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理工到影帝,与曾黎分手后又娶韩国美女,他的魅力有多大?

前言 身高173cm、撞脸农民工的他,却在娱乐圈上演了最离谱的“打脸爽文”。 中戏校花曾黎拍戏时倒追送饭,韩国歌手李兰为他退圈远嫁。 当流量明星们忙着医美健身时,这个被群嘲“工地搬砖脸”的男人,手握2座国际影帝奖杯,让合作过的宁浩感叹:“他站那儿就是一部现实主义大片!”

更荒诞的是,这个初中辍学的机修工,19岁考入北电,颜值全班垫底的他,最终碾压同届陈坤、黄晓明拿下柏林电影节提名。 有人说他证明了“颜值在才华面前不堪一击”,也有人说他暴露了娱乐圈畸形审美:毕竟,连李兰都说:“第一次见面,我以为他是来修空调的。”

机修工的演员梦 谁能想到,一个初中没念完就进厂拧螺丝的机修工,后来能站上国际影帝的领奖台? 李易祥的人生剧本,开头写得比谁都糙。 15岁辍学,穿着沾满油污的工服,在车间里一蹲就是大半天,手里的扳手和零件就是他全部的生活。

转机来得突然,有次路过县城剧院;他扒着门缝偷看了一场话剧,台上演员的眼泪和笑声像钩子一样扯住了他。 那天起,他每天下班蹬着二八大杠往文化馆跑,蹲在排练厅角落偷学表演,口袋里还揣着没来得及啃的冷馒头。

19岁那年,这个连高中都没读过的愣头青,居然咬牙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后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了班里负责任的班长。 草根影帝炼成记 进了北电大门,李易祥才知道自己跟别人的差距有多大。 同学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时,他连字都认不全;老师布置观察生活作业,别人去咖啡馆找灵感,他转身就钻进菜市场跟摊贩唠嗑。

正是这些“土得掉渣”的经历,让他专挑别人看不上的小人物演;建筑工、三轮车夫、街头混混,每个角色都像从他骨子里长出来的。 2003年,他钻进山西黑煤窑拍《盲井》,满脸煤灰往镜头前一站,连导演都恍惚:“这真是科班出身的演员?”

片子还没在国内上映,先在国外捧回两座影帝奖杯,评委们说:“他让我们看见了中国底层最真实的呼吸。” 职业信条 李易祥的演技,是拿命一点点磨出来的。 为演绝症病人,他能把自己饿成竹竿,肋骨根根分明地戳着戏服;扮农民工,提前三个月住进工地板房,和工友挤大通铺、蹲马路牙子啃馒头。

有次拍街头混混挨打的戏,他硬是让对手演员真踹,肋骨瘀青半个月没消,还咧嘴笑:“不真打哪来的真疼?” 这些年他始终守着个死理:好演员得像块泥巴,角色需要什么形状,你就得把自己揉成什么样。

当年车间里那个拧螺丝的少年大概想不到,二十年后,他拧的不是机器零件,而是观众心里最揪心的那根弦。 与曾黎的四年情 谁能想到,一个被群嘲“工地脸”的草根演员,竟让中戏公认的校花曾黎动了心。 2004年剧组初遇时,李易祥还是个没代表作的小演员,而曾黎已是公认的“中戏第一美”,身边追求者非富即贵。

可偏偏是李易祥那股子轴劲儿戳中了她,他能在片场蹲三小时琢磨一句台词,也能顶着寒风给全组人买热包子。 两人挤在出租屋吃泡面时,曾黎甚至为他学做饭,朋友调侃“女神洗手作羹汤”。

但日子久了,一个忙着跑剧组演小角色,一个片约不断成当红花旦,连约会都得算着通告表凑时间。 分手时没撕没闹,李易祥只说了句:“她值得更好的舞台。”

跨国婚姻 分手两年后,李易祥在首尔街头撞上了另一种人生剧本。 韩国歌手李兰,曾是舞台上的流行偶像,却对这个穿着旧夹克、蹲在便利店啃紫菜包饭的中国男人一见倾心。 语言不通?她硬是学了半年中文;文化差异?他带她逛北京胡同吃卤煮。

