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叫嚣“我爸是李刚”的那个少年,重返社会,现状令人唏嘘!
“我爸是李刚”:从嚣张少年到落魄青年
“把我车都刮花了!”“我爸是李刚,你们有本事就去告我啊!”2010年10月16日晚9点多,河北大学广场上,酒气熏天的李启铭对着围堵他的人群疯狂叫嚣。谁能想到,这句狂言,如同投入舆论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彻底改写了他的人生轨迹。
当晚,李启铭在酒吧买醉后,执意开车送女友回校。酒精上头,他一路狂飙,一头撞上了正在校园行走的大一女生张晶晶和陈晓凤。撞人后的李启铭,没有丝毫对伤者的关心,下车后第一时间竟是心疼自己被刮花的车,还企图逃离现场。被学生和保安围住时,他更是口出狂言,喊出了那句震惊全国的“我爸是李刚”。
一时间,李启铭和身为保定市公安局分局副局长的父亲李刚,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遭到全网人肉搜索。经医院全力抢救,张晶晶脱离生命危险,而陈晓凤却永远倒在了那个夜晚。面对自己一手造成的悲剧,李启铭起初竟毫无悔意,他盲目自信,觉得父亲能摆平一切。但这次,案件性质太过恶劣,全国人民都在谴责,即便李刚权势再大,也无法再为儿子的过错买单。最终,李启铭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李刚和妻子从此销声匿迹。
时光匆匆,13年过去,李启铭早已刑满释放。从高官之子沦为阶下囚,再回归社会,他的人生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跌宕起伏?
溺爱:滋生“混世魔王”的温床
1988年,李启铭出生在河北保定,他的降临让家人满心欢喜,自此成为家中的“小太阳”,享受着无尽的宠爱。无论他提出什么要求,父母都会想尽办法满足,在这种环境下,李启铭逐渐变得目无尊长、蛮横无理。
李刚当上公安局副局长后,身边人的阿谀奉承,让李启铭愈发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在学校里,他嚣张跋扈,仗着家庭背景欺负同学、聚众斗殴、故意挑衅。同学告状,他满不在乎:“你去找老师找校长都没用,我爸是李刚,谁都奈何不了我。”每次闯祸,李刚一个电话就能轻松搞定,还对儿子说他成了远近闻名的“校霸”,身边簇拥着一群“小弟”,过着呼风唤雨的日子。
中学6年,李启铭“来去自由”,成绩常年垫底,带头翘课、擅自离校、缺席考试是常事。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样一个不学无术、劣迹斑斑的学生,竟出现在河北传媒学院的新生名单里。上大学后,他彻底放纵自我,逃课挂科、流连酒吧,稍有不满就指使“小弟”打人,被同学们称为“河北小霸王”,在各大高校臭名昭著。李刚夫妇对儿子的所作所为并非一无所知,却选择纵容,他们以为只要儿子不做伤天害理的事,其他都能解决。殊不知,这种无底线的溺爱,正一步步将儿子推向深渊。
疯狂肇事:一场无法挽回的悲剧
2010年10月16日晚,李启铭和女友在酒吧喝酒,女友突然吵着回学校。醉酒的李启铭不顾劝阻,驾车送女友。酒精刺激加上平时爱飙车的习惯,他在河北大学校园里一路狂飙。悲剧瞬间发生,张晶晶和陈晓凤被撞飞,张晶晶重重摔在地上痛苦呻吟,陈晓凤则陷入昏迷。
周围学生赶来,李启铭下车后,第一反应竟是抱怨车被刮花要赔偿,这番话激起公愤。面对众人指责,他不仅毫无惧意,还嚣张叫嚣:“撞个人怎么了,我爸是李刚,有种你们去告我。”他笃定父亲能为他收拾烂摊子。众人无奈,只能拦下他并报警、叫救护车。
很快,救护车和警察赶到,张晶晶脱离危险,陈晓凤却不幸离世。噩耗传来,陈家陷入悲痛的深渊,陈母心脏病发作被送医抢救,陈父愁容满面,哥哥陈林泣不成声。陈晓凤家境贫寒,父母是老实本分的农民,她乖巧懂事,从不乱花钱,一心想着毕业后赚钱养家,却在那个普通的夜晚,被李启铭无情地夺走了生命。
陈晓凤离世后,学校师生自发为她送行,校友还在网上为她建立纪念馆。而“我爸是李刚”这句话被传到网上,迅速引发全网关注,网友们群情激愤,要求严惩李启铭。甚至有人编写了《我爸是李刚》的歌曲在网络流传。面对舆论压力,李刚和李启铭公开致歉,但这并未平息众怒,陈林发誓要为妹妹讨回公道。
陈家势单力薄,难以承受漫长的官司,加上张晶晶决定不追究,最终,陈父签下赔偿协议表示谅解。2011年1月30日,法院一审宣判,李启铭因醉酒驾驶、肇事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鉴于家属积极赔偿取得谅解,判处有期徒刑6年。随着法槌落下,这起备受瞩目的案件暂时画上句号,李启铭入狱服刑,李刚离职,一家人消失在公众视野。
出狱后的落魄:曾经的光环不再
2016年,李启铭提前出狱,然而,监狱门口等待他的只有记者,父母、亲朋好友不见踪影。6年牢狱生活磨去了他的嚣张气焰,他一脸沧桑,眼神黯淡,面对记者采访,他说:“如今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找到父母,一家人能够一起吃顿饭。”
但出狱后的李启铭,生活陷入了困境。他没有学历和一技之长,还有案底,求职四处碰壁,没有企业敢录用他。昔日的女友和兄弟避而不见,亲戚们也对他百般嫌弃。他只能四处漂泊,先后做过洗车工、服务员,后来找到一份刷墙的工作勉强维持生计。
如今,网上很难再找到李刚和李启铭的消息,我们不知道李启铭是否实现了家人团圆的愿望。回顾李启铭的人生,他本出生在优越家庭,衣食无忧、身份地位都有,如果安分守己,或许能拥有顺遂的人生,可他却亲手将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
有人说他咎由自取,确实,他的过错不可饶恕,但从他的成长经历看,父母的过度溺爱难辞其咎。无论他犯多大错都有父母兜底,这让他有恃无恐,公然挑战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一步步走向堕落。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溺爱不是爱,而是毁灭孩子的利刃。
爱孩子是本能,教育孩子是修行。就像老鹰狠心将小鹰推下悬崖,促使小鹰学会飞翔,最终翱翔蓝天。真正爱孩子,要张弛有度、奖罚分明,做60分的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让他们懂得敬畏规则、承担责任,这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