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跟老妈学的“生活小习惯”,以前嫌弃现在真香

在小时候和父母住在一起,最烦的就是那些“生活规矩”了。

吃完饭要及时收餐具,东西用完要及时归位……,以至于让我感觉生活就是一个巨大的“牢笼”,总想快点长大搬出去。

直到我成家后才明白,那些啰嗦又烦人的规矩,其实正是生活该有的秩序感,并且我也终究活成了“老妈的样子”。

本期就晒晒跟老妈学的“生活小习惯”,以前:一脸嫌弃,现在:真香,赶紧来看看有哪些吧。

一、进门鞋子要摆好

鞋柜家家都有,可还是会有很多人回家后,把鞋子脱下来随便一扔,导致玄关区到处都是臭鞋子。

老妈的生活规矩,就是进门脱下来的鞋子一定要摆好,并且鞋柜里还得垫一层防尘垫,脏了后方便拿出来冲洗,避免雨天的鞋子把鞋柜内部弄脏,给清洁带来麻烦。

二、起床后就整理床铺

都说起床后得把被子翻过来通通风才能叠起来,可老妈还是习惯起床就整理床铺,以至于我现在都被影响了。

用老妈的话来说,就是起床不整理床铺,看着就很难受。至于被子通风问题,老妈更习惯在阳光好的时候抱出去晒晒。

三、外穿的衣服不上床

一天工作那么累,相信很多人回到家后都是直接往床上一躺,等缓过来再去做其它事情。

然而,这种行为在我家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因为老妈明确要求外穿的衣服不脱不允许上床。

小时候觉得她太严格,如今自己当家,才理解这份坚持背后的意义。不是洁癖,而是一种“生活界限”的体现。

四、窗帘两个月就洗一次

相信很多家庭的窗帘都是一挂一整年,甚至几年都没有洗过。没有其它原因,就是拆洗特别麻烦。

不过老妈就不怕这个麻烦,多年以来坚持两个月就拆洗一次窗帘,并且还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清洗方法。

比如先用绳子把罗马环串起来,再用洗衣袋或者袜子包上,最后再放进洗衣机里清洗,简单又省心。

五、东西用完必须归位

从小老妈就告诫我,家里所有的物品都有一个固定的位置,用完后一定要把东西归位,不可丢三落四。

说实话,我那时候还觉得她太较真,如今有了自己的家庭后,才知道物归原处,不只是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效率。

六、桌面不放多余的物品

不管是餐桌、茶几,还是电视柜和床头柜,桌面从不放多余的物品。不仅仅是为了减少凌乱,也是为了营造出一个松弛的居家氛围。

比如茶几和餐桌上的物品,都集中在茶盘和水果盘里;床头柜上只有一只装饰花瓶。

七、边做饭边收拾厨房

很多人下厨时就和上“战场”一样,凌乱的锅碗瓢盆,没用完的食材,星星点点的水渍,那叫一个乱。

老妈教我的方法,是趁着做饭的空档顺手收拾厨房。

比如利用炒菜焖锅的几分钟,擦台面、洗菜板、归置食材,不等饭做好,厨房就清理完了。

此外,像灶具和油烟机上的油渍,也可以在做完饭后趁着余温顺手擦掉,避免变成顽固油垢,增加清洁难度。

八、冰箱从不囤积食材

都说老一辈人喜欢过度囤积,甚至在冰箱塞满的情况下,还会买一个冰柜来囤积食材,生怕哪一天就断供了。

然而,老妈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从我有记忆开始,除了过年那段时间之外,家里的冰箱就从没有塞满过。

现在想想,这才是正确的生活行为。要知道冰箱并不是万能的,过度囤积反而容易变质、浪费,且现在购物那么方便,吃多少买多少,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九、衣服晒干就收进衣柜

烘干机很好用,但把衣服挂起来晾晒才是大多数家庭的主流。只不过在日常生活中,却有很多人习惯把衣服一直晾在阳台上,导致整个客厅看起来都异常凌乱。

老妈的生活习惯是早起洗衣服,然后傍晚太阳落山前,就把衣服收进衣柜里了,从不会让晒干的衣服在阳台上过夜。

她常说:晒衣是习惯,收衣是规矩,把干衣服一直晾在阳台,反而容易落上灰。

十、晚上洗完澡再拖地

相信大多数家庭都是看见地面脏了再拖地,老妈却习惯每天晚上洗完澡后才拖地,并说这样更省心。

一是晚上没有人走动,地面拖过不会留下脚印,再通过一夜的风干,一觉醒来,脚下清清爽爽,连心情都变好了。

其次是为了顺手清理卫生间,比如淋浴玻璃隔断、地漏、水龙头、花洒等等。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了。

其实,家的温暖从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在一点一滴的日常中慢慢养成的。哪怕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习惯,也能悄悄改变家的氛围,从而让生活少一点杂乱,多一些从容。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