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后半生》:奔张国立来,却被许娣“人间作精”逗笑
“我说什么来着,我说什么来着,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
“我打白骨精去,吃什么饭?”
本是冲着张国立、梅婷、佟大为这些老戏骨点开了轻喜剧《我的后半生》,想着看老戏骨谈恋爱能有多扎心。
结果追了十多集,我的笑点全被一个“作精老太太”承包了。
她就是许娣,沈卓然那生动又接地气的小市民亲家母孙宝琴。
剧里虽最叽叽喳喳,却是最真实的存在。
-01-
第一场葬礼戏,直接给我看傻了。
孙宝琴上一秒抱着沈卓然的女儿沈黛浮夸地大哭,下一秒却嫌弃丧礼现场的蔫花,说要找主办方算账。
更绝的是,她还整了个“王炸”:葬礼正式开始时,手机铃声突然响起《好日子》的音乐。
这老太太是来砸场子的吧?气得亲家公当场晕倒。
听说亲家公沈卓然(张国立饰)要续弦,孙宝琴立马化身婚介所“销冠”,举着大喇叭在相亲角吆喝:“师大退休教授!月入过万!有房有存款!”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在菜市场叫卖大白菜。
结果转头发现老沈跟护士长眉来眼去的,竟然把护士长接到家住,她又酸成柠檬精:“你辛苦了,都照顾到家里了。”许娣版阴阳怪气的教程上线了。
孙宝琴对女儿刘丽娜(梅婷饰)的“母爱”堪称大型双标现场。
女儿要寄衣服给国外小姑子,她叉着腰骂“邮费贵过黄金”,一听要货到付款,立马变脸比翻书还快:“多寄两件羽绒服!”
听说护士长要跟老沈领证的条件是把房产证改成自己儿子连进的名字,孙宝琴立马“约会”丽娜,怒斥护士长的阴险,又教女儿要学会护房。
可是当看到老沈被护士长的儿子气得不舒服时,又是第一时间从包里掏速效救心丸……
《我的后半生》里,因为有了许娣的存在,整部剧都活了,也更接地气。话说谁身边没有一个这样的亲戚?
许娣将烟火气带到了剧中,更将演技展现得出神入化。
-02-
有不少网友说,许娣一出现,丈母娘的形象就立马立起来了。
在火极一时的《我的前半生》里,许娣饰演的薛甄珠是剧中由马伊琍饰演的女主角罗之君的母亲,一个市井气息浓厚、性格鲜明的单亲妈妈。
薛甄珠以标志性的大红唇、高跟鞋和夸张的肢体语言著称,展现了上海弄堂母亲的泼辣与精打细算。
她既有市井小民的现实与算计(对女儿婚姻的功利态度),又饱含底层母亲的辛酸与温情,人物层次丰富。
而许娣单靠着一句“找男人要擦亮眼”就拿下了白玉兰奖,成为上海小市民角色的天花板。
能把一个讨人嫌的角色演到全网一边骂“快领盒饭”,一边求“千万别下线”,何尝不是一种本事?
许娣在《我的后半生》的葬礼上夸张的哭戏,相亲角浮夸的吆喝,又恰恰撕开了现实里那些“戏精”的虚伪面皮。
有网友一语道破:“你觉得她演得尬?那是因为你还没遇到过这种人!”
比起张国立饰演的沈卓然端着教授架子谈恋爱,梅婷饰演的儿媳妇太中规中矩,许娣饰演的孙宝琴的“作”反而成了照妖镜,照出了老年人婚恋里的利益纠葛、家庭关系的畸形妥协。
从“前半生”闹腾到“后半生”,许娣的出现让一部本可能沉溺于“黄昏恋浪漫”的轻喜剧,多了辛辣的现实味。
或许观众骂得越狠,越证明她演得够真。毕竟,好的表演从来不只是讨喜,而是让人照见生活的荒诞与真实。
如果你觉得许娣就只能演这种张牙舞爪、犀利强势的婆婆妈妈角色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毕竟许娣的“百变老妈”称号可不是随便得的。
镜头回到电视剧《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许娣饰演的妈妈赵秀芳让网友感动不已。
为了让女儿安心(钟楚曦饰)从截肢的阴影中走出来,她愣是凭着公园里奔跑,健身房里撸铁,给自己减重100多斤,让丧失宝贵双腿的女儿拾起生活的信心,为女儿驱散阴霾,也为她开创一条新的跑道。
俗话说得好: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许娣靠着精湛的演技,将这位励志妈妈演绎得生动又鲜活,正面光环让她光芒四射。
不得不说,许娣不愧为国家一级演员,妥妥的演什么像什么。
但是,许娣又是一个特别的演员,她不追求爆红,也不挑剔角色大小,只专注演戏。
三十年来,她塑造了无数生动的配角形象。
《星汉灿烂·月生沧海》里的程老太太;《北京爱情故事》里林夏的母亲。
《小丈夫》里的姚美娟;《大丈夫》里的王慧娟;《警察荣耀》里的李母;《人间正道》中的刘大夫......
