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收官,脑王归属引热议,嘉宾投票决定胜负!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满心期待地看一档节目,结果却被某个环节气得不行?就像看《最强大脑》第十二季的时候,中国战队9:3战胜国际战队了,可这“脑王”奖杯的归属却让人惊掉了下巴。嘉宾闭门投票就选了王宇轩,直接跳过加赛或者积分制,这合理吗?
据一项针对观众对《最强大脑》节目的调查显示,超过70%的观众表示最看重节目的公平性。这档节目开播十二季以来,之前可是凭借“变态难”的项目赢得了硬核口碑的。那时候胜负完全是看客观成绩,观众们都觉得这才是真本事。可是近年来,节目改版后加入了太多综艺化设计,竞技性好像被稀释了,就拿本季来说,频繁调整赛制,这也让大家议论纷纷。

咱们先来说说王宇轩吧。在本季比赛前期的时候,他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就拿“空间迷阵”这个项目来说,那空间布局复杂得很,一般人早就晕头转向了,他呢,依靠着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就像装了超级雷达一样,再加上超快的反应能力,愣是在规定时间内精准无误地找到了出口,当时他的队友和观众都被他震撼到了。还有“数字密码锁”这个项目,周围全是干扰因素,换做别人可能早就慌了神,他却能冷静得像个老学究一样,分析数字规律,然后迅速破解密码,这可给团队赢得了不少宝贵的时间呢。他的这些过往的精彩表现,让一部分观众觉得他是有实力拿“脑王”的。

再看嘉宾投票这一块,也不是毫无根据的。四位嘉宾在进行投票之前啊,可是进行了相当深入的讨论的。其中一位嘉宾就特别提到,王宇轩在团队合作里的表现那叫一个突出。他就像是一个团队的黏合剂,总是积极地去协调队友之间的关系,让整个团队的凝聚力爆棚。在比赛的时候,要是有队友遇到困难了,他就会主动把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拿出来分享,帮队友度过难关。另一位嘉宾也指出,王宇轩的心理素质超级过硬。在“圆满星河”这个关键比赛中,压力大得像一座山一样压着选手,可他却能稳如泰山,保持非常稳定的发挥,基于这些考虑,大家才综合选了他。

但是呢,这就没有问题了吗?杨易可是往季的“双冠脑王”啊。在本季的关键局里,他也贡献特别大,就这么没有加赛的机会,大家肯定觉得不公平啊。这可能就得从脑综的深层困境来说了,是不是王宇轩的资历还有所谓的“人情世故”在作祟呢?这也暴露了节目公平性方面的一些问题。

咱们可以回顾一下节目早期的赛制优势。比如说“微观辨水”这个项目,选手得在一堆相似的水样本里,全凭超强的观察力找出特定的那一瓶,整个过程就是靠自己的脑力水平,没有一点外界因素干扰。还有“蜂巢迷宫”,选手要在复杂的迷宫里靠着记忆和方向感找到出口,那胜负就一目了然,多纯粹的竞技方式啊,观众看节目也觉得特别过瘾,这也是节目能积累那么多忠实观众的原因。可是现在呢,感觉变味了。

杨易在比赛结束之后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谈到了自己对这个结果的看法。他表示虽然有点遗憾没有加赛机会,但是他也尊重节目组的决定。他还着重强调了竞技的公平性对于一档脑力竞技节目来说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希望以后的节目能更注重规则的一致性和透明度,让真有实力的选手能得到公正的评价。他还说他会继续努力,在以后的比赛里有更好的表现。

这节目出现了争议,网友们也不是闲着,纷纷给新赛制出主意。有网友就说可以增加复活赛环节,那些在比赛里表现优秀但是因为一些意外被淘汰的选手就有机会再次回到赛场了。还有网友提议可以设置多个“脑王”奖项,像“最佳解题速度脑王”“最佳团队协作脑王”之类的,这样既能增加比赛的看点,不同特长的选手也都能有机会拿荣誉了。另外,也有网友建议在比赛的时候增加实时观众投票环节,让观众的意愿也能对比赛走向有一点影响,不过同时也要保证专业评委的主导地位。

在我看来,观众的这些反应是很正常的。《最强大脑》作为一档国民级脑力竞技节目,大家看这个节目就是为了看高智商对决啊。以前那种纯粹的竞技模式,努力了就能得到回报,现在却因为各种新元素的加入,让大家对公平性产生了怀疑。这对于节目组来说,真是个大问题。你是要一直迎合市场的需求,把综艺化元素越来越多地加进去,还是要找回初心,用那些超难的项目重新建立起公信力呢?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这关系到节目以后的发展,说不定还会影响整个国产竞技综艺行业呢。希望节目组能好好听听观众的反馈,做出积极的改变,让《最强大脑》能再次回到那种让观众认可的纯粹又能让人热血沸腾的状态。

这“脑王”归属的争议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节目在发展道路上的漏洞,节目组可得好好重视起来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