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首位嫁给外国人的中国女星,一天提100次离婚,39年愣是没离
在80年代,她是中国第一个嫁给外国人的女明星。
可要知道在当时身份的认同是多么重要,可谓是刻在骨血里的基因,这一纸婚约引发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
而如今已过去40年,依旧过得幸福美满,正如她所言:“所谓跨国,跨不过去的是人心,跨的过去的才叫爱情”。
1960年沈丹萍出生在南京普通工人家庭,因家庭有着重男轻女的思想,常常受到父母的冷落。
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卑的性格,但她从小就对表演感兴趣,16岁便进入了杨州歌舞团。
后来对表演感兴趣的她放弃了舞蹈,在1978年靠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
与周里京、张铁林、张丰毅等明星成为了同班同学。
沈丹萍长相出众,气质绝佳,被众多媒体和同学称为“北影校花”。
不仅长得美并且演戏也具有绝高的天赋,在同班同学还在为拍戏发愁时,她就在大二就被导演选中出演电影《百合花》的女主角了。
是当时班级中最早获得影视资源的学生之一,这也助推着“校花”标签的传播。
因为当时美女可谓是竞争激烈,方舒、刘东等同学被部分校友认为更符合校花的人选,而沈丹萍更多的是媒体的加持与观众缘的聚焦。
1980年因拍摄《被遗忘的角落》成名,媒体常以“北影校花”转型实力派作为宣传点。
那时有影评人统计,平均每三家其中就有一家挂着沈丹萍的剧照,可见是家喻户晓。
然而改变沈丹萍一生的竟是1983年的一场普通的朋友聚会。
在这个北京外交人员公寓中,他与如今的丈夫乌韦相遇了。
乌韦是德国人,在北京从事编辑和翻译的工作,虽然是德国人但他对中国的文化充满兴趣。
他俩可不是一见钟情,初次见面两人并未擦出火花,随着多次见面,两人从电影聊到了生活,逐渐建立起了感情。
但沈丹萍对年龄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心存顾虑,可耐不住乌韦的浪漫与真诚。
乌韦比沈丹萍大了14岁,两人相识不到三个月就向其提出了求婚。
当时的沈丹萍自然是不愿意的,但乌韦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锲而不舍,因为他是真心喜欢沈丹萍,而不是嘴上说说。
乌韦的真诚与浪漫最终打动了沈丹萍,后来也努力赢得了沈丹萍父母的信任。
就这样沈丹萍稀里糊涂的与乌韦回德国结了婚。
后来反应过来的沈丹萍还是跨不过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前所未有的孤独感犹如一堵高墙隔在两人中间。
婚姻和爱情终究是两码事,爱情可以在一起吃喝玩乐,婚姻每天面对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重重阻碍隔在两人中间,让沈丹萍一次又一次心生悔意,几乎每一天都在想着离婚。
乌韦确实能称的上是一位出色的丈夫,心生悔意的沈丹萍,一心想要离开,甚至一天能提出上百次离婚。
后来有一次受不了的沈丹萍准备拿着钱和机票不辞而别,也准备把女儿带走。
就在还没走的时候,乌韦回来了,那天大雪纷飞,乌韦手里拿着一个黑色塑料袋,里面是沈丹萍最爱吃的虾平时自己都不舍得买的沈丹萍很是感动。
是啊,乌韦的爱藏在细节里,每次沈丹萍无论工作到多晚回家,乌韦都会等他。
后来乌韦的一番话彻底打动了沈丹萍,乌韦说:“离婚是你自己的事我不想跟你离,你想离那是代表你的意思,我永远不会有这个想法跟你离婚,我不离婚”。
还有那么一次搬家的时候,两个人一起搬家,两个人都累的筋疲力尽,沈丹萍最后实在受不了了,就回去休息了。
可这时的乌韦可没闲着,一声不吭地把东西都搬回了原来的位置,第二天沈丹萍看到这景象都惊呆了,让她更加坚定了眼前的这个男人。
但婚姻终究时两个人的事,再好的感情也会出现摩擦,就像有时候牙齿还会咬到舌头。
因沈丹萍与乌韦在生活习惯上有很大的差异,两人常常会因为琐事而争吵。
比如两人洗碗的方式不同,沈丹萍是个直爽的性格,更倾向于简单快速的完成家务,但乌韦则更注重细节,两人会为此引发争论。
乌韦不爱做家务,沈丹萍常常抱怨,甚至连一顿饭都没有做过,更可笑的是怀孕的沈丹萍因身体原因不能再做饭了,而从来没有做过饭的乌韦,抓了瞎,给沈丹萍做了蔬菜沙拉,这让沈丹萍哭笑不得。
然而乌韦是个浪漫主义者,婚后总觉得沈丹萍不够浪漫,两人为此也导致了一些矛盾。
浪漫的乌韦总是能用浪漫的方式哄得沈丹萍开怀大笑,有一次沈丹萍生气了,乌韦却以却一脸温柔的开启了一瓶香槟。
沈丹萍见状怒喝:“你在干什么?”而乌韦却说庆祝啊,
紧接着就拿抹布认真的将桌子沙发擦了擦,沈丹萍见状无奈的摇摇头,心中的怒火也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
沈丹萍生气乌韦就用开玩笑的方式求和,主动承担责任来化解矛盾,或者是在沈丹萍累的时候主动承担家务。
这些互动无不都展现两人之间的相互包容和理解。
尽管有这些争吵,但这也丝毫不影响两人之间的感情,他们的婚姻貌似更加坚固了。
沈丹萍是幸运的,没有赌输,远嫁他国,正是乌韦对她的宽容和包容达到了无可挑剔的程度,才让他们一起风风雨雨携手走过四十余载。
虽然婚后的沈丹萍很少在拍戏了,不过她也收获到了一段无比幸福的婚姻,两人还有两个女儿,一家四口幸福美满。
如今的沈丹萍依旧活跃在话剧的舞台上,脸上依旧洋溢着幸福。
他们的爱情可谓是成为了跨国婚姻的典范,原来爱是可以跨过文化和地域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