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明荃演唱会票价引热议,广东观众犀利点评,老牌艺人该不该继续营业
在香港演艺界,汪明荃是响当当的人物。自1969年起,她连续十年荣获“十大电视明星金球奖”。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她主演了众多经典电视剧,像《清宫残梦》《书剑恩仇录》等,而《京华春梦》和《万水千山总是情》让她在内地走红,成为最早一批受内地观众喜爱的香港艺人。
汪明荃有着近六十年的演艺生涯。她堪称TVB的常青树,在多个领域都成绩斐然。2022年7月,她荣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的金紫荆星章,这使她成为娱乐圈唯一获此殊荣的明星。从电视剧到主持,从粤剧到政界,她的成就有目共睹。

很多年轻人可能不太了解,在港乐流行曲被电视主题曲主导的年代,汪明荃在歌坛成绩很出众。她演唱的《万水千山总是情》等歌曲,都是老一辈香港人心中难以忘怀的经典。不过,对于她的唱功也存在很多争议,有人觉得她唱功不行,但也有人认可她年轻时的歌唱实力。即便如此,她在唱歌方面取得的成绩是不可忽视的,共获得11张白金唱片,若是没有涉足政界早早淡出,白金唱片数量可能会更多,2005年她还荣获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金针奖”。

如今,汪明荃依旧活跃在演艺圈。2025年1月28日,她时隔四十年再次登上春晚舞台。1947年出生的她已步入八旬,身体机能的衰退是不争的事实,但她并未屈服于岁月。近期,她在多地举办个人演唱会的消息引发热议,尤其是计划5月3日在上海的演唱会,登上全国热搜。上海演唱会门票价格在680元到1580元不等,众多网友纷纷吐槽。

一位吉林网友这样说:“演唱会得有氛围,不光是她年事已高,喜欢她的一代人也老了,曾经的激情被时光磨灭。就算邓丽君再世也得考虑这情况,这就是时代和时光的作用啊。”吉林网友的话点明了时代的变迁对观众热情的影响。
一位天津网友批评道:“这老太太也不安分了,不知啥心态与勇气。找个大企业,让老板包下演唱会给职工当福利多好,就像以前一样,现在这么做也没啥问题。”天津网友更多地是从一种大众消费能力和社会现象来思考。

一位河南网友表示:“人要有自知之明。曾经的风光不再,办演唱会可以,但票价要低些。老粉丝会坚定支持,但这么大年纪了,谁还来看,票价还这么高不符合情况。”河南网友强调的是从粉丝的心态和年龄层次对票价的影响。

一位河北网友评论:“现在赚钱不易,票价太高,有经济能力的观众也在考虑。她唱粤语歌,上海人多不讲粤语,喜欢的人可能更少,还定这么高的票价,真想不通。”河北网友则考虑到地域文化差异和消费能力等因素。

一位广东网友直言:“高龄演唱会就该主打怀旧和亲民。这类演唱会观众多为老年人,他们的消费观念和年轻人不同。票价高会把他们拒之门外,即使有经济能力的人消费也不会像年轻人那么大手大脚,高龄演唱会策划者要认清形势。”广东网友从观众的消费观念出发进行剖析。
另一位广东网友也提出质疑:“她又不差钱养老。这个年纪出来唱歌都难觅知音,喜欢她歌的人大多年老或去世,年轻人很少关注,又是粤语歌,在上海受众更少,还定高价,真让人想不明白她的自信来源。”这位广东网友是从受众群体和歌曲语言特色来探讨票价合理性。

在过去,像汪明荃这样资深的艺人办演唱会,往往是备受期待的。例如张国荣、梅艳芳等巨星举办演唱会时,门票往往很快售罄。当时的文化市场环境下,观众对于这些巨星的作品和表演有着极大的热情,无论是香港本地还是内地观众,都愿意花费重金买票观看。

再看如今的音乐演唱会市场,以周杰伦的演唱会为例,他虽然已经结婚生子,但依然深受年轻一代的喜爱,他的演唱会门票一经发售,网络就会瘫痪,需要通过多个平台抢票,且场场爆满。这说明不同艺人的观众群体和市场需求是有很大差别的。

对于汪明荃的演唱会,她的粉丝群体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体中。这一群体的人经济能力和消费观念与年轻人有明显区别。就拿旅游市场来说,老年游客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旅游产品,而在演唱会方面也是如此。
而且,如今的娱乐方式多种多样。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兴娱乐形式占据了年轻人大量的时间和注意力。相比之下,演唱会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汪明荃演唱会的票价就需要综合考虑更多因素。

再从地域文化来看,香港的演唱会文化和内地有很大不同。香港的观众可能更接受粤语演唱,而在上海这样的内地城市,普通话演唱会的受众可能更多。即使是像周杰伦这样在全国有广泛影响力的艺人,到各地举办演唱会也会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色,选择合适的歌曲进行表演。
汪明荃演唱会的票价争议,其实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艺人自身情况、观众群体特点、娱乐市场环境以及地域文化差异等。要想成功举办演唱会,就必须全面考虑这些因素,做出合理的规划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