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亮 |

|
张亮在《演员请就位3》中 |

|
《演员请就位3》海报 |

|
张亮出演《如梦之梦》 |

|
《爸爸去哪儿》让很多观众认识了张亮和天天 |
羊城晚报记者 龚卫锋
2013年,亲子互动真人秀《爸爸去哪儿》第一季播出,“天天爸爸”张亮一炮而红。因这档节目,张亮此前十年作为顶级男模叱咤东京、巴黎、纽约、米兰等知名国际时装周的经历被大众熟知。十二年后回看这档节目,它就像时间轴的“分界线”,左边是模特张亮,右边是演员张亮。
今年开年后,《演员请就位》第三季登陆腾讯视频,演员张亮亮相。不少观众惊讶于他的转型,殊不知,他已经在演员之路上摸爬滚打了十年。这次,张亮大声说出了自己的“影帝梦”,也直面现阶段缺乏影视剧代表作的尴尬。
最近,张亮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回顾上一个十年,展望下一个十年。
关于节目:我想触底反弹
在《演员请就位》第三季第二期中,张亮登台接受导师陈凯歌的考核,被要求表演几种死法。顺利完成考核后,他获得“B”评级。类似的即兴表演,对于近年来深耕话剧表演的张亮而言并不陌生,足以带着些许压力从容应对。他渴望在这档节目里,让观众看看他作为演员这些年来的努力、不足,也想借此获得更好的表演机会。
羊城晚报:为什么要参加《演员请就位3》?
张亮:我从2014年开始拍影视剧,五年前开始演话剧。我看过前两季《演员请就位》,它受众广泛,导师是知名影视从业者。我认为,是时候参加这档节目,让更多人看到我“演员”的一面,也希望获得更多出演影视剧的机会。
羊城晚报:你也演过不少影视剧,是没有接到心仪的剧本吗?
张亮:不是我挑剧本,是剧本挑我。我在影视圈的价值没达到挑剧本的程度。所以,我去戏剧舞台锤炼演技,至少让自己不会因为演技不行而错失机会。
羊城晚报:到目前为止,参加节目的收获是什么?
张亮:我有机会和优秀的导师合作,他们教我塑造一个活生生的人物,而不是讲台词的机器。陈凯歌、章子怡对我的帮助很大,他们分别从导演、演员的角度告诉我如何“真听、真看、真感受”。我之前总会构思一些表演细节,但在这档节目中,我不需要设计表演,而是要学习通过感受对手演员和自己当下的情绪、气息,真正让人物长在自己身上。
羊城晚报:陈凯歌让你现场演几种死法,当时觉得压力大吗?
张亮:在话剧排练现场,这种即兴训练很正常。这是为了让演员在出现突发状况时也有足够的能力把戏演下去,很考验抗压能力。我不指望在这种情境下贡献一场完美表演,关键是自信,敢上台就是成功。迅速涌来的压力可以激发我,人如果不被逼几次,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在哪里。
羊城晚报:你在节目里说,这一次想“触底反弹”。怎么理解这个词?
张亮:我希望可以接受所有意见,同时保留自我判断能力。当演员后,我发现很少有人在片场说实话,周围人总要绞尽脑汁夸我,顾及我的面子说“演得好”。我不想自我麻醉,这一次,想把表演的“底”亮出来,让大家评一评。
羊城晚报:从被夸到被批评,你难受吗?
张亮:作为演员,不管演技如何,抗压能力一定要强,如果连批评都接受不了,就不用从事这个职业了。我既然敢在1000多位观众面前在话剧舞台上表演,而且演了200多场,便一定是敢听实话,能坦荡接受任何人的批评。
羊城晚报:这次,你和许多20多岁的年轻演员同台竞技,感受如何?
张亮:我也曾20岁过。43岁是我的年龄优势,因为演员演的不是年轻人,而是生活、人、经历。20岁时,我可能高兴只会笑,悲伤只会哭。但现在的我,不一定是成熟的演员,但一定是一个成熟的人,我的经历、观察,让我知道高兴时可能会哭,悲伤时可能会笑。
关于表演:我“见山还是山”
2019年,张亮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话剧《你还弹吉他吗》,由此开启话剧生涯。2020年,在话剧《庞氏骗局》中,他挑大梁出演查尔斯·庞奇一角。2021年,他参演知名话剧——央华版《如梦之梦》,饰演伯爵。短短五年,张亮找到了自己的表演节奏。
羊城晚报:你第一次正式拍戏是2014年,踏上演员这条路是源于对表演的热爱吗?
张亮:不是。我是被赶鸭子上架出演了电视剧《爸爸的3次婚礼》,当时我对表演谈不上喜欢也没学过,导演马楚成说他就喜欢一张“白纸”。所有拍戏的基本常识我都是在这部戏的片场学的。这个学习的过程让我爱上了表演。
羊城晚报:这十年,你对表演的认知发生了哪些变化?
张亮:一开始,我“见山是山”,演戏没有技巧、全靠感情;然后,我“见山不是山”,有了几部戏的拍摄经历后,我认为自己拥有了可随时调用的“演技武器库”;现在,我“见山还是山”。我在话剧舞台上学着把“武器”扔掉,回归到“真听、真看、真感受”。现在,我成长了,对于演员身份更有敬畏心。
羊城晚报:建立表演自信的过程会不会很艰难?
