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女神惨遭琼瑶女郎拖后腿,《浪姐6》专挑老实人欺负?

“免我蹉跎苦, 不能专挑我一个人欺负。” 《浪姐6》一公的舞台上, 当王蓉唱出这句歌词时, 不会想到, 这句话在三公竞演上会一语成谶。

近日, 网络上很多人在为王蓉鸣不平。 这位曾经以《我不是黄蓉》红遍大江南北的唱跳歌手明明实力强劲, 却在节目上被率先淘汰。 而她之所以被淘汰, 与她和陈德容的“排舞分歧”有很大关系。 这两个人, 一个已经51岁, 是曾经的琼瑶女郎, 另一个是95后, 曾经的童年女神。 本来毫无交集, 却因为《浪姐》揭露了娱乐圈的残酷真相: 比起实力与专业, 流量与情怀更能左右一个艺人的地位。

说起陈德容和王蓉, 两人矛盾的导火索源自排练歌曲《免我蹉跎苦》时的理念冲突。 作为队长的陈德容坚持“逐帧抠细节”, 而专业出身的王蓉主张“先整体后打磨”。 本来排练的方法有争议并不是什么大事, 但当王蓉用2小时就学完动作, 而陈德容却因零基础“四肢僵硬”迟迟学不会舞蹈。 随后, 在后续的沟通中, 两人的矛盾彻底爆发。 面对王蓉的效率提议, 陈德容直接以“要不队长给你当”回怼, 并多次甩脸色、离场。

而另一边, 尽管王蓉的专业建议合理, 但她的一句“效率没有了”却戳中了陈德容的自尊, 加剧了团队对立。 最终, 王蓉因“个人喜爱度低”淘汰, 而陈德容却凭借“琼瑶滤镜”晋级。

本来, 这场争执节目组可以直接剪掉的, 然而, 《浪姐》为了流量, 放大了两人的矛盾。 在正片中, 陈德容的“黑脸”与王蓉的“急躁”被刻意强化, 而王蓉的高光镜头(如后空翻)却被大量删减, 疑似为制造“陈德容拖累团队”的戏剧冲突。 正如网友所言:“节目组要的是话题,不是舞台。” 陈德容与王蓉的冲突, 折射出中年女性在娱乐生态中的尴尬处境。 作为曾经琼瑶剧顶流的陈德容, 近年资源下滑, 电影票房惨淡。 此次《浪姐》本是翻红契机, 却因“偶像包袱”与业务短板陷入争议。 其拒绝演“妈妈角色”、坚持“少女风”的言论, 暴露了中年女星对年龄焦虑的抗拒, 却也凸显了市场对女性形象的单一审美。

而王蓉作为95后唱跳顶流, 虽然专业能力得到大众认可, 却因为“缺乏流量”遭遇一轮游。 她的淘汰, 实质是行业对“非话题艺人”的系统性忽视。 目前, 网友发起“复活王蓉”的投票已有30多万人响应, 央视文艺也连发王蓉的表演视频为其加油。 这些都在提醒行业: 真正的“乘风破浪”, 应是尊重实力、包容多元, 而非在剧本与流量中迷失初心。

那么, 各位亲爱的朋友, 你们怎么看王蓉和陈德容的排舞争议? 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一起交流。 我是榕树洞里看世界,小小树洞纵论天下琐事。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