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TVB女星广东摆摊卖鸡爪,曾是港姐选手,为何沦落至此

这年头,明星摆摊卖鸡爪,是不是有点儿“离谱”?

42岁的陈思齐,当年也是香港小姐出身,TVB剧里演了不少“丫鬟”角色,现在却在广东街头,风风火火地卖起了鸡爪。

这反差,搁谁身上不得琢磨琢磨?

说起陈思齐,也算是赶上了港剧黄金时代的尾巴。

虽然没能大红大紫,但一张清秀的脸,总能在TVB剧里混个脸熟。

《学警出更》、《搜神传》、《公主嫁到》... 细数下来,也演了不少剧。

不过,观众记住她的,似乎永远是那些“妹妹”、“丫鬟”之类的配角。

“TVB御用丫鬟”这名头,听着好像挺风光,但背后也是满满的无奈。

陈思齐自己也明白,靠脸吃饭总有到头的那一天,再说了,总不能一辈子都演小丫头吧?

转型,成了她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要说这陈思齐也是个有想法的人,早在TVB那会儿,就琢磨着给自己找条后路。

又是开美容店,又是学做生意,可惜都折腾得不太顺利。

可能那时候她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摆起摊,卖起鸡爪来。

“人生嘛,有什么不可以做的?”陈思齐在社交平台上的一句话,道出了她的心声。

摆摊那天,她穿着朴素,笑容满面,和游客们热情地合影。

这场景,还真有点儿“接地气”的意思。

其实,像陈思齐这样转行的TVB艺人,还真不少。

就说梁珈咏,当年在《同事三分亲》里演刘定英,也算是混了个脸熟。

现在呢?

在商场里摆摊卖首饰和小玩意儿。

虽然演戏的机会少了,但她也没闲着,一边摆摊,一边等着机会,希望能再回到荧幕上。

还有沈震轩,在《使徒行者》里演Kobe,也算是个小有名气的演员了。

现在呢?

开起了网约车。

有人说他是“落魄”了,但人家自己说了,开车是为了解压,而且还在不断尝试新的领域,比如开健身房、做幕后创作等等。

再往前数,还有蔡淇俊,也是摆摊卖鸡爪。

梁茵,跑去餐厅当服务员。

戴耀明,在茶餐厅里洗碗、倒垃圾。

江华,直接转行做了保险经纪人。

陈慧珊,成了英文老师。

李绮红,当起了护士。

这些曾经在荧幕上光鲜亮丽的明星们,如今都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有人为了生计,有人为了梦想,有人为了寻找新的自我。

为啥这么多TVB艺人选择转行?说白了,还是香港演艺圈的生存环境太残酷了。

TVB的工资低是出了名的,很多演员的收入只够勉强维持生计。

再加上竞争激烈,新人辈出,一旦过了“保鲜期”,就很容易被淘汰。

而且,TVB的剧集类型也比较单一,很多演员的角色定位也被固定住了,很难突破。

就像陈思齐,演了那么多年的“丫鬟”,观众已经习惯了她的这种形象,再想演其他的角色,就很难了。

当然,也有一些艺人选择到内地发展,希望能找到更多的机会。

但成功的例子并不多,很多人最终还是选择了转行。

面对这样的现实,每个人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有人坚持演戏,即使机会不多,也要继续等待;有人放下明星光环,勇敢地尝试新的职业;有人回归家庭,享受平凡的生活。

这些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适不适合自己。

有人说,明星就应该永远光鲜亮丽,怎么能去摆摊卖鸡爪呢?

但我觉得,这恰恰是一种真实和勇气。

他们不再活在镁光灯下,而是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

他们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人生有很多种可能,只要敢于尝试,敢于改变,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就像陈思齐,虽然现在只是个卖鸡爪的,但她依然笑容满面,依然对生活充满热情。

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活明白了”。

摆摊卖鸡爪,也许不是最光鲜亮丽的选择,但却是陈思齐当下最真实、最自在的生活状态。

人生嘛,冷暖自知,自己觉得好,那才是真的好。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