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真替你感到悲哀


«——【·前言·】——»

赵本山因上春晚一炮走红后,不仅做导演,还开公司,可谓是春风得意。

然而晚年的他身边却显得越发冷清,身边的好友也一个个不再与他合作。

甚至有人说如今的赵本山落得了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那么赵本山到底做了什么?

«——【·生命中的贵人·】——»

谈起赵本山,都知道他是多么厉害,5次登上春晚,并涉足影视圈,可谓是名利双收。

可这些光鲜亮丽的背后,赵本山也有着不堪的一幕。

赵本山七岁时便成了孤儿,他是东家一口西家一口的吃着百家饭长大的。


然而,老天似乎怜惜他,他的生命中时不时都会有贵人出现,而这些人的出现改变了他的一生。

首先就是赵本山的二叔,他虽然是个盲人,但是却是天才,赵本山为了生存,就跟着二叔学习曲艺,这也为他今后的文艺事业做下了铺垫。

二叔把自己的全部本领都教给赵本山,教他拉二胡、吹唢呐等,边学本事边卖艺为生。

到了上学的年龄,二叔就把他送去了学校,不过放学回来或者闲暇时,他还是继续学艺。

1974年,赵本山上初中时,因为学校离家很远,中午没办法回去吃饭,他又没有钱,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忍着饥饿学习。


最惨的时候,趁同学们不注意就以喝水充饥,但这一切都被他的同桌李兴华看到。

他觉得赵本山非常可怜,就故意说自己吃不完,让赵本山吃他的“剩饭”,后来还经常把赵本山带到家里吃饭,也正是这样,赵本山也从此也有了关心他的“家人”。

而赵本山也从心里对他们非常的感恩,在李兴华的母亲因生病不能下床时,赵本山还经常去看望她,为她洗脸、梳头,甚至剪脚指甲。

可以说他们也是养活赵本山的贵人,凭着二叔教他的才艺,慢慢的他也进入了公社的文艺宣传队。

随着年龄的增长,赵本山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家里人也都催着他赶快成家,然而他却认为连自己都养不活,再添一张嘴,岂不是拖累人家。

然而不管他怎么想,家里人还是不断的托人给她介绍对象,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赵本山认识了他的第一位妻子葛淑珍。


当时赵本山20岁,葛淑珍19岁,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两个人很快就组建了家庭。

而当时的赵本山只是个穷小子,唯一有的就是租的炕头,并且新娘子到“家”了,他却上山砍柴,也许这就是婚姻不自由的体现吧。

然而就是这位“糟糠之妻”陪伴了他人生的最低谷,那时他没有固定工作,就是跟着剧团到处跑。


一年之后,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赵本山在外赚钱养家,而葛淑珍就在家里照顾孩子,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的过着。

可能忍受过饥饿的人,才更知道机会的重要,他珍惜每次演出机会,在台上拼尽全力的表演,也引起了另一位贵人的注意,也正是应了这句“越是努力,就越是会有贵人相助。”

这位贵人就是戏曲作家李中堂,在赵本山25岁那年,李中堂带着作品《摔三弦》找到赵本山,想让他扮演里面的算命先生。

因为他从小就跟着二叔学艺,由于聪明机灵,他都学的惟妙惟肖,刚上台,还没开始表演就惹得众人捧腹大笑,在表演过程中,大家都说他演的像真的盲人一样。

就这样,他凭着这部戏曲,一举成名,他的人生也慢慢发生改变。


由于他的表演过于滑稽,曾有人称一名刚做过阑尾炎手术的人,因看赵本山的表演,把刀口笑开,又重新被送到医院。

不仅如此,由于他演的盲人太过逼真,曾被盲人群围攻,扬言要把他的眼睛挖出来,让他真正当一回“天下第一瞎”。

此时当时闹得沸沸扬扬,后来还是政府出面调解,赵本山又答应捐款,这件事才算平息。

后来又经过姜昆大力推荐和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踏上了春晚的舞台,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他越来越觉得和妻子之间无话可说,慢慢感情就受到威胁,同时也因为聚少离多,两个关系渐行渐远,平凡的婚姻也最终走到了尽头。

