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电影《南京照相馆》有感(一)

       笔者在2025年7月19日这天去观看了电影《南京照相馆》的点映,这部电影原本是8月2日全国上映,后来提档到7月25日全国上映。笔者没想到能够提前看点映的,优秀的电影作品有电影笔者是一定要去看的。由于这部电影笔者要讲的地方很多,笔者打算分开来写,谢谢大家支持!


       一、电影剧情
       笔者先来介绍一下电影剧情吧,倘若笔者记得不全;欢迎大家来补充。
       电影开始便说明了淞沪会战结束后,开始了南京保卫战;日军对南京城的外围和南京城展开进攻,为了进攻南京日军出动了飞机、坦克、大炮、重炮来掩护步兵展开进攻。之后,城里的老百姓纷纷在逃难,打算通过挹江门或者下关码头逃出去;还有大量的溃兵、邮递部门人员和当时的警察换老百姓的衣服打算跑出去。甚至,还发生了溃兵和督战队交手的事情。
       接着日军攻入了南京城后,剧情开始围绕着与吉祥照相馆有联系的相关人物展开,像汉奸翻译、照相馆馆老板一家、溃兵兼警察身份的宋班长、邮递员兼学徒身份的苏柳昌、跑龙套的女演员、日军摄影师伊藤秀夫等等,日军摄影师让冒用照相馆学徒身份的邮递员苏柳昌去洗日军有关于日军相关暴行的照片,吉祥照相馆里的苏柳昌、女演员、照相馆老板一家等人围绕着保护这类关于日军罪行的照片,与日军摄影师斗智斗勇。这里面也穿插了大量有关于当时日军的各种暴行。
       最后,仅有女演员和老板的儿子成功跑到了安全区,其余与照相馆有关的中国人全部被日军所残害;日军摄影师因为照片流出去了选择剖腹自杀。女演员留存下的照片,后来,作为审判日军一些战犯的罪证。
       大概剧情就是笔者说的这样。