纵观多年的演艺生涯,许娣饰演了各种各样性格的母亲,是个实打实的“妈妈专业户”。
她极具爆发力的演技,总能将人物演绎得栩栩如生,让观众随着她哭、随着她笑。
其实,许娣并非科班出身,她是一名扎根于戏剧舞台的戏曲演员。
-03-
很少有人知道,许娣是曲艺曲剧表演艺术家魏喜奎先生的弟子,17岁就进入北京戏曲艺术学校学习北京曲剧。
在北京曲剧的舞台上,她是《杨乃武与小白菜》中的小白菜、《龙须沟》中的程娘子、《茶馆》中的康顺子。
1997年,许娣荣获第1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北京曲剧第一位“梅花奖”获得者。
有好奇的人追溯了许娣的履历,发现在追求声量和流量的娱乐圈中,许娣用一部部作品在影视圈大放异彩,更是在一个地方戏的舞台上耕耘了大半辈子。
1974年,许娣还是一名高中生,北京曲剧团到她们学校招收学员班的学生。
虽说那时她根本不知道北京曲剧是什么,但还是在老师的建议下去参加了面试。好巧不巧,她也奇迹般地被录取了。
进入北京曲剧团,因为没有任何少儿合唱团、京剧、跳舞等艺术的专门学习经历,使得许娣特别不自信。
为了提升演唱功力,每天只要琴房一空出来,许娣就会马上钻进琴房,一个手指头一个手指头摁着琴键,自己练声,直到退休。
“我接到退休通知的那天,看着钢琴感叹。面壁三十多年的练习啊,我是怎么做到的?不过我还真就做到了。”许娣如此感慨自己的过往。
只是,许娣从来没想过,自己能成为曲艺大师魏喜奎的弟子有多荣幸。要知道魏老师可是与梅兰芳齐名的,而且她也从不收弟子的。
许娣在大师的门下战战兢兢地学习着,在师傅的肯定与鼓励下,努力弥补自身的不足,认真演好每一个角色,告诉观众她是一个好演员。这种想法一直伴随着她的整个艺术生涯,一直到现在。
对于拜师学艺的过程,许娣坦诚地说:“师父的肯定和鼓励给予我极大的勇气,我告诉自己不能气馁,一定要通过让观众觉得我是一个好演员。这个想法一直伴随着我的艺术生涯直到现在。”
1996年,当许娣获得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表演奖的时候,她是骄傲的,为北京曲剧这个地方戏被更多人看到而感到骄傲,也为自己没有辜负师傅的培养而骄傲。
如今,为了将北京曲剧发扬光大,她也收了自己的徒弟,期待把师父传给她的技艺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能把北京曲剧推向更广阔的天地。
-04-
不过,令许娣意想不到的是,自己退休后竟然将重心转移到影视作品的创作上,还能在知天命的年纪,在屏幕前发光发热。
而且还靠着《我的前半生》获得白玉兰奖,成为了“网红”般的存在。
许娣曾说过:演员是人塑造人的艺术,不仅是角色外形,更重要的是塑造角色的灵魂。优秀的演员,首先要做个好人。纯粹的灵魂才有可能塑造出无瑕的角色。
所以,从小被教育自觉、自律,安分守己、老老实实、堂堂正正地做人的许娣,将这种精神带到了自己的人生和艺术的道路上,给观众贡献了一个又一个的经典角色。
不过,除了一部部影视作品中经典的人物形象,许娣鲜有声响。
身处名利场,许娣对名利却始终没有过多热切的渴望:“我真是不太把这个看得很重。”
不争,不比较,不乘胜追击,是许娣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