张亮:特别艰难,必须粉身碎骨。比如,我第一次演央华版《如梦之梦》,大家围读剧本后,我没信心演好“伯爵”,心情特别低落。刚进组的第一个星期,我只从行李箱里拿出了换洗的内衣和洗漱包,时刻等着制作人王可然把我换下去,但他一直对我说“你一定可以”。最后,这个角色越演越舒服。
羊城晚报:你是如何走进话剧圈的?
张亮:2017年左右,我经常在想,自己没学过表演,但又喜欢当演员,怎样才能成长?之后,央华戏剧的王可然突然找我演话剧。他说戏里有个人物跟我很贴近,让我相信他。他说我行,我也不好意思说自己不行,又一次被赶鸭子上架,也又一次把握住了机会。我应该表现得还不错,不然他也不会继续找我演了几部话剧。
羊城晚报:话剧舞台上的经历,对你之后演影视剧的帮助有多大?
张亮:演话剧时,我们要和观众建立一个同呼吸、同情绪的桥梁,这帮助我更准确地把握表演节奏。演话剧对我的演技提升是全方位的,我对自己的表演逐渐有把握了。
羊城晚报:你有没有向相熟的资深演员请教表演方法,或上表演课?
张亮:我有个朋友在东北拍了一部戏,邀请一位表演老师去客串角色,那位老师可能太久没“实战”了,紧张到台词都说不利索。对我而言,演技的提升很难通过上课的方式获得,而是需要通过实践不断练习、积累。
羊城晚报:你有提升演技的独特方法吗?
张亮:我看一部戏时,会找一个喜欢的角色,让自己跟着角色的情绪、台词走,形成自己对角色的理解。面对一个场景,如果我的处理方式和戏里演员不同,我会反复观看相关片段,分析对方的表演,有可能我认同他,也可能我始终反对他。
关于梦想:我想成为影帝
在《演员请就位3》中,张亮放话十年后要当影帝,被不少人批评其不自量力。面对质疑,他说,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羊城晚报:顶级模特这条路你走了十年,成为影帝这条路会不会更难走?
张亮:我的影帝之路一定更难走。但正因为难走,才证明我在攀登高山。更好走的话,对我来说,和走人生下坡路没太大区别。
以后,我的身份可能不只是演员,还会尝试做幕后工作,当制片人或导演,让工作经验变得更丰富,更加理解行业需求,最终对表演一定会有帮助。
羊城晚报:你在节目里放话想成为影帝,会担心十年后实现不了吗?
张亮:我们上小学时,都说要当科学家、航天员、警察,甚至拯救世界,有几个人做到了?我允许自己做不到,但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我要面对着我喜欢的事情,朝梦的方向走,伴随而来的痛苦、喜悦,都是成功的一部分。
羊城晚报:你曾客串过豆瓣2.1分的《东八区的先生们》,你现在怎么看这部剧?
张亮:我们都想要一个好的结果,但很多时候会事与愿违。既然我演了,即便只是客串了几场戏,我也只能接受它的好与不好。我做不到作品口碑不好,就撇清干系,作品口碑好,就放入简历里。
羊城晚报:演员的被动也体现在这件事上,你只能做好自己,无法左右其他。
张亮:是的。我们只能在有限的空间中尽可能挑选好的剧本。谁都想演张艺谋导演的戏,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
关于标签:我都挺满意的
除了当演员,张亮目前至少有三个响当当的标签:厨师、模特、天天爸爸。当厨师,张亮曾在各类综艺中展示过扎实的基本功;当模特,他是首位登上米兰时装周的中国男模;当天天爸爸,他与儿子的关系就像兄弟一般自然。
羊城晚报:厨师、模特、天天爸爸、演员这几个标签,你最满意的是哪个?
张亮:我都很满意,而且也都做得不错。所以,我做演员应该也可以做得更好。哪怕这段路更难走,要花更长时间。
羊城晚报:你还想去顶级时装周走秀吗?
张亮:不排斥。我以前经常代言的品牌,可能想让我回去再走一场秀,或者是出席活动,这完全没有问题。
羊城晚报:你最初放下模特事业,走上演员之路的原因是什么?
张亮:年龄到了。模特职业属于时尚行业,永远需要新面孔。我当时已经做了十年模特,必须要为下一步打算。我早知道,模特是一个过渡职业,不可能做一辈子。如果我这个年龄去跟一帮19岁的孩子竞争一场秀,品牌老板、设计师都不会用我。
羊城晚报:于是,你选择了演员职业?
张亮:认清现实之后,我必须作出决断,主动抓住一些改变职业的机会。有些工作是越做越有经验、越值钱的,有些工作是吃青春饭的。我不想毫无准备地被淘汰。
演员除了靠表演技巧,还靠阅历。我观察身边的朋友、陌生人,体会痛苦、快乐。有多少人去过深夜的急诊室?我去过,于是我看到了无法用大脑凭空想出来的着急、崩溃、无助。要想当演员,经历喜怒哀乐是必须做的功课。
羊城晚报:很多人是通过2013年的《爸爸去哪儿》认识你和天天,你会对天天的未来作出指引吗?
张亮:我一直把天天当成哥们儿相处,彼此互相帮忙、互相体谅,很放松。作为父母,我们肯定希望孩子能够从事让他既快乐又能养活自己的职业,但父母只能送孩子一程,至于他要跑向哪里,想要做什么,其实是他的事。只要他人格健全、价值观正确,就足够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