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50年前一起打球的战友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若有侵权请联系修改或删除。

每次听到或看到有关军人家庭和军嫂的故事,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幅忙碌而温馨的的画面……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我正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娃,好动的年龄,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也喜欢体育活动,除了游泳,另外还经常和其他人一起打篮球,虽然打的不好,但觉得很有意思,所以就常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所住的工厂福利区家属院篮球场上疯跑,忘乎所以……

三月初的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上午八点多,我和两个小伙伴相约来到了篮球场,像往常一样,投蓝、上篮,并且大呼小叫的,就在我们很投入的忘了一切时。

9点左右,忽然来了一个穿着空军军装的大哥站在场边看我们投篮上篮,他看的很仔细,如果谁进球了,他会喊一声好……

他个子不高,大概有1米6左右,眼睛很亮、很有神,配上那身上绿下蓝的军装,显得非常精神。从外表看,他应该有二十六七岁的样子,可是神态却像一个少年娃一样,表现的有点儿眉飞色舞……我们都以为他是飞行员。凭着自己有限的认知,知道飞行员都是那种机敏灵活、反应很快的人,而且身高一般都不会太高,因为战斗机的驾驶舱不是很大。

过了一会儿,这位大哥冲我们喊了一声:“我可以加入进来吗?”我们正求之不得呢,于是不约而同的回答:欢迎、欢迎!“那咱们刚好四个人,分成两个队,打起来更有意思,好吗?”他说。我们又齐声回答,好!“那谁愿意跟我一个队?”我立刻抢先回答:“我来!”

就这样,比赛开始了。果然,这个大哥的速度不一般,我刚一传球给他,就见他见缝插针般的向篮板方向运球,几个腾挪闪躲,然后迅速的上篮、跃起、投球,球进了。那一刻,我不由得大叫了一声“好球!”接下来,我和他配合默契,一路领先。他个子虽然不高,然而却很灵活,动作疾速迅猛,尤其投篮,出手果断,既快又准,让我这个比他个子高且年轻的少年娃既汗颜又佩服。

正打得激烈火热呢,忽然,篮球场靠东面的一号单身楼,记得好像是三楼,传来一声好听的女声:“好了,别打了,回来把孩子的衣服拿出去晒一下。”哦,原来是厂子弟小学的一位老师,虽然她没教过我们,但都认识,也熟悉。她话音刚落,只见这位叔叔马上回应了一声“好的”,又转头对我们说:“我去一下,马上就来。”如此看来,他们是两口子了。

可是他这一去就再也没过来,我们那时候年龄虽然还小,但也知道他肯定是家务缠身来不了了。他们有一个二三岁的小女孩,很可爱。他爱人是子校教语文的老师,待人也很和气,带着孩子住在单身楼的一个母子间。在这之前,我们还不知道这位老师的爱人是一位军人,而且很可能是一位飞行员(我们从来没问过,只是从他的军装上判断的。)

这之后的星期天,我们又在一起打过几次篮球。每一次他都是把上衣和军帽一脱,搭在篮球架上,穿一件印有部队代号的白色背心,再加上他的空军蓝裤子,很是引人注目。我们虽然和他没有怎么交流,但他的言行举止和反应灵敏的那种状态,让几个小伙伴印象深刻。因此我们几个都很喜欢他,每个星期天打篮球的时候,都希望他能过来一起玩。有时候,他偶尔的来迟了,或者没有来,我们都会望着单身楼的三层那边,翘首以待……

后来,一连好几个星期天都没看到他,我们几个猜测,可能是他最近在部队工作繁忙,没有休息,所以星期天没来咱厂里。可也奇怪,那位老师我们星期天也没看到,没看见她出来晾晒孩子的衣服呀啥的。偶尔的在子校门口看见她了,真想上去问一声:“大哥怎么好几个星期都没来了?”可少年娃娃的那种害羞心理作崇,不好意思问,所以始终没有说出口。

我也曾想过,这位老师肯定是住进部队家属院了,因为厂里的母子间实在太小了,而叔叔所在的部队离这里不远,也就十多公里吧,星期六放学后,老师可以带着孩子回部队团聚,所以我们星期天就看不到这大哥了。有时候我甚至想,凡是和当地的部队军人结婚的职工,她所在的单位都应该给分一套房子,这样不仅部队减轻了负担,军嫂也可以少跑很多的路。军嫂平时既上班又带娃,非常辛苦。

再后来,一直到我渐渐长大成人了也没见到这位大哥。自从篮球场一别,就再没见了,可我脑海里偶尔的就会出现他挂在篮球架上的那顶军帽上的红五星,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闪闪发光。在我长大后的青春岁月中,也曾入伍穿上了军装,虽然不是空军部队的蓝色军裤,但也会常常想起这个大哥,想起他一脸阳光的少年态、那段打篮球的快乐时光。

有些影响是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的。我不知道在我的当兵梦想中,这位大哥的出现,给了我多大的鼓励与鞭策。但有一幅温暖的画面总是萦绕在眼前,那是一个忙忙碌碌的军人家庭在平淡而充实的生活中快快乐乐的情景……如今他们应该七十多岁了,正在安度晚年,我在心里默默的祝福着他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