       二、电影拍的很真,以及电影中的历史原型
       这部电影笔者觉得拍的非常真,非常还原历史;电影许多地方都有历史原型。
       (一)电影真实的地方
       笔者觉得这部电影真实的地方,具体如下:
       1,电影中,日军对守南京城的中国军队及其中国军人说-“负责南京守备的司令长官唐生智跑了,抛弃他们了;让他们放弃抵抗!”根据历史,这一天的唐生智并没有逃跑和撤退;逃跑和撤退是后来的事情。日军这样做是为了瓦解守城的中国军队和中国军人的军心和士气,不管是电影中还是历史上日军都是这样干的。
       2,电影中,日军向飞机对当时的南京进行轰炸和扫射,也向当时南京的城空投了大量劝降和所谓保命的传单。历史上,日军也是这样做的。日军这样做的目的,依然是为了瓦解咱们中国人的民心、军心和士气。当然了,不管是电影中,还是历史上,真有不少人相信了日军劝降信和传单上的内容,但是,并没有因此保住了他们的性命!
       3,电影中,溃兵为了逃命,逼迫老百姓脱下原本的衣服,甚至要求和老百姓换衣服。历史上,溃兵们也是这样干。为什么这样干呢?当时的南京城根本守不住,当时南京城守军的长官自上而下,有的跑路了,有的战死了。长官都跑路或者战死了,下面的士兵自上而下的选择跑路了。
       4,电影里,宋班长说自己和弟弟原本是南京城中的巡警,被抓了壮丁补充进了杂牌军。历史上,守卫南京城的许多部队都是淞沪战场上退下来了,为了补充部队抓了大量的壮丁;这些壮丁不少仅仅训练几天,撑死训练了半个月;仅仅刚学会如何打枪呀。而且,当时的历史,不管是补充进杂牌军,还是地方军还是嫡系部队的,都有大量是抓的壮丁。
       5,电影里,撤退下来的部队、溃兵与督战队在挹江门一带火拼。撤下来的部队上校团长,说了是奉了师长的命令,督战队的中校说是奉了唐生智长官的命令。对历史了解的人,应该知道,这撤退下来的部队应该是88师,师长是孙元良;这个督战队应该是36师的。历史上,88师和36师恰恰因为这事,在挹江门一带火并。不管是电影里还是剧情中,这两支部队很还原都是戴着德式M35钢盔,历史上这两支部队都属于德式样板师呀;这是当时中国最精锐的部队。当时,中国最精锐的部队,都这样了,可想而知,当时的形势并不乐观呀!
       6,电影中的安全区并不是完全安全,只能说是相对安全。这也是非常还原历史的,历史上,日军在安全区,也没少干一些暴行和犯下一些罪行。
       7,电影中,日军认为头上有帽痕、手上有老茧的均为当过兵的中国军人,实际上,干过苦力活的下层百姓多少都是手上有老茧的。日军只要认为是当过兵的人,便对其进行杀害!历史上,日军也是这样干的。
       8,电影中,日军的第13步兵联队,在历史上隶属于日军第6师团。是当时南京大屠杀的部队之一。
       9,电影中,日军在不知道是下关码头还是草鞋峡屠杀的那段,非常还原历史,上面还写着当时攻陷南京城的日军几支部队的番号!历史上,也确实是那几支日军部队参与了南京大屠杀。
       10,电影中,日军当时的各种暴行,这里笔者不一一列举了,都是非常还原当时历史上的。这些罪行和暴行都是对当时的南京人所犯下的。
       11,电影中,日军伪造亲善的形象和收缴外国(国际)友人胶卷和摄像带的事情,也是非常还原历史上的。
       12,电影中,拍摄照片上不许可的印子,历史上,《朝日新闻》封存当时历史的档案资料里面确实存在这些不许可的印子。
       13,电影中,日本陆军的军歌是《步兵的本领》,历史上,日本陆军军歌恰恰就是这个。其他影视作品经常拿《拔刀队》和《军舰进行曲》充当日本陆军的军歌,这明显是不妥的。
       14,电影中,日军割已经死亡的中国军民的耳朵来充当军功以及对死人和没死透的人用刺刀进行补刀。历史上,日军经常这样干。
       其他还有许多特别真实且还原历史的地方,笔者就不一一介绍了。


       (二)电影中的历史原型
       下面笔者来说一说,这部影片的许多地方有历史原型,具体如下:
       1,电影中,被没收胶片和胶卷的美国教师,历史原型是美国传教士
       约翰·马吉。历史上,他因为拍摄日军的暴行,被日军没收了胶片和胶卷;但是,还是想办法传出来了。
       2,电影中,照相馆和保护日军罪证的相关人物,历史原型是照相馆青年罗瑾和爱国青年吴旋,历史上,这两位保护了16张记载日军暴行的照片。
       3,电影中,日军摄影员伊藤秀夫的历史原型是要求爱国青年罗瑾的洗照片的日本军官。
       4,电影中,安全区负责救治伤员的美国女士,历史原型是
       明妮·魏特琳女士。
       当然了,电影中应该还有其他地方存在历史原型,这里笔者就不过多一一列举了。大家倘若有时间,可以去了解这些历史原型的故事。这些人在历史上,说白了都算小人物;可是,这些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小人物一样可以影响的历史。倘若,没有这些小人物,当年日军的那些罪证,能否流出来真的非常难说!
       (三)小结
       总而言之呢。这部电影拍的真实,之前一些,相关电影忽略和不重视的细节,这部电影处理得很好。而且,电影很多地方都用了实拍!
       本文作者:笔名易北海/剑星北,未经作者本人及本公众号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编者简介:笔名易北海/剑星北,对军事、历史有一定自己的见解,军事方面,尤其擅长军事历史、军事战术、军事战役、军事战略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涉猎。曾经自学了大量的军事书籍和军校教材。例如:军事科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教材(00年版和13年版)。欢迎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