而葛淑珍也好像早有预料,不吵也不闹,明知换不回,不如趁早放手,于是两人结束了12年的婚姻。

而离婚后的赵本山什么也没要,还给了葛淑珍不小的赡养费,还有一些不动产,虽然看起来他好像做的仁至义尽,但是还有很多人都说他是负心汉“陈世美”。


葛淑珍12年的陪伴和付出,到最后却落得孤家寡人,而赵本山离婚后,认识了现在的妻子马丽娟,在马丽娟的陪伴下,他的事业再上新层次,他结识了很多名人,其中就有宋丹丹。

«——【·“白云”离去·】——»

2008年,宋丹丹和赵本山开始合作,关系也一直很好,但是在第二年因为赵本山的一句话,传出两人关系出现危机。

在一次电视剧的启动仪式上,有记者采访赵本山,怎么没有请宋丹丹,赵本山直接回答此次活动不涉及到宋丹丹。

并且表示光他们公司可用之人很多,没必要用个外人,当时记者就追问赵本山宋丹丹到底是不是外人,此消息爆出,宋丹丹很快知道了。


一时间引来不少网友的质疑和评判,白云只是黑土的妻子,而黑土却使人看不清楚,宋丹丹和赵本山的关系也处在了冰山“”之上。

1999年,赵本山终于迎来了和宋丹丹的第一次合作,也就是白云和黑土的故事,也一度成为春晚的经典之作。

紧接着又合作《小崔说事》等作品,也都收获了不少好评,在慢慢的合作中,宋丹丹发现赵本山喜欢即兴发挥,经常临时改词,这让她很担心。

因为春晚节目都紧卡时间的,是一定不能出现任何闪失的,她也曾对赵本山说过,我们就照着剧本演,你千万别改词了。

但是赵本山仍然我行我素,《火炬手》的剧本,就是经过赵本山的修改后播出的,当时宋丹丹也是受了一场“惊吓”,生怕改过的剧本不通过。

好在有惊无险,剧本通过了,赵本山就对宋丹丹说有些作品不需要太文雅,还是加上自己的想法通俗点好。


这时宋丹丹就不乐意了,因为宋丹丹是话剧演员,上台前词都是背好的,他一改词,宋丹丹肯定不乐意。

而赵本山是二人转演员,有时即兴演出也是需要,两人也以为改词闹得不愉快,宋丹丹直接表示我就这样,你爱用不用。

至此,宋丹丹也退出了春晚舞台,“白云”飘走了。

随着宋丹丹的退场,也使赵本山迎来的和范伟的合作。

«——【·兄弟远离·】——»

范伟是赵本山的同乡,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关系,使得两人像兄弟一样彼此照顾,在赵本山连续登上春晚,春风得意之时,范伟也只是小有名气。


1995年,赵本山在物色春晚小品演员时,就想起了同乡兄弟范伟,范伟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就立即答应了他。

经过排练、彩排终于他们合作的小品在春晚的舞台上反向热烈,接着小品《三鞭子》再度上春晚,后来又接连合作了不少的作品,但都由于赵本山的光环太大,范伟总是不温不火。

即便如此,范伟也没有气馁,慢慢的他不去很在意结果,而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演技。

2001年,小品《卖拐》中,范伟以幽默搞笑的风格让观众记住了他,从此也深受大家的喜爱。

之后的合作中,范伟的表现也没让大家失望,慢慢的范伟也有了很高的声望。

而就在赵本山新剧发布会上,由于范伟档期已满,没能参加,当记者问到赵本山,范伟怎么没来时,他不满意的对着媒体表示人家现在大腕了,不接电话。

其实针对这个问题,有消息爆出,是因为赵本山太吝啬,给钱太少了,导致范伟很不满意。


也有人称一次两人一起外出演出,演出结束后,他们获得报酬42万,但赵本山只给范伟7000块,还口出狂言说范伟在他那成名,还想让他给钱。

但是后来范伟也出面为赵本山澄清,说邀请方本来邀请的就是赵本山,没有邀请他,7000块钱也是赵本山自己的钱给了他,无论真相如何,两人关系一定是有问题的。

不过后来又传出范伟出演《刘老根4》再一次和赵本山合作,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化解了之前的不愉快,重新做回了“兄弟”,希望这次的兄弟情不会再次远离。


«——【·结语·】——»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话虽不错,但是事事还是要依据自己的内心,不能因为利益的关系使我们的亲朋好友离我们渐行渐远,等到我们老的时候,能有亲人朋友的陪伴,那才是最幸福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
  • 0

    呵呵

  • 0

    雅蠛蝶

  • 0

    哇嚓

  • 0

    呜呜

  • 0

    哈哈

  • 0

    么么哒

  • 0

    哔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