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颖《向阳花》票房口碑两极分化,真的“扑街”了?

赵丽颖这几年来不仅转型成功,还成功的登上了大荧幕,且越战越勇,清明期间又有赵丽颖的一部电影上映,那就是和冯小刚合作的《向阳花》,这部电影赵丽颖不仅是主演,还是出品人之一,和爱奇艺的老板的名字在一排,甚至可以说连冯小刚都是给赵丽颖打工的。

可就是赵丽颖如此看好和上心的电影,在上映之后票房和口碑呈现了两极分化的显著表现,很多人都说这部电影是妥妥的扑了。

未达预期但存在争议

影片以25%的高排片开局,首日票房仅3200万元,次日排片降至20.4%,上座率跌至1.8%,最终单日票房被《哪吒2》反超,截至4月12日,累计票房1.2亿元,排片占比18.5%,但票房占比仅13.1%,尽管有网友称票房突破8000万或破亿,但数据差异可能与统计口径或时间节点有关。

警棍影片制作成本仅1500万元,赵丽颖以片酬入股,若最终票房达2亿元,仍可能盈利,但若止步于1.2亿元,则面临回本压力。

真实感与叙事短板并存

部分观众认为影片真实展现了刑满释放女性的困境,赵丽颖素颜出演、说着发言台词,还有她脏兮兮衣服,有污垢的指甲等,各种细节都在努力塑造一个生动的高月香,获赞“突破性表演”,央视六公主也肯定其社会意义。

但除了夸奖之外,还有批判的声音,目前这部电影在豆瓣的评分是6.6分,差评集中在剧情冗长、逻辑混乱、方言台词生硬,以及“消费苦难人设”的争议,央视影评栏目特邀专家更直指赵丽颖表演“浮夸虚假”,角色塑造缺乏深度。

题材与档期挑战

其实票房不佳,还是很多别的因素,比如现实题材的局限性:聚焦女性边缘群体的沉重主题,与清明档观众更倾向的爽剧、动画电影(如《我的世界大电影》)形成对比,导致受众面受限。

还有冯小刚的争议,冯小刚近年作品口碑下滑,且被质疑以男性视角处理女性叙事,削弱了影片的共鸣感。

野心与风险

从演员到出品人,赵丽颖首次以出品人身份参与电影投资,并选择高风险现实题材,试图摆脱“流量演员”标签,尽管票房未达预期,但其商业布局和角色突破仍被视为转型的重要一步。

尽管粉丝力挺,但专业影评人认为她的表演未能完全驾驭复杂角色,部分段落“用力过猛”,与《第二十条》中的聋哑母亲郝秀萍相比差距明显。

不算彻底扑街,但未达预期

票房维度:若以1500万元成本计算,1.2亿元票房已覆盖成本,但对比同期《我的世界大电影》和《哪吒2》,市场表现低于预期。

口碑维度:社会意义获认可,但叙事和表演的缺陷导致争议,未能形成广泛口碑效应。

行业影响:影片为赵丽颖的转型提供了实验场,尽管结果不尽如人意,但其在电影领域的探索仍具参考价值。

《向阳花》在票房和口碑上均未达到“爆款”水准,但凭借低成本和社会议题的讨论热度,尚未完全“扑街”,对赵丽颖而言,这是一次高风险的艺术与商业尝试,其长远价值可能大于短期市场表现。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