婚礼没请媒体,只在济州岛海边摆了五桌酒席。 最让人唏嘘的是,李兰婚后彻底淡出娱乐圈,连社交账号都停更了。 被问及牺牲值不值,她笑着比划:“他修水管的样子,比MV男主角还帅。”

舆论漩涡 “这长相凭什么娶女神?”网友的嘲讽从没停过。 有人扒出李易祥早期修车工照片,嘲讽“美女扶贫专业户”;也有人酸李兰“嫁了个农民工”。 面对镜头,李易祥挠挠头:“我又不是靠脸吃饭的。”

倒是曾黎多年后替他说话:“有些人像红酒,越品越有味儿。” 如今看他牵着妻女逛菜市场的偷拍照,路人恍然大悟:原来般配二字,从来不是写在皮囊上的。

反差感 荧幕上专演灰头土脸的小人物,私底下却是个能把中国文化与国外文学串成段子的“宝藏大叔”。 李易祥的反差感,连合作过的编剧都调侃:“他顶着民工脸和你聊黑泽明的镜头美学,比穿西装的投资人还有范儿。” 剧组聚餐时,他能用扳手修好餐厅漏水的龙头,转头又掏出钢笔给服务员签文学书里的金句。

别说观众了,连导演都蒙圈过:“这真是昨天演菜市场鱼贩子那位?” 极致专注 但真正让合作者服气的,是他身上那股“疯劲儿”。 拍戏时他像被角色附了体,有次拍完一场情绪爆发的戏,全场安静了半分钟。 他蹲在墙角抽噎到停不下来,道具组大爷以为真出了事,差点打120。

曾黎多年后聊起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某次探班:“他盯着监视器回放,突然抄起剧本冲出去改台词,把我带的鸡汤晾成冰块都没喝一口。” 同行都说他是“戏痴”,拍《盲井》时泡在煤堆里三个月,杀青后指甲缝的黑泥洗了半个月才掉干净。

情绪价值 而这份魅力最锋利的棱角,恰恰藏在最柔软的地方。 现任妻子李兰聊起跨国婚姻的底气,笑得坦然:“他会记住我家乡的每个传统节日,连韩国腌泡菜的老法子都比我在行。

”当年她退圈远嫁,外界嘲讽“女神下嫁”,她却觉得赚大了:“半夜失眠他能陪聊契诃夫的话剧,水管爆了又能抄起工具当维修工。” 曾有人说李易祥证明了“颜值是娱乐圈最不值钱的东西”。

但看过他给女儿手写童话书、陪妻子跳舞的人才知道:能把烟火日子过成诗的本事,可比一张脸金贵多了。 结语 李易祥的人生像部魔幻现实主义的公路片,从机修车间到柏林红毯,从被群嘲“配不上女神”到让两位女神甘愿为他洗手作羹汤。 这个初中辍学的河南小伙,用二十年时间把“工地脸”活成了金字招牌。

当别人忙着给脸打玻尿酸时,他在给女儿手写童话书;当流量明星买热搜时,他正蹲在菜市场观察卖菜大妈的皱纹。

如今看他左手牵着韩国媳妇逛胡同,右手攥着影帝奖杯谈契诃夫,人们终于看懂:所谓逆袭,不过是把生活给的锈铁,炼成了照见人心的铜镜。 好演员像陈年老茶,初品苦涩,细尝回甘,他证明了件事:真正的魅力,从来不在皮相上。

信息来源: 百科——李易祥——早年经历、演艺经历 :曾黎、李易祥 “流氓英雄”李易祥“混”在《遍地英雄》(图).新浪娱乐 《赤诚》热拍 李易祥“大叔控”戏里戏外忙当爹.网易娱乐 人民网:平民影帝李易祥转型导演 讲述平凡人物的不平凡 中华网·新闻:与王宝强合作《盲井》出名,后娶貌美韩国艺人为妻 凤凰网:《有事找王江》上映 李易祥:平民影帝不设限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