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破8000万,揭开了王骁的“真实处境”,张艺谋的话果然应验了

在当今偶像小生云集的娱乐圈,这样一位长相并不出众的实力派演员,终于在47岁这年,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二春。他就是王骁。

母亲是万千风华的一代影后,他却因“路人脸”被频频群嘲。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槽点满满”的星二代,凭借《南京照相馆》这部作品一骑绝尘,把一众外表光鲜的流量小生甩了个十万八千里。

看到王骁的“现状”才明白,张艺谋不愧是名导慧眼识珠,真的没有看错人!

梦想之路,坎坷艰辛

王骁的成功最令人深思的地方,在于他几乎是以“逆向”方式走到今天。作为影后王馥荔的儿子,“星二代”这一标签曾让他饱受争议。但他并没有利用母亲的身份和人脉,反而花费了数年时间,逐渐撕掉这一标签,直到观众只记得他的角色。

作为影后之子,他却避开父母种种优良基因,长着一张并不惊艳甚至略显粗糙的脸。娱乐圈里最可怕的配置,他直接占两项,“星二代+长相差”。

王骁与其母亲王馥荔

回首过去十几年里,王骁的演员之路饱受争议,一直都被大家称之为“小眼睛,奸诈脸”,没有高颜值的他,连母亲都反对拍戏。

他并未反驳母亲,而是潜心学习去了国外读书,并且读得硕士学位。27岁他毅然辞职回国追逐梦想,放弃了高收入的工作,进入一个剧组跑起龙套,一年的收入甚至比不上之前一个月的薪水。

即使七个月间减掉了六十多斤,现实还是给他当头一棒,不靠背景,长相平庸,不免沦为没有台词、镜头几秒的背景板。

从2010年到2016年,他整整演了六年戏,参演过40多个配角,才换来一个《三生三世》里“司命”的角色。这个角色,甚至连男三号都算不上。可他却凭借自己的幽默和演技成功收获一众粉丝。正是这部剧,让王骁开始走进了观众的眼中。

好演技不如好颜值?

王骁的人生路,就像是一场颜值与演技的博弈!似乎作为演员就是要长相漂亮、帅气英俊,但凡颜值不高的男星,都很难成名。而他却打破了人们的固有思维。

想要在影视圈混得长久,真正拼搏的不是这些外表,而是他们的沉淀。只有沉淀自己的时间越长,才能去丰富角色本身的魅力,扮演出观众喜闻乐见的角色。

在剧组他不仅能熬,还会“抠”。他能把干瘪空洞的剧本文字,抠出生动鲜活的血肉与呼吸。演员的终极王牌是角色,而王骁交出的每一个角色,都是无可复制的绝版。他的特质之一便是“换人”——彻底颠覆自我。

在《流金岁月》中,王骁是那个在办公室内如风般飘逸的销售总监杨柯。剧中,每个动作都充满了世故与精明,令观众难以忘怀。杨柯是那个令无数观众模仿其走路姿态的男人。一夜之间,王骁凭借此角色突围,成为话题焦点。

然而,转眼他又在《狂飙》里摇身一变,化身怯懦到癫狂的杨健。眼神中逐渐熄灭的光芒,取而代之的是欲望烧尽后的冷灰,这样的角色让人完全无法将他与上部角色杨柯联系起来。

在《三大队》里,他饰演了固执己见的二队长老马,一个典型的底层刑警,带着一股子硬朗与粗糙,情绪控制极度细腻耐人寻味。

一部部作品积累出王骁的好演技,他的人品更是为其赢得好口碑。

综艺、热搜、八卦中几乎从未看到他的名字,就像个潜心研究的工匠,只在片场和一部部剧中出没,其余时间仿佛查无此人。

这份专注,赢得了圈内为数不多的顶级信任。这远比粉丝的尖叫与拥护实在得多。

2023年,王骁放弃高片酬商业片,转头接了部没人投钱的历史剧。原因竟是如此简单:“我是来演角色的,不是来演钞票的。”

守得云开见月明

2024年金鸡奖颁奖典礼现场,王骁荣获最佳男配角,全场掌声雷动,台下演员无一不认可他的实力。

聚光灯下,这张并不出众的脸上,没有功成名就的狂喜,只有淡然的微笑。这份迟来的荣耀,恰巧与他父亲的离世撞在一起。他捧着那座沉甸甸的奖杯,悄然泛红的眼眶里,有对父亲的思念,更有对演员这份职业无声的交代。

有了金鸡奖的加成,仿佛打通了王骁的任督二脉。近期上映的《南京照相馆》,更是把他推向职业生涯的高峰。

在拍摄《南京照相馆》时,为了更好地理解角色,王骁提前三个月推敲剧本,一字一句地琢磨,并翻阅大量民国老照片,揣摩摄影师的站姿和持机方式。他甚至曾因为对历史人物的敬畏而拒绝了角色,觉得自己“不配”。这些细节,都是他所付出的“笨功夫”,这种“笨”,反而成就了最真实的表演。

最后,他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反抗,他拉下那块巨大的幕布,背后是祖国山河的壮丽照片。他对挤在小小的照相馆里的人们说:

“我没有能力带你们离开,只能带你们看看这些照片,让你们日行千里。”

一句简单的台词,一种深沉的悲壮。他用一张平凡朴素的脸,演出了那个年代里南京的伤痛和小人物的抗争。

从被群嘲的“星二代”,到手握金鸡、主演作品口碑无敌的实力派,王骁愣是靠自己的毅力走通了这条最难的“反流量”之路。

靠着自己对角色的高度理解,混到如今的男一号。《南京照相馆》预售票房突破8000万,他的实力再次打脸那些只能靠脸混迹的男星,才明白他选的这条路“没走错”。

张艺谋导演曾对王骁的潜力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素质高,能成大器”。王骁的逆行姿态,正是对这句话最有力的回应。

在这个时代,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演员?这个问题被问过无数次,王骁却没有长篇大论地回答,他用自己的存在,成为了最直接的答案。

信息来源:

钱江晚报|《南京照相馆》点映收获高口碑

环球网|王骁获得第37届金鸡奖最佳男配角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