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何炅早就知晓,戳穿赵露思“骗局”,天价违约金只是冰山一角
赵露思怒撕经纪公司的事闹得沸沸扬扬,这下再也没什么偶像包袱了,完全就是“泼妇骂街”一般。
只不过对于赵露思单方面的“诉苦”,网上则传来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声音,现在再来看看何炅当初的曝光,原来一切早有预兆。
何炅到底曝光了什么?难道还有比天价违约金更恶心的勾当吗?
合同里全是冰冷的算计有人说赵露思与经纪公司的合约纠纷是赵露思在发疯,但其实自己看看赵露思的合同就明白这只是娱乐圈黑暗的一角罢了,经纪公司为了能“稳赚不亏”,用合同把演员锁死,并且无情的吞噬着青春与才华,当你反应过来的时候,它吐出的却是一份天价账单。
其实娱乐圈在很久之前就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无数人觉得在这里可以一步登天,只要一部剧火了就能完成阶级跨越,每个怀揣明星梦的年轻人,刚踏入娱乐圈,都带着对光鲜未来的憧憬。
经纪公司张开双臂递过一份“星途入场券”,看上去美好但实则暗藏玄机,这份合同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平等的合作,而是对经纪公司稳赚不赔的买卖,它大规模的撒网,将人本身的潜能看做是一种终身投资。
一家公司同时签下上百个新人,并不期待他们个个功成名就,只要其中哪怕只有一人脱颖而出,其创造的巨额利润便足以覆盖所有人的成本,甚至带来超额回报,这是一种大棋,作为棋子的新人们在一开始的时候根本无法察觉。
这种布局的精妙之处在于,事中人很难察觉其中的门道,而且对于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来说,合同上密密麻麻的条款无异于天书,他们急切地想抓住机会,往往疏忽了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潜规则”。
说埋没就埋没,想走就是天价其实这种签约机制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何炅早期在节目当中也讲过这种工业化规模的“广撒网”,那些未能走红的多数人会走向什么样的结局呢?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去向,只不过没有那么美好罢了。
当资源有限,聚光灯只聚焦在少数人身上时,剩下的人便会进入漫长的“冷板凳”时期,公司不会提供任何资源,任由他们的事业停摆、青春空耗,这是一种惩罚,更是一场鏖战,在这种职业生涯的窒息感中,许多人唯一的出路就是主动提出解约。
合同的真正面目就显露出来了,“800万违约金”可是写的明明白白,各种名目的“培养费”、“资源费”、“机会成本”,都需要你个人来赔付,别说800万了,就算是上亿的索赔也并不罕见。
这就是经纪公司稳赚不赔的运行逻辑,而且还在不断“优化”,合约期限从过去的五年,悄然延长至十年甚至更久,这早已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说白了就是一张“卖身契”,只要你签了合同,那多年来的努力可能一夜就灰飞烟灭,发展的可能性也是公司一句话的事。
在这套体系里,艺人的生命就是最主要的燃料,赵露思在她早在多年前就已确诊的重度抑郁症,其实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她日常面临的压力多大,高强度工作与巨大的精神压力施加在一个人身上,公司只看你的价值,对于你的身体是完全不在乎的。
你燃烧殆尽了,那公司就会培养“张露思”、“李露思”,而这种被工作压的喘不上气在现代医学里是有明确定义的,这种病被称作职业倦怠与耗竭综合征,但作为罪魁祸首的合同条款却完全无视这种安全隐患。
有的艺人在海外打拼多年,其收入的九成都要上缴公司,自己只能留下微不足道的一成,所有汗水与努力,最终只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这种分成比例意味着艺人更像是一个高产的赚钱工具,而非平等的合作伙伴。
而经纪公司的“坑”还不止这些,它吞噬的还不止是金钱和健康,甚至会吞噬一个人的身份与姓名,邓紫棋在解约风波中,一度面临无法再使用“邓紫棋”这个艺名、也无法再演唱自己作品的问题。
当一个艺人在与经纪公司进行绑定之后,那后面的一切都不再能遵循你自己的主观意识,你的所有都必须被支配,你只能完成公司所需要的商业价值,你的一切也都有可能被随时剥夺,成为公司资产。
到底是谁疯了?现在再来看看经纪公司这套完全不合理的运营机制,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看上去是供大众消费的舆论闹剧,艺人崩溃的姿态、歇斯底里的控诉,都成了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公众也迅速分化为两派。
一派同情赵露思的遭遇,感慨“原来顶流也会被逼到绝路”,另一派则冷眼旁观,嘲讽“日薪208万还卖惨”,赵露思将自己的抑郁症诊断、转账记录和律师函公之于众,将经纪公司的问题扒了个底朝天。
有人说赵露思真不地道,这不是彻底的“掀桌子”了吗?不过这场舆论大戏又何尝不是一场被围观的表演呢?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理解赵露思的痛苦,也无法体谅现在经纪公司的难堪,但是这场“大戏”可是给人看爽了。
要不说人家是娱乐明星呢?戏里戏外都想的是如何“娱乐大众”,不过说归说,赵露思账户里的钱可是被实打实的划走了,而且很可能只是一笔首付款,这是金钱也是身为人的自由,拿钱买自由还真不是说着玩的。
赵露思的那句控诉更是直接掀开了娱乐圈的残酷,她躺在医院里连求生的欲望都没有,有些人却拿着她赚的钱在国外度假,而且赵露思进医院的消息又能引起一波舆论潮流,引来更多的热度,作为老板的他们更是喜笑颜开的吃着“人血馒头”。
归根结底赵露思这个事之所以影响这么大,还是因为娱乐圈的类似问题已经是根深蒂固了,这不是一两家公司的道德问题,而是一种已经弥散开来的行业潜规则,如此不平等的条款都可以被写入合同,谁又能帮如同赵露思的人呢?
要打破这个循环,单靠下一个“赵露思”站出来呐喊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改变,必须来自各方的努力才行,合同如何定夺?分成怎样合理?违约金的上限是多少?这些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更多的经纪公司只能更加猖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