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反派专业户变麻辣教师,学生惊呼:您演过连环杀手?
“您演过那个连环杀手?”
教室里,后排男生突然亮起手机截屏,屏幕上正是蔡子健在TVB剧中被乱刀捅死的太监形象。
粉笔灰簌簌落在蓝白校服间,学生们瞪大了眼睛,谁能想到,这位能将《金枝欲孽》台词倒背如流的新晋语文老师,竟是TVB荧幕上消失七年的“东厂专业户”。
2016年的一个暴雨夜,蔡子健在TVB化妆间卸去“锦衣卫统领”的阴鸷妆容时,突然对着镜子背起《出师表》。
这个诡异的场景被清洁工撞见,次日报纸娱乐版赫然出现《TVB男星片场中邪》的标题。
谁也没料到,这竟是他人生剧本的转折点。
那天之后,他决定离开演艺圈,追寻一个埋藏已久的教育梦。
“当年《宫心计》里我掐死姚金玲那场戏,现在成了00后学生的手机表情包。”
蔡子健在教师办公室翻开教案,泛黄的《法证先锋》解剖笔记从《红楼梦》批注本里滑落。
学生们发现,这位总能把《窦娥冤》讲成《刑事侦缉档案》的老师,连分析张驴儿投毒案时,都能随手画出明代鹤顶红制作工艺图。
他的课堂,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戏剧。
2017年报考香港教育大学时,面试官盯着他的《陀枪师姐》片段冷笑:“蔡先生该不会把教室当摄影棚?”
为表决心,他啃完三箱教育学专著,油麻地出租屋里贴满“戏子变夫子”的励志标语。
但首堂试讲就遭滑铁卢——当他用《鹿鼎记》海大富的破锣嗓讲解《范进中举》,巡查员在评语栏写下:“课堂如片场,严肃性欠奉。”
那夜,他在维港边徘徊,把精心设计的卡通教案一页页撕碎。
咸涩海风中,手机突然震动——是当年合作过的编剧发来消息:“你教表演时的较真劲儿,比演戏时更动人。”
这句话,让他重新燃起了信心。
如今的蔡子健已成“教育界王家卫”。
讲解《邹忌讽齐王纳谏》时,他让女生们扮成《金枝欲孽》里的安茜、尔淳和玉莹,现场演绎“妻妾客”的奉承艺术;分析《六国论》时突然拍桌高呼:“割地求和?
这不就是《大时代》里丁蟹说的‘技术性调整’!”
最绝的是《鸿门宴》公开课——他身披樊哙同款兽皮,扛着充气猪腿冲进教室,把项庄舞剑改编成武侠对打,隔壁班老师误以为发生校园暴力差点报警。
学生偷拍的“项羽摔玉斗”短视频在抖音疯传,有家长在评论区哀叹:“自从蔡老师来了,我女儿每天在家模仿杨贵妃背《长恨歌》。”
他的课堂,成了学生们最期待的“片场”。
蔡子健的办公桌如同时空折叠装置:左边堆着《高考必刷题》,右边立着TVB台庆水晶奖座。
某次批改作文到凌晨,他凝视着照片里青涩的自己喃喃:“当年和马国明对戏吃螺丝,现在看学生把‘戍边’写成‘戌边’,竟觉得可爱。”
他的“影视教学法”引发学界激辩。
教育专家在《明报》发文质疑:“当课堂变成综艺现场,知识会不会沦为娱乐附庸?”
而保良局中学的状元林嘉欣力挺:“蔡老师让我发现,《出师表》的悲壮远超《无间道》,韩愈的祭文比琼瑶台词更戳心。”
蔡子健带的首届毕业班,有六名学生考入中央戏剧学院。
摩挲着学生用287根粉笔头粘成的“奥斯卡小金人”,他笑道:“这些孩子说我是香港版《放牛班的春天》里的马修老师。”
去年校庆,他执导的《茶馆》话剧惊动港媒,谢幕时有女生含泪说:“老舍笔下的人力车夫,比宫斗剧里的贵妃更让人揪心。”
曾合作《宫心计》的佘诗曼探班时,目睹他怒怼校长课件设计,红着眼眶说:“以前在片场被导演骂到发抖的人,现在居然敢为学生的板书排版拍桌子。”
蔡子健的手机常年静音,唯独家长群消息设为强提醒。
某次讲解《孔雀东南飞》时,突然弹出家长质问:“蔡老师为何教我女儿装尸体?”
他淡定回复:“令嫒上周扮刘兰芝投水,说明已深得魏晋风骨精髓,建议重读《世说新语》第三卷。”
如今走在庙街夜市,仍有剧迷喊他“曹公公”。
但比起镁光灯下的虚名,他更爱听学生跑调地喊“阿Sir”——就像当年在TVB后台,他总给龙套角色加戏那样,现在的他正帮每个平凡学子改写人生剧本。
或许这就是教育的真谛:好老师从不做讲台上的主角,而是躲在幕布后,为每个年轻灵魂点亮专属追光灯。
在蔡子健的课堂上,每个孩子都是最佳编剧。
当这位演尽奸佞的“反派之王”,将十八年积累的阴暗角色熬成教学养料,我们终于读懂他墙上那幅墨宝:“戏假情真。”
有学生在周记里写道:“蔡Sir教会我们,人生没有彩排,但可以无限次修改脚本。”
这或许比任何视帝奖杯都珍贵——毕竟在教育的蒙太奇里,每个镜头都值得成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