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割粉丝韭菜,脸都不要!这4位“捞钱”的明星良心不会痛吗?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前言
娱乐圈中有些艺人,是出于对表演或音乐的热爱而踏入这一行业,他们倾尽全力为观众带来高质量的作品。
然而如今的演艺圈早已不同于往日,不少明星利用粉丝对自己的喜爱,肆无忌惮地“割韭菜”,从中牟利。
他们有的售卖虚假保健品,有的则打着博取同情的旗号直播带货,这四位艺人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们通过粉丝赚得盆满钵满。
这些见钱眼开、毫无底线地“捞钱”的明星,如今的境况又如何呢?
林志颖
在观众心中,林志颖一直是“不老男神”的代名词,他的外貌和性格深受大众喜爱。
2013年,一档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让他再度走红,这次是借助儿子的热度。
林志颖极具商业头脑,在节目播出后迅速察觉到了潜在的商机。当时他在观众心中的形象非常正面,因为他在节目中的表现十分暖心。
但出人意料的是,林志颖竟也是个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的人。
2013年,林志颖推出了一款口服液,声称这是他保持青春和“冻龄”的秘诀。凭借“不老男神”的光环,这款产品刚上市便大卖,为他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这款口服液价格昂贵,50毫升的售价高达1080元!
不得不说当时愿意为此买单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仅靠这一波营销,林志颖就轻松赚取了约50万元。
后来经相关部门调查发现,这款所谓的“不老神药”根本没有科学依据,其效果完全是林志颖自己编造的。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种口服液的成本价竟然不到4元,可见其利润之高。
到了2018年,林志颖再次采用类似手段,推出了一款胶原蛋白精华液,售价同样高昂,但这次上当的人明显减少。
此后林志颖尝试了多种方式赚钱,例如在网上开设店铺,售卖自己和儿子同款的亲子装,还代言奶粉、集成灶等家庭必备产品。
他还创立了自己的箱包品牌,销售“百元腰包”等商品,总体来看,林志颖为了赚钱,涉足了多个领域。
但这些销售行为,主要依赖的是他的个人形象和粉丝信任,长期以往,林志颖的口碑迅速下滑。
网友们后来还翻出林志颖早年在社交平台上的“离谱言论”,这才发现他私下里也习惯性撒谎,他的公众形象彻底崩塌。
贾乃亮
李小璐当年的“出轨”事件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
原本被看作娱乐圈模范夫妻的贾乃亮和李小璐,突然爆出如此丑闻,让不少网友感到震惊,而李小璐作为过错方,也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
当时很多网友对贾乃亮表示同情,认为他作为一个“老实人”,被妻子欺骗得太深。
因此在贾乃亮离婚后,他的每场直播带货都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支持。
在直播间中,贾乃亮态度诚恳、表现敬业,让许多消费者误以为他推荐的商品物美价廉,但没想到贾乃亮也是个“黑心商家”。
2023年双十一期间,贾乃亮在直播间售卖一款羽绒服,声称原价2899元,如今仅售499元。
如此大的折扣力度,让不少粉丝心动不已,再加上贾乃亮专业的销售技巧,很多人忍不住下单。
但不久后,有人发现该款羽绒服在其他平台仅售200多元!
这不是明目张胆地欺骗消费者吗?此外,贾乃亮直播间售卖的美容仪也比线下贵了1600元!
显然,贾乃亮并不是人们以为的“老实人”,他利用粉丝的同情心,肆意“割韭菜”,这种行为实在令人失望。
潘长江
此前潘长江曾劝告“嘎子”谢孟伟不要参与直播带货,称这一行水太深,不希望他踏入。
但没过多久,潘长江自己却开始直播卖货,这种前后不一的行为让不少观众觉得他虚伪。
潘长江在观众中拥有极高的国民度,尤其是他主演的《举起手来》系列电影广受好评。
正因如此,潘长江在带货时如鱼得水,只要是他推荐的产品,很多观众都会毫不犹豫地购买。
但潘长江却因此被利益冲昏了头脑,竟然开始售卖假酒。明明是勾兑白酒,却被他包装成“五粮液”风格的品牌,以此欺骗消费者。
他在直播间还声称,自己灌醉了茅台的董事长,才拿到“内部优惠价”,鼓励粉丝赶紧下单,但后来茅台董事长亲自澄清,根本没有这回事。
此后潘长江的口碑迅速下滑,网友发现他直播间售卖的酒类价格比市场价高出三四百元。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他放弃了多年积累的口碑,这样一位老艺术家,最终落得个“晚节不保”的结局。
欧阳娜娜
作为新生代演员,欧阳娜娜并未将重心放在提升演技上,反而一门心思扑在如何赚粉丝的钱上。
欧阳娜娜的演技一直饱受诟病,但她并未因此努力提升,反而创立了自己的服装品牌。
她的品牌推出了名为“云朵胶囊”的系列商品,主要面向年轻女性粉丝。
包括精致的眼罩、袜子、睡衣和浴袍等实用单品,但价格却高得离谱。
袜子168元,眼罩148元,浴袍更是高达988元!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这些商品中添加了金箔。
还没真正走红就开始想着如何赚钱,欧阳娜娜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在消耗粉丝的信任。
结语
以上几位“割韭菜”的艺人,大家认为谁的行为最令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