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霸总天下知!演长剧18年无人理,《庆余年》男演员转型拍短剧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当看到《庆余年》男演员转型去拍短剧后,不少人都忍不住唏嘘。
       事实上,这几年有不少演长剧的演员,都转型去拍了短剧。
       这究竟是国内影视剧市场的悲哀,还是新型影视剧模式的崛起?


       2019年,近几年难得一见的大男主剧《庆余年》上线。
       从当时的演员阵容上来看,资方对这部剧的市场反响,也是存在担忧的。
       所以,除了几位主要角色外,其他的很多角色,都启用了名不见经传的演员。


       但没想到的是,这部并不迎合当时市场的男频剧,却收获了空前的好评。
       大爆之后,连带着剧中很多演员都因此走红,包括一些配角,可惜淮文并没有吃到这部剧的红利……
       他在这部剧里饰演的是一个小角色,虽然比较小,但也不至于让人没有任何记忆感。


       毕竟,他出演的贺宗纬,真的令人厌恶到很难不记住,却也从侧面验证了他的实力。
       虽然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当时的淮文就是个圈内新人,但实际上他早已入行十几年,还是个专业科班毕业的演员。
       只是,此前出演的影视剧本身就不温不火,加上他的角色戏份也不多,所以并没有什么存在感。


       尽管这部剧,并没有让他吃到什么红利,可事业终究还是因此有了些起色,但也只是一点点而已。
       在随后的《阿麦从军》、《要久久爱》、《小巷人家》等,众多热度比较高的电视剧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但无一例外,依旧是不起眼的小配角,对于像淮文这样的演员来说,最尴尬的境地莫过于此!


       说没知名度,多少还能拿出一两部代表作或者是代表角色,说有知名度,压根没人认识他。
       而以他现如今的年龄和情况来看,想要事业再上一层楼恐怕难了,或许正因如此,淮文决定转型演短剧了。
       在6月7日播出的,热门短剧《周周奔赴你》中,就能看到淮文的身影。


       不同于过往饰演的其他电视剧,在这部剧中他当仁不让的扛起了大梁,饰演了男主。
       事实上,以淮文的外形,以及他的演技,出演短剧简直就是信手拈来,不费吹灰之力。
       可看到此情此景,却不免有些令人唏嘘,觉得淮文可惜了……


       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无非是大家觉得短剧比不上长剧,完全就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
       所以,当听到有专业演员去演短剧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的产生这种情绪,但实际上短剧真的有这么差吗?
       剧情浮夸、毫无逻辑,演员演技没眼看,服化道粗制滥造,除了一个“爽感”外,几乎无法给观众带来任何有用之处。


       这便是,当下短剧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但这并不代表短剧本身就是如此。
       犹记得十几年前,网剧最先出现时,也如现在的短剧一般,同样不被大众接受,很多人主观上就认为,网剧等同于烂剧。
       但事实证明,只要用心拍,网剧一点儿也不比上星剧差。


       《我在80年代当后妈》、《好一个乖乖女》、《全优七笑果》等等,都是质量非常高的网剧。
       因为资金受限,所以请不到大牌明星,几乎都是没什么名气的演员,服化道也比较劣质……
       但故事内容却是非常优秀的,加上演员本身演技在线,所以得到了所有观众的认可。


       在这些优质网剧的努力下,逐渐改变了整个行业的前景。
       如今,越来越多的资方都投身到网剧中,动辄几个亿的大制作,也让网剧和上星剧能够并排坐了。
       从这里不难看出,如果短剧也能够模仿网剧的发展模式,用心拍好剧,而不是一味的圈钱、糊弄观众,未来的某天,短剧也未必不能“上桌”。


       另一边,随着一个又一个长剧演员转型演短剧,也在无形中揭开了当下影视圈内,让人无奈又发愁的真相。
       在今年的《无限超越班》中,就来了两位在短剧市场颇有名气的演员,李沐宸和柯淳。
       尤其是柯淳,更是被不少人称为“短剧一哥”!


       虽然他来参加了这档综艺,但本质上却并未想过要离开短剧市场。
       在节目中他曾直言不讳的表示,目前暂不考虑长剧,还是会以短剧为主。
       对此,李沐宸也有同感,她表示拍摄短剧赚到的钱,比拍长剧要多的多,毕竟她也是个普通人,要穿衣吃饭,不可能不考虑这些现实问题。


       更重要的是,两人之所以会选择短剧,是因为长剧市场让他们看不到希望。
       当下的内娱,几乎都快被资本和星二代承包了,但凡是稍微动作稍微大点的影视剧,各路资方都会迫不及待的往里面塞人。
       明星们也借助自己的人脉,拼了命的将自己的子女往圈子里送。


       如果说,他们推选的人是有演技在身上的,这种走后门,或许观众还能睁只眼闭只眼。
       可偏偏这群人,除了人脉资源外几乎一无是处,还偏偏占据了,本该属于有实力者得的角色以及位置。
       对于那些,没有背景和资源的演员们来说,即便他们演技不俗,经验丰富,但想要出人头地却太难了。


       在这时,可能会有人用王宝强做案例,但内娱发展至今,尤其是在最近20年来,又有几个王宝强呢?
       更多时候,大家都成了默默一生都无人知晓的,甲乙丙丁。
       怀才不遇的痛苦,或许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知晓,也正因如此,多少有志之士最终选择了转行。


       不论是迫于生计,还是不想面对这份残酷的现实,终究他们还是选择了妥协……
       而另外一部分人,则在短剧市场衍生出来后选择了转型,希望能够弯道超车。
       当然,这只是最理想的情况,更多时候选择拍短剧的演员,就是单纯为了钱。


       赚更多的钱,却只需要更少的时间和精力,这样的“好事”谁能拒绝呢?
       然而,这种“好事”到最后却未必不是一件“坏事”。
       长期被禁锢在,同一种表演模式下的他们,再也无法适应长剧的拍摄方法。


       对角色的理解、情绪的掌控也只是浮于表面,让自己的能力在不断倒退,李沐宸就是最好的例子。
       长剧也好,短剧也罢,其实本身都没有问题,而有问题的是市场的导向,演员乃至背后整个制作团队的态度。
       当每个人都能摆正自己的心态,用心去拍剧时,或许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