈这块利益大拼图前,慢慢开始显露出裂缝。
张韶涵之前靠着《海豚湾恋人》挣了点名气,后来她出了一张叫《欧若拉》的专辑,结果她那特别的嗓音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后来那张《看不见的翅膀》的唱片,因着励志的旋律,在海峡两岸横扫四方,火得一发不可收拾!
这首歌不仅是当时大街小巷播放的歌曲,更是不少中小学生歌词本上的记忆。
这下有了这么个样板,大伙儿干劲十足,没多久《梦里花》和《ANG5.0》就顺利上线了。
一年出了两张专辑,张韶涵从《不想懂得》跳到《亲爱的,那不是爱情》,一下子就成了顶级女歌手,真是飞上天了!
这段时间,范玮琪就像是躲在角落里喝茶,没有什么新鲜作品放出来。
曾经肩并肩的好姐妹,一个当年默默无名,一个如今风头无两,结果现在连一起做生意的机会都没了。
过去大家都在热热闹闹讨论的姐妹情,随着娱乐圈里面那“人多锅少”的拼搏,一点一点地变得有点怪了。
2008年,张韶涵因为心脏小毛病跑去加拿大开刀,结果她家里那些八卦都被扒了出来。
这位妈一直把女儿当成提款机,根本不关心她的健康,反而把她辛辛苦苦攒下的几亿存款给卷走了!
同时还和已经分开的老公一起,倒打一耙,向媒体胡说女儿“吸毒、弃养”。
真是个绝了的角色!
身体虚弱的张韶涵又被媒体盯上了,拍到了她那瘦得像个耗子似的样子,还有那俩圈黑眼圈像被揍了一样的照片。
在八卦传开后,她被那些不知真相的网友称作“德行不好、行为怪异的坏艺人”。
这会儿的范玮琪和张韶涵一起混过的,真是“双子星”中的一员。
她不仅抢了张韶涵原本签好的化妆品代言,还在她家里遭遇困扰后,悄悄对媒体说她“爱情不太顺、对父母不太孝顺”等等。
她们曾经是人人称赞的好姐妹,范玮琪的言语含糊不清,各种闲话也随之而来,让不少人信以为真,这实在是让张韶涵陷入了更为尴尬的境地。
张韶涵一头扎进负面漩涡后,她的公司开始把钞票和资源往范玮琪那边搬,原先算是张韶涵的东西,慢慢地都成了范玮琪的囊中之物。
这情况把张韶涵给气得够呛,跟公司闹得不可开交,要毁约了。
范玮琪被问到这事的时候,直接来了一句“我管得着别人家的合约闹腾吗”,一下子和张韶涵撇得干干净净!
事情啊,其实才刚刚开始呢!
在和公司打官司撇清关系的时候,张韶涵被公司直接放到冰箱里冷藏起来。
张韶涵的助手阿伟一不小心就跑去给范玮琪打工了!
没过多久,范玮琪在网上发了个动态,说“前些年助手遭了不少冤屈”,这话被粉丝们解读成“暗指张韶涵不好伺候”。
在这种风风浪浪的情况下,范玮琪干的那些事,简直就是在给他们的友情下最后通牒!
可对范玮琪来说,她的行为就是不小心踢到了刮风的墙。
2010年,范玮琪和陈建州步入婚姻殿堂,她还给那个在事业低谷、被公司冷落的张韶涵送了喜糖,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让她咋也没料到,张韶涵直接把喜饼又送回来了,还让人传话说“我可不想给你们祝福”。
跟范玮琪那种偷偷摸摸的风格比,张韶涵这次直接坐在台上喊出来,俩人的恩怨瞬间变得人尽皆知。
多年以后
经过三年的风风雨雨,张韶涵终于在2012年迎来了命运的“好日子”。
当大家都以为她这回会消失在角落时,她像打了鸡血似的,愣是又跑出来吸引大家的目光!
相信网友都听过《有形的翅膀》这首歌。
她那年复出,出了张叫自己名字的专辑,曾经的“隐形翅膀”在经历了人生风风雨雨后,终于变成了“有形翅膀”,简直就是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嘛!
这张专辑里的歌,像从《雨里走不停》跳到《我没变》,再转到《就是我》,全都是她对命运的一声嘶吼啊!
她通过作品给以前的粉丝喊话,说明自己要重回音乐圈的决心!
歌曲火爆拿下多项专业奖项的她开始扎根内地,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她每两年就甩出一张高水平的专辑,在乐坛飙得响亮,结果在参加综艺的时候,居然踏上了《歌手》的舞台。
她一上台就当了首发歌手,还负责主持,唱了一首《梦里花》,把观众听得个个都飞起来,瞬间打开了大家的回忆盒子。
接着,她唱起了《阿刁》,那高音响起来就像是要把故事给讲出来一样,真是清脆又透气!
这首歌把阿刁在生活的荒漠中那种心伤和忧愁展现得活灵活现。
紧接着,随着曲子的变化,那种碎碎念的感觉变成了人生的动力,把“不屈”的情绪推到极致,仿佛是在大喊着要挣脱命运的束缚。
这首歌让张韶涵一战成名,其个人唱功备受认可的其对《阿刁》的改编让不少观众想起了她的过往人生经历。
从人生低谷到冲破枷锁,她也拼尽全力。
经历了人生的波折,张韶涵在《歌手》里一炮走红,眼前的事业道路又像铺开的小路一样闪闪发光。
准备巡演,发布新专辑,担任综艺导师,还跟游戏和影视公司联手唱主题曲,甚至跟王嘉尔他们一起为杭州亚运会唱主题曲。
她的演唱会就像开了趴一样,从东北喊到西南,北上广深都不放过,甚至连四线小城镇都要来捧场,真成了全国人民都认识的超牛气歌手!
