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永远需要“冷门歌手”孙燕姿?

出场即沸腾,永远的常青树。
沉寂十年再度巡演,演唱会场场秒切,林俊杰空降当嘉宾。
孙燕姿 2025「就在日落以后」巡回演唱会在新加坡拉开帷幕,歌迷路人纷纷加入狂欢。
天后归来即沸腾,还得是孙燕姿啊!
从墨尔本闪现新加坡,林俊杰瞒着孙燕姿做了「就在日落以后」第一场的尾场嘉宾,与她一起合唱了《我怀念的》。
他说:“我一定要回来,一定要来到这里。因为实在太想你。我跟台下所有的歌迷都一样,等舞台上的燕姿等了11年,终于又可以感受到你在舞台上的发光发亮,非常想念,所以选择了《我怀念的》。”
一段发言一首歌,道出了所有歌迷对孙燕姿的情绪:思念。
孙燕姿是一款“任性”的“常青顶流”——总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又在人们的耳机中长存,似乎消失了很久,又好像从未离开过,一出现就激起千层浪,掀起回忆杀。
时光大浪淘沙,老牌歌手的歌迷来来往往很正常,但我们惊奇地发现:红极一时又动向极少的歌手中,孙燕姿的歌迷的忠诚度反而与日俱增。探求原因只有四个字——无法代替。
“没有一个22岁的女生,像她这样唱歌”,是孙燕姿首张专辑《YAN ZI 孙燕姿》封面上的一句话。
孙燕姿是如何唱歌的呢?她剪着利落的短发,穿着最简单的背心、T恤、牛仔裤,干净清爽又自然;她对镜头唱着“心在醉心在飞我敢追”,歌词洒脱嗓音空灵,带着新鲜的生命力唱出千禧年“独立”“叛逆”“自由”的独特味道。
她的音乐,总是弥漫着夏天的味道,是在葱郁旷野奔跑流汗后,吃半个冰镇西瓜的痛快清爽;也是趁着大人上班悄悄溜出去探索城市的鬼马叛逆;是每个青春期少男少女率直勇敢的活力。
她崇尚自由和独立,告诉你“感觉对了我要出发,用我自己的步伐,告别所有旧的想法。”她的歌声里总有一点点冲动和倔强的力量,吸引着每一代的少女少男。
2000年,22岁刚刚大学毕业的孙燕姿在华纳音乐的支持下出道,第一张专辑就击败了同期的周杰伦,一举夺得台湾金曲奖最佳新人奖,以及当年台湾地区的年度专辑销量冠军。
近25年过去了,我们好像还是没有找到第二个22岁女孩会像她一样唱歌。她无法被替代,一直被思念。
在孙燕姿身上你会同时感受到两种看似矛盾的情愫:平淡与生命力。
孙燕姿是一个很“淡”的人,说话轻声细语的,发唱片频率也慢吞吞的,更是很少看到她有什么惊天的八卦新闻,最叛逆的事情或许就是“三进三处”娱乐圈,而每次的原因都因坚持、寻找自我与生活。
同辈女歌手,在二十多年间一个比一个变化大,蔡依林从甜心辣妹变成敢于表达的先锋icon,萧亚轩变成了姐弟恋经验足以出书的情感教主,张韶涵因为陷入家庭风波而浮浮沉沉好几次,王心凌努力转型证明自己不只有甜心这一面……
她的音乐却总在唱生活唱成长,传递自己的思考与变化,在寻找生命最本真的样态。《天黑黑》里外婆的童谣与都市迷惘交织,《我要的幸福》里讲述青春期的躁动,到如今《日落》中坦然接纳时光的馈赠,她的歌声始终是生活的镜面。
在本次演唱会上,孙燕姿分享“消失”的日子:“其实我没有任何的心得,我每天都在操心小孩要吃什么,每天看新闻、Netflix,我发现自己很普通,没有特别的天赋做这个,没有惊为天人的事情,但我承认我有一点小任性,我都选择想要过的生活,我觉得不管选择最光鲜的、还是最平凡的,我们都在寻找更好的自己。”
她在社交账号上分享生活日常,带孩子升级打怪指南,炸厨房二三事,还因为孩子考试暂停演唱会上了一次热搜。
她的歌声是少年心性的纯粹与倔强,抚慰正在面对迷茫、焦虑、失意的中年人、年轻人;她的生活是“岁月静好”的具象化,平淡、乐观,没有矫揉造作的示好,也没有太过负能量的宣泄,真诚地展示给世人。
一位不平凡的“平凡天后”,这样的孙燕姿,怎么让人不喜欢呢?
编辑:Nagasa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