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妃花钱也没买来忠心,因为踩了《孙子兵法》里的这个坑

1 因为《狂飙》的爆火,《孙子兵法》大卖。

果然老祖宗才是最智慧的,一本兵法,包罗万象,里面的很多方法,在生活中处处可用。 虽然我没看完《狂飙》,但经常看《甄嬛传》,发现这部剧里,其实也用了很多《孙子兵法》的智慧。 从甄嬛的行事风格看,她肯定是读过《孙子兵法》的,毕竟她博览群书,是出了名的读书博主。 而华妃没读过什么书,肯定也没读过《孙子兵法》,所以她看似彪悍,实则处处踩坑。

华妃是整个后宫最有钱也最大方的女人,每个月的银子流水一样花出去,赏这个赏那个。 可是,即使这么赏下去,身边也没几个忠心的人。 对于依附她的人,她要么打骂,要么利用。为了保护自己,更是轻易舍弃丽嫔和余答应。 曹贵人为她出谋划策,立了那么多功,她居然抢人家的女儿,还用人家女儿去争宠。至于打骂,更是家常便饭。 华妃的想法是,治理后宫,就要用铁血手腕。 这样别人才怕她,才不敢在背后捅刀子。 华妃作为年羹尧的妹妹,耳濡目染哥哥严厉治下,所以学了过来,觉得想让别人忠心,就得严厉。 年羹尧把军队管理那么好,打了那么多胜仗,方法肯定没错。可惜,华妃只学了一半。 《孙子兵法》里说: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 意思是说,属下还没有完全亲近你认同你,就罚对方,对方肯定不服。 如果对方已经认同你亲近你了,该罚的不罚,也不行,因为会失控。 我们从华妃的行事风格来看,她只学会了后半段,该罚的时候绝不犹豫,用惩罚来立规矩,让别人不敢胡作非为。 但是,她没有学会前半段,让别人亲近她认同她。 年羹尧能打那么多胜仗,一定是被下属爱戴和信任的,不然根本指挥不动。只不过华妃没看到。 因为,惩罚很容易看到,拉拢人心的事却不容易看到。

2 那么,怎么才能让别人信任亲近你,愿意死心塌地跟着你呢? 西点军校有一条训诫:心里要装着手下人的利益,并且有能力让对方知道这一点。 这一点,华妃没有做到,她心里从来没有装过手下人的利益,对别人都是以利用为主。 因为余答应害甄嬛,甄嬛让小允子装鬼吓疯了丽嫔,华妃想的不是保丽嫔,而是恨不能自己也上去踩几脚。 丽嫔被打入冷宫,华妃说:她死不足惜,害得本宫丢了协理六宫之权。 想想曹贵人听到这话是什么感受?她依附的人说出这种话,怎么敢死心塌地依附啊!肯定找机会就反水。 无论任何时候,领导者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管手下人的死活,都不可能让别人死心塌地。 别人又不是木偶,他们也有需求啊。之所以愿意听你的,是因为你能给他们带来好处,能真正为他们着想。 这一点,甄嬛做到了,而且做得极好。 我们来看看,甄嬛都是从哪些方面考虑手下人的利益,并且让别人知道的。

3 记得别人的喜好 流朱喜欢吃,一遇到好吃的,甄嬛总记得喊她过来吃,她不在就专门为她留着。 浣碧爱打扮,甄嬛就把安陵容送的浮光锦赏给她。 淳儿也是喜欢吃,每次到碎玉轩,甄嬛总是让人给她拿各种好吃的,还让她打包带走。 第一次见到宁贵人,她就记住了对方喜欢穿绿色衣服,内务府送来料子,她让人挑了绿色的给宁贵人送去。 记住别人的喜好,是甄嬛刻在骨子里的习惯。不管是否出自真心,一个人但凡能记住别人的喜好,并且有合适的东西就想着别人,别人就很难不记她的好。 这其实就是非常典型的,心里有别人,并且有能力让别人知道。

4 为别人打算 浣碧曾经背叛过甄嬛,甄嬛的一番说辞,让她浣碧从此以后再无二心。甄嬛说,她和父亲早就为浣碧打算了,之所以带她入宫,就是希望以后帮她找个好人家。 甄母第一次进宫时,时间那么紧,谈不了几句话,但甄嬛还特意跟母亲说,让母亲为浣碧和流朱留意着,有好的人家就为她们作主。 甄嬛的这些做法,就是给手下人吃定心丸。大家知道,跟着她这样的领导不会没前途,因为领导在大事上都为她们考虑了。 既然领导会考虑,那当然死心塌地跟着。毕竟领导的能力大,稍微帮一下自己,就比自己努力效果要好。 离宫修行前,甄嬛把宫里每个人都安排好了,尽量给他们找好的去处。 正是因为这份安排,日后她回宫,别人才愿意继续为她效力。

5 愿意成全别人 浣碧想嫁给果郡王,并且在皇帝面前说,果郡王身上的小像是她的。 甄嬛不仅成全浣碧的痴心,还努力为浣碧争取更好的身份,让她以甄家义女的身份出嫁,并且希望她做嫡福晋。 这份成全,是很难得的。 端妃想抚养温仪,甄嬛也成全了。 甚至,敬妃为了把胧月留在身边,背叛了甄嬛。 甄嬛也成全了敬妃的爱女之心。因为这份成全,敬妃对甄嬛的信任和亲近又升了几个级别。 有些领导,不愿意成全别人,总怕成全了别人,别人会超过自己,不再对自己忠心耿耿。 但不成全,别人在你这里看不到希望,自然难以信任你,你依然会失去,甚至失去的更多。 6 不放弃身边的人 最开始,华妃身边的人最多,但只要对方出了事儿,她会立即撇清干系,生怕连累到自己。 只要能保全自己,谁死她都无所谓。 但甄嬛会努力保住身边的每一个人,特别是重要的人。 槿汐被关进慎刑司,浣碧劝她保住自己要紧,但甄嬛的做法是,无论如何救出槿汐,还专门跑到慎刑司告知槿汐。 她这一系列的做法,再次诠释了什么叫:心里装着手下人的利益,并有能力让他们知道。 她救了一个槿汐,其实收获了一众人的忠心,因为大家知道,跟着她不担心成为弃子。 别人有安全感,才愿意亲近你信任你。

7 甄嬛也会罚人,流朱做得不对她会训斥,浣碧她也训斥过。敬妃背叛她,她也是先兴师问罪。 但总体来说,都是先取得别人的信任,让别人愿意跟着她,然后才会罚。 唯一的一个例外是斐雯。她刚入永寿宫,甄嬛既没有记住她的喜好,也没有为她打算过,还没有完全得到她的信任和亲近,就因为关窗事件,皇帝狠狠罚了她。 结果,斐雯反水,倒向皇后阵营,作为证人说甄嬛和温太医私通。 这再一次证明了《孙子兵法》的智慧: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