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扒越有!释永信抢占先机,周星驰张纪中受牵连,李连杰早有预言

前言

拔出萝卜带出泥!

释永信虽然已经被拘捕,但外界的猜测与讨论仍在持续发酵。

事态逐渐扩大,涉及的人员和事件也愈发复杂。

随着网络用户的深入挖掘,发现周星驰与张纪中也因释永信而受到影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早在李连杰的预言之中……

释永信抢占先机

昔日的少林寺曾一度显得冷清,但自释永信接管后,“少林帝国”开始迅速崛起。

释永信凭借前瞻性的理念,将少林寺打造成一个紧跟时代步伐的现代化宗教场所,各类直播、海外巡演等活动频繁出现。

然而,少林寺的复兴并不仅仅依靠释永信一人之力,从宣传角度来看,武打巨星李连杰或许才是最大推手。

1982年,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风靡全球,仅以一毛钱的票价就取得了1.6亿元的票房奇迹。尽管影片中少林寺的镜头并不多,但登封少林寺因此声名远扬。

释永信抓住了这一机遇,迅速注册“少林”商标,获得了相关品牌的专有权。不仅如此,他还积极拓展少林寺的商业版图,成立实业公司,开设官方网站,将“少林”品牌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

起初人们以为释永信一心致力于少林寺的发展,但如今的结果表明,他更多是利用主持身份谋取私利。

他无视僧人戒律,如今“辉煌时期”已然结束,这一切只能说是咎由自取。然而,随着外界的深入调查,许多社会名流也被卷入其中。

令人意外的是,周星驰和张纪中也因释永信而受到影响……

星爷受牵连

周星驰作为演员兼导演,其参与制作的影视作品广受观众喜爱,但鲜为人知的是,2001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少林足球》并未在国内上映。

难道是因为影片本身质量不佳?从数据来看显然不是,该片在次年斩获第21届香港金像奖。

至于未能在国内上映的原因,相关资料显示可能是因为“内容讽刺或敏感”,但事实上,该片未能上映与释永信也有着密切关系!

版权问题在娱乐圈一直备受关注,很多作品都拥有专属版权,未经授权不得随意使用,否则将面临法律风险。

早在1998年,释永信就抢先注册了“少林寺”的商业版权。从那时起,任何提及“少林”字样的内容,都必须向少林寺支付费用。

周星驰的《少林足球》就遭遇了这一问题。若想在国内上映,他需支付高额版权费,否则必须更改片名。

然而,周星驰认为影片已经完成制作,若再改动片名和内容,会影响作品的整体质量。

双方曾就此事进行过协商,但周星驰坚持不改片名,也未向释永信妥协,最终影片未能在国内上映,这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

从商业角度来看,释永信的做法无可厚非,但作为一名出家人,这种行为无疑暴露了他对利益的极度追逐。

或许从他决定注册商标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有了这样的计划。

最终,《少林足球》虽未能在国内上映,但在其他地区反响极佳,这样一部优秀作品未能在国内与观众见面,实在令人惋惜。

类似的情况并非孤例,著名导演张纪中也曾因“少林”版权问题被释永信所牵制……

张纪中被迫修改

2009年,张纪中执导的金庸武侠剧《倚天屠龙记》播出后,获得观众广泛好评。

但该片与原著存在较大出入,剧中所有涉及“少林派”和“少林寺”的字眼都被模糊处理为“他们派”、“僧人派”、“那寺”等词汇。

部分金庸原著粉丝对此表示强烈不满,认为张纪中擅自篡改原著内容,侵犯了金庸和其他人的版权。

张纪中因此被推上舆论风口,他解释称:“有人提出修改意见,只能接受”,并提供了相关证据。

同年,由成龙、刘德华等主演的电影《新少林寺》在获得释永信授权后,加盖少林寺印章,成功取得拍摄许可。

简单来说,张纪中未向释永信支付费用,因此无法在剧中使用“少林”字样,只能被迫修改内容。

网友们很快看穿了这一点,纷纷将矛头指向少林寺,认为其试图垄断“少林”商标,但少林官方却以“净化环境”为由进行辩解。

如今释永信已被拘捕,其真实面目终于暴露。所谓“净化环境”,不过是其个人私欲的遮羞布罢了。

从现在看来,李连杰当年的话实在精准:

“少林寺里真正的出家人寥寥无几,根本没有功夫。”

别说功夫了,连基本的道德底线都已丧失。作为寺庙主持,释永信并未真正为寺庙发展着想,而是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如今的结局完全是自食其果。

目前,印乐大师已接任少林寺主持,希望在他的带领下,少林寺能够重拾“千年古刹”的荣誉与尊严!

信息来源

凤凰网文化:《未经授权?张纪中《倚天屠龙记》中“少林寺”一词消失》2009年11月18日人民网:《张纪中版《倚天屠龙记》惹谁了?》2009年11月23日抖音短视频:《@香港电影漫谈——王晶讲述《少林足球》不能在内地上映的真正原因 #周星驰#少林足球》2024年8月14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