她的事业厉害得很,根本不能低估。跟她有过节的范玮琪也老是上热搜,但好像作品稀缺得跟稀饭一样。
范玮琪这小子,被命运捧了半天,没想到这风向居然一变就跟摔跤似的!
当“聪明伶俐的女子”那种光辉慢慢消退,她的音乐事业就像遇到了小石头,卡住了。
2012年张韶涵重新出现在大家面前,顺便还出了张新专辑。
真可惜,她的新专辑卖得像锤子一样,连个小巷子里的热度都比不上她以前的老朋友。
过了一年,张韶涵又来搞事情,推出了新专辑《Angela Zhang张韶涵》,同时还发了个《范范的感恩节》。
张韶涵这张专辑就像一场音乐变脸,时而欢快,时而深情,听得出来她在不停地自我挑战。整张专辑的曲风暖暖的,满满地透露出她对生活、家庭,还有粉丝的感激之情。
2015年,她生下了双胞胎儿子。
后来她还是继续出了专辑,不过像是《黑白配2016》和庆祝出道20周年的纪念专辑,感觉更像是在吃老本。
这作品没给她带来啥关注,偏偏在梁静茹好像要离婚的时候,媒体跑来问她是真是假,她随便说了句“隐约好像听说过”,居然就上了热搜。
结婚这些年,她把心思都扑到家里,结果在音乐上没啥响亮的作品。
在演唱会大热的市场环境下,她也开启了自己的巡回演唱会,试图回归歌手事业路。
她这段时间也去参加了个唱歌比赛的节目《歌手》。
大家好久没见她在台上嗨歌了,心里那个期待啊,简直像过年一样!节目一说她要唱《最初的梦想》,那可真是把眼球都给勾走了!
《歌手》作为直播综艺,现场表现对于一个歌手来说十分重要。
演唱代表作第一句范玮琪就出现了跑调,全程声音发抖。
这嗓子高低起伏得像过山车,高音时不时掉链子,低音又像喝了气泡水,一抖一抖的,整首歌的情感和表现力简直就像放风筝,完全飞不起来啊!
在这种对歌手要求超高的节目里,她的唱歌短板真是毫不留情地被揪了出来。
她本想着用这首歌让大家心里一阵暖流,结果一开口就搞砸了,唱完立马被节目组扫地出门。
她的演出票房不咋地,所有票都玩了打折,有原价1280的票,结果现在只要712元,就能抢到,真是白菜价啊!
从“好姐妹”变成“路人甲”,张韶涵和范玮琪的故事,其实早就藏在她们家里的那点破事儿里了。
生存法则
父母经营牛排馆,创业失败,父亲又因健康问题常年需要服药。
正是这一段奇葩的童年,让她学会了自己顶风破浪,永远不认输的拼劲儿。
范玮琪的爸爸是从哈佛叼了个文凭的工程师,妈也是哈佛出来的聪明人。
她从小就在这帮人捧着当公主过日子,简直是阳光普照,风头无俩!
她从小就拉琴,后来中学又开始拨吉他,长在美国的她被那儿五花八门的音乐给熏陶了,结果就来劲儿了,开始琢磨写歌。
23岁的时候,范玮琪参加了一场歌唱比赛,一举夺冠,顺利签约唱片公司,终于实现了她做歌手的梦想。
后来张韶涵参加唱歌比赛拿了冠军,签了公司,却刚进门就成了范玮琪的小跟班,唱唱和声。
当年台湾的音乐圈全是那些偶像级别的唱将,大部分的歌手文凭都不太高。
范玮琪曾经在哈佛继续教育学院进修,凭这高大上的背景,她被公司包装成“秀智女神”,出专辑、搞综艺、演电影,发展得可谓相当辉煌!
经过一番折腾,她和同期的张韶涵从之前的和声搭档,到后来的“双生天后”,再到商业价值大超自己,最后她用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和张韶涵划清了界限。
在这人生的长镜头下,两个人的道路真是艾呀,简直就像是两条奔跑的黄鳝,一条直进,一条直出,差得老远!
过去的范玮琪可真是风光无限,当时张韶涵正在谷底挣扎呢!
时间飞逝,张韶涵像猛虎下山一样拼命往上冲,凭实力不断突破,而范玮琪则沉迷于昔日的辉煌,可惜最后却掉进了事业的坑里。
结语
这段横跨十五年的故事,本质是两种职业态度的映照。
张韶涵经历了撕心裂肺的磨难,告诉我们低谷不是死胡同。当《有形的翅膀》替换了《隐形的翅膀》,她那种扎根骨子里的劲儿却依旧没变。
范玮琪的浮沉告诉咱们,人气再高也比不过时间对真本事的考验。
娱乐圈从来不乏聚散离合,但真正能穿越周期的,永远是对事业的敬畏与持续进化的能力。
与其感叹“报应”,不如看见当潮水退去,留在沙滩上的从来不是捷径,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