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宝晓峰:读错一个字却救活一个贫困县,如今她怎么样了?
家人们,今天咱们要来聊聊央视舞台上那颗散发着独特魅力的 “明星” —— 宝晓峰。提起她,大家脑海中想必浮现的是电视屏幕里端庄播报新闻的那副模样,可她背后的故事,就像一部充满悬念的大片,曲折又精彩,快来和我一同揭开那神秘的面纱。
宝晓峰是从内蒙古大草原走出来的 “女中豪杰”。那片神奇的土地上的女孩,仿佛都被赋予了能歌善舞的天赋,宝晓峰自然也不例外。小时候的她,机灵得如同山间跳跃的小鹿,聪慧过人,记忆力更是惊人,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可这过目不忘,却也让她养成了 “一心二用” 的毛病,这让父母头疼不已,各种 “妙招” 都使出来了,却收效甚微。
直到老师们发现了宝晓峰活泼好动的特质,觉得这丫头是个舞台的好苗子,常让她主持学校文艺活动。嘿,你瞧,站在舞台上的她,就像被施了魔法一般,立刻换了一个人。妙语连珠、风趣幽默,总能巧妙地调动现场气氛,妥妥的 “气氛担当”。从那时起,她的主持天赋就开始展露锋芒。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高考。宝晓峰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如痴如醉的刻苦学习,以专业文化课双第一的惊人成绩,杀进了北京广播学院。要知道,这可是无数怀揣主持梦学子梦寐以求的学府。
大学里的宝晓峰,可不像其他同学那般悠闲自在。当大家都忙着沉浸在电影的浪漫、逛街的乐趣、恋爱的甜蜜中时,她却过着教室、图书馆、食堂三点一线的 “苦行僧” 生活。因为她深知,在竞争激烈的主持行业,想要立足,就得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
不过,这姑娘的烦恼也不少。她那浓重的内蒙口音,成了她心中的一块 “心病”。有一次课堂上,口音问题让她闹了笑话,同学们的笑声虽然在同学们善意的范围内,却在她争强好胜的心里掀起了 “惊涛骇浪”。此后,每天清晨,校园还沉浸在一片静谧中时,宝晓峰就来到操场,迎着朝阳大声练习发音,那一丝不苟的模样,引得同学纷纷点赞。
大学毕业后,宝晓峰进入央视。可一开始她只是幕后的配音演员,看着镜头前的前辈自信播报,她满心羡慕。为了实现梦想,她主动申请成为外景记者,这个岗位可不好干,但宝晓峰虚心学习,积累了不少经验。
26 岁的宝晓峰终于迎来了主持生涯的曙光,开始主持《亚洲报道》《新闻早 8:00》《媒体广场》三档节目。然而,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28 岁担任《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等重要节目的主持人后,为了体现劳动节的意义,她亲自到杭州茶园体验,累得腰酸背痛。后来,她和朱广权搭档主持《共同关注》,为了教聋哑人看懂新闻,她还专门去学手语。
可再优秀的她也有 “翻车” 时。2020 年疫情期间,嵩县政府捐赠 10 万斤大葱,宝晓峰却把嵩县读成了蒿县,这个口误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可没想到,她的这次口误却意外带动了嵩县的经济发展。
口误事件后,宝晓峰深刻反思,不断提升自己。2020 年 9 月,她登上《新闻联播》的舞台,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顺利完成任务,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如今 46 岁的她,虽然感情生活还没着落,但依然坚守在央视岗位。
今年 9 月,宝晓峰回到家乡内蒙古,化身 “文化推荐官”,把家乡的美美食、美景介绍给全国人民,让内蒙古大草原的魅力走进更多人的心中。宝晓峰的故事还在继续,未来,她又会有怎样的精彩,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