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点名文盲乱象,冯远征犀利点评,文化输出该反思了
内娱“文盲”现象:光环下的文化缺失之殇
在娱乐圈这个看似星光璀璨的世界里,实则暗潮涌动。不知从何时起,内娱的“文盲”现象如同隐藏在暗处的毒瘤,一点点侵蚀着这个行业的根基。“九漏鱼”“绝望的文盲”等词汇的出现,就像是一把把锐利的手术刀,无情地揭开了内娱在文化水平方面那块摇摇欲坠的“遮羞布”。

一、白鹿:人设崩塌于低级错误

白鹿,这位在娱乐圈小有名气的艺人,最近却因其在代表作《北上》完播后的发文闹得沸沸扬扬。这看似平常的200多字的告别文案,却成为了她“人设崩塌”的导火索。错字百出的情况实在是不应该发生在一位知名艺人身上。像把“嗑瓜子”写成“磕瓜字”,“在我”写成“再我”,“涌向”写成“泳向”,这些错误就如同小学生常犯的错误一般,可她却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艺人的公开发文中。这让我不禁想到,在娱乐圈包装的光环下,是否真的有艺人只是在“徒有其表”?

她的老板于正当然是选择力挺她,称是艺人真诚直发且没人审稿。但这并不能让网友们买账。毕竟在大家的印象中,艺人作为公众人物,本就应该更加注重自身的文化素养,哪怕是基础的文字使用也不能马虎。而且,之前她就将“脍炙人口”读成“hui炙人口”,“忏悔”读成“千悔”,再加上之前于正称自己公司只有“学霸”没有“文盲”,而现在她的种种表现,真的很难让人不质疑她的学历。甚至有网友指出她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这到底是真实情况,还是大众的一种调侃式的猜测呢?在我看来,娱乐圈的艺人不应该仅仅只靠颜值或者炒作来维持人气,最基本的素养还是有必要的。

二、赵露思:国际场合的尴尬

赵露思的“文盲”行为更是把自己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国内拍摄《胡同》接受采访时,她竟然把“建国时期”说成了“建党时期”。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建国”和“建党”相隔整整30年,这反映出她对历史的严重缺乏了解。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在“中法建交60周年”这样一个国际重要场合,她说成了“40周年”。这时候,她代表的可不仅仅是自己,而是我们国家的形象。这就好比是一个国家的名片出现了严重的错误一样,让人感到无比的尴尬和丢脸。

她在综艺节目中的表现也是差强人意。将“女娲补天”说成“女锅补天”,“24hours”误以为是管家的电话号码,这些低级错误简直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又不禁对她的文化水平产生深深的担忧。她曾经说自己数学考过16分所以走上演员道路,可演员真的只需要外貌或者演技(还未知)就可以了吗?文化基础难道就可以被完全忽视?在我看来,娱乐圈的艺人应该像其他职业从业者一样,有着基本的文化素养要求,而不是被无端地降低门槛。

三、王一博:“绝望的文盲”之殇

王一博在《电影的路演》中的表现简直可以用“灾难”来形容。当记者问他关于角色的见解以及表演方法等基本问题时,他不是沉默就是答非所问。央视网发表的《绝望的“文盲”,能演好戏吗?》一文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用了他的照片后,他就被扣上了“绝望的文盲”这顶帽子。而这个帽子一旦戴上,就很难摘下了,他甚至成为了内娱众多“文盲”明星的代表。

之后他的一系列“文盲”行为被扒出,像直播中写自己名字还会卡壳,把简单的字写错,甚至把湖南省写成“市级”。这时候汪涵前辈站出来为他发声,说他“努力且真诚”。我理解前辈可能是看到他身上的闪光点,但是努力和真诚并不能成为文化缺失的挡箭牌。粉丝也为他辩解,说他在韩国做练习生没有接受完整教育。可不管怎样,这些都不能成为他在文化常识上如此匮乏的理由。在我看来,艺人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毕竟他们不仅仅是一个娱乐大众的形象,更是一个文化传播者。

四、冯远征:对“绝望的文盲”的批判与呼吁

冯远征在两会期间就针对内娱的“文盲”现象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明确指出“演员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这是多么深刻的见解啊。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很多演员不但不记台词靠提词器,唱歌靠对口型,而且连表演角色都需要导演手把手教。这真的是演员该有的样子吗?在我看来,演员这个职业是需要深度解读角色、生动展现角色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如何能做到呢?冯远征的这种观点也得到了陈道明、宋丹丹等“老戏骨”的支持。他们这些老一辈艺人深知演技和文化素养对于一个演员的重要性。

陈道明批判演员是“文化职业而非耍帅工具”,宋丹丹则痛斥有些明星耍大牌,把剧场当秀场。这让我想到,现在的娱乐圈和以前相比真的变味了。老一辈演员们热爱演戏,为了演戏可以付出很多,他们更多的是在做艺术。而现在,内娱却过度看重“流量明星”,只看流量而忽视演技和文化素养,这就像在建造一座高楼大厦却忽视了基石一样,整个娱乐圈的大环境变得畸形发展。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内娱的未来真的很让人担忧。

五、对内娱“文盲”现象的深思与期望

内娱的这些“文盲”现象已经不是个别人的问题了,而是整个行业需要重视的危机。艺人作为公众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被大众关注着。他们的行为也会影响着粉丝的价值取向。如果一个有着众多粉丝的艺人在文化素养方面表现得如此不堪,那对于粉丝尤其是年轻粉丝来说,可能就会误以为文化素养并不重要。

所以,我希望内娱的演员们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多学习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这不仅对他们自己的演艺事业有帮助,在公众面前也能树立一个更好的形象。同时,娱乐圈也应该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文化素养标准和评价体系,不能再让“文盲”艺人随意消费大众的喜爱。毕竟,一个真正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娱乐行业,是需要艺人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色的。只有这样,内娱才能真正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自己的魅力,而不是因为“文盲”现象而不断丢人现眼。

在我看来,娱乐圈和文化素养之间应该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文化素养的提升能够让艺人更好地理解角色、诠释角色,从而为观众带来更好的作品;而娱乐圈这个大平台也应该为艺人提供学习和提升文化素养的机会和环境。内娱不能仅仅为了追求短期的流量和利益而忽视了文化素养这个根本。只有当每一个艺人都能重视自己的文化素养,并且整个行业都形成一种尊重文化、崇尚知识的氛围时,内娱才能够真正走向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