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林离世引唏嘘,百个俯卧撑成绝唱,健康警钟为谁敲响

​​笑林:从相声新星到早逝之殇,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笑林,这个曾经带给我们无数欢笑的名字,怎么就突然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呢?他可是相声界的“开心果”啊,说倒就倒,这不免让人唏嘘不已。

2015 年 3 月 23 日,这个日子,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是平凡的一天。但对于笑林的家人和朋友而言,那却是天崩地裂的一天。著名相声演员笑林因白血病去世,从确诊到离世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就好比一辆行驶在平坦大道上的汽车,突然来了个急刹车,让人措手不及。

笑林的儿子赵一杨说,笑林走得很突然,也很安详,没有经历什么痛苦,只是家人无法接受,身体一向很好,也很注重保养的他,怎么会得这种恶疾呢?是啊,这确实让人难以置信。你想啊,作为一个相声演员,笑林为了保护嗓子,不抽烟不喝酒,每天还坚持做 100 个俯卧撑,定期打高尔夫球,平时连个小感冒都很少。这简直就是个养生达人呐,谁能想到他连 59 岁这个门槛都没迈过。

直到多年以后,他的挚友董浩在谈到他的时候,哽咽着说了一句话,大家这才意识到,原来笑林的早逝早有预兆。

笑林 1956 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曲艺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山东快书演员,而他自己也拜师曲艺表演艺术家刘司昌,三岁就开始学艺。这孩子有天赋,又肯吃苦,四岁就开始登台演出,从来没有露过怯,也没出过错。可命运这东西,有时候就是爱捉弄人。特殊时期,笑林正在北京三中读书,和董浩是同学,两人意气相投,恨不得穿一条裤子。不过笑林的家庭出身不好,经常受到其他同学的歧视和欺负,是董浩及时站出来,给他当了好几年的“保镖”,他这才顺利读完中学,两人也因此结下深厚的友谊。

中学毕业后,笑林到偏远农村插队,在石灰窑烧石灰,每天灰头土脸,真正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但对于喜欢热闹的笑林来说,最难熬的并不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而是独在异乡的寂寞,特别是晚上到石灰窑值夜班的时候,他得一个人打着手电筒走夜路上山,耳边还时不时传来几声狼嚎。为了给自己壮胆,笑林就在值夜班的时候练习唱歌,那场面,想想都让人觉得心酸。

七十年代末,笑林插队结束后进入北京曲艺团工作,正式拜师马季学习相声,“笑林”这个艺名,也是这个时候起的。这中间还因为同名同姓的事儿改了好几次名字,才最终确定为“笑林”。这改名的过程,也是够曲折的。

成名之后,他最为感谢的就是自己的搭档李国盛老师,两人可以说是亦师亦友。这两人合作的《学播音》,那可是经典之作,笑林一本正经的用播音腔说出“笑林广播电台”几个字时,观众都会会心一笑。

2000 年,因为身体原因,李国盛有了退休的想法,笑林虽然舍不得,但也选择了尊重。从那以后,笑林就很少再说相声了,他也尝试去找别的搭档,可始终觉得没有跟李国盛合作默契,与其这样,还不如干脆不说。

但笑林是个闲不住的人,在离开相声舞台后,他开始尝试转型主持人,到央视主持《每日农经》节目。这对他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笑林愣是坚持下来了,而且还做得风生水起。

除了主持节目,笑林还自考了大学,毕业后又攻读完法学硕士,比一些专业律师的学历还高。他兼任街道办事处的职务,对自己的要求很高,认为自己既然是公众人物,那就不能辜负观众的期望。

笑林去世之后,最难接受的就是他的妻子,几次哭到晕厥。另一个最难接受的,就是董浩。他回忆起了有关笑林的点点滴滴,笑林就是太忙太累,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适当的运动虽然能缓解身体上的疲惫,可心理上的压力却是缓解不了的。

笑林的一生,就像一场精彩的演出,台上的他欢声笑语,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可台下的他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或许,如果他能有一个好心态,或许,他就能像他曾经说的那样:“爸爸一定能熬过去,我才 59 岁,还能再干 20 年呢。”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不管到什么时候,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笑林留给观众和朋友的是缅怀,可留给家人的,却是无尽的伤痛和思念。

咱们回过头来看,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不是看谁跑得快,而是看谁能坚持到最后,还要看心态是否平和。笑林啊笑林,你在天上可好,在人间留下了太多的欢乐,愿您在天堂没有病痛,没有压力,一路走好!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