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揭秘:沙瑞金授权背后,高育良的相机决断与阳谋策略
在《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中,汉东省委书记沙瑞金的领导风格可谓是官场的典范。
他第一次亮相是在一辆丰田考斯特上,接听汉东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高育良的电话。
这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虽然简短,却堪称是两人初次交手。
“先发制人,避免后续麻烦。”
可以说,沙瑞金与高育良之间的较量,从开始到结束都充满了智慧和策略,贯穿了整部剧集。
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也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最终只有胜者为王,笑到最后。
这次对话为沙瑞金和高育良的关系奠定了基调,也预示着汉东省官场即将进行的大整顿。
一、刘省长的存在感微弱,高育良难辞其咎
当丁义珍趁着夜色出逃,这一事件牵动了多方势力的敏感神经。
作为京州市副市长兼光明区区委书记,丁义珍是正厅级实职干部,他的管理权归属于汉东省委。
因此,季昌明要求汉东省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局长陈海暂停深夜抓捕行动,并向汉东省委汇报情况。
按理说,沙瑞金不在时,代行职权的应是汉东省委副书记兼省长,即那位后来出现的白发刘省长。
退一步讲,面对正厅级实职干部丁义珍的问题,也应该由汉东省委常委、纪委书记田国富出面处理。
尽管田国富随沙瑞金外出考察,但刘省长仍在汉东省委驻地。
然而,既不是一把手沙瑞金,也不是二把手刘省长,更不是负责纪检的田国富,而是排名第三的高育良接手了此事。
这并非偶然,而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沙瑞金初来乍到,对情况并不熟悉,前任汉东省委书记赵立春早已将刘省长的权力架空。
刘省长与赵立春共事多年,等到沙瑞金上任时,距离刘省长退休仅剩四个月。
在这段漫长的职业生涯重叠期内,少则三五年,多则七八年,刘省长经历了不少委屈,赵立春任人唯亲,直接导致刘省长被高育良排挤成吉祥物。
当丁义珍落马这样的大事件发生时,刘省长自然不愿插手,想着自己即将退休,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二、沙瑞金主动授权,高育良掉入陷阱
所以,抓捕丁义珍的行动指挥权交到了高育良手中。
在激烈的争论无果后,高育良打电话给沙瑞金请示,开头便吹捧沙瑞金一番,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其讲话精神。
然而,高育良的殷勤在沙瑞金面前并无作用。
沙瑞金随即话锋一转,暗示汉东省的新闻时效性很重要,自己在偏远的岩台市考察尚未返回时,高育良已经提前得知消息,这显然是犯了忌讳。
一把手隐秘行动,低调出行是常态;而三号人物在首府坐镇指挥,运筹帷幄,功高震主之举无疑令一把手心有戚戚焉。
高育良的这种行为明显暴露了沙瑞金的行程,无疑是犯了官场大忌。
高育良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吗?当然明白。
作为一个官场老油条,高育良对此心知肚明。他故意这样做,是为了向沙瑞金示威:
看看,我在汉东省各地都有眼线,你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监控之下,可要谨慎行事啊。
高育良在重演当年排挤刘省长的一幕,只不过刘省长是个象征性的领导,而沙瑞金并非摆设。
高育良试图震慑沙瑞金,而沙瑞金则顺势而为,主动授权给高育良处理丁义珍的问题。
表面上看似达成了共识,实际上这是沙瑞金对高育良忠诚度和服从性的一次试探。
高育良获得授权后沾沾自喜,自以为占了上风,其实他已经掉进了沙瑞金设下的陷阱,后者的秋后算账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