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民警朱军:百面锦旗织就社区“枫桥图”

       朱军,武汉市公安局洪山区分局北港派出所大华社区警务室民警,从警23年,他用“细致”“担当”与“恒心”,用心用情用力服务辖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累计收获了百余面锦旗。
       细致:“XXL号”笔记本里的“绣花功夫”
       今年54岁的朱军来自警察家庭,爷爷、姥爷和父母都是警察,为守护一方安宁奉献力量。所以,朱军从小就有一个警察梦。1998年,朱军从武警部队退役,他脱下军装后就穿上了警服。十年的军旅生涯,锻造了朱军的坚忍毅志,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
       来到武汉市公安局洪山区分局,通过刑侦、治安等岗位的锤炼,朱军积累了丰富经验。2002年,朱军成为一名社区民警,这一干,就是23年。在朱军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沓厚厚的大号笔记本。这些看似普通的本子,实则是他社区工作的“秘密武器”。


       笔记本都是加厚型号,页面宽大,可朱军的字迹却又小又工整,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警情信息、工作进展和处置心得。翻开这些笔记本,仿佛踏入时光隧道。朱军在社区处理警情、化解纠纷的忙碌身影,随着一行行文字而清晰浮现。
       “最开始我用小本子,可很快就用完了,后来就换成加大加厚的,同事们都打趣说我的笔记本是XXL号。”朱军介绍,基层社区民警日常面对的多是鸡毛蒜皮的琐碎事,这些小事若不及时处理,很容易演变成大问题,“好脑筋不如烂笔头,把遇到的警情、群众诉求记下来,时刻提醒自己,要把事情一件一件办完,有始有终。”
       从担任社区民警起,朱军便将群众的大小事情挂在心头,点滴记录,不知不觉已写满50本笔记本。这些笔记,是他的心血结晶,也让他对责任区的情况了如指掌。正如北港派出所副所长曹一卿所言:“他的笔记本,就像一个‘档案库’,随时可以查找警情细节和心得,也为派出所办案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担当:凡事都要“亲力亲为”
       在朱军收获的锦旗上,常能看到另一个名字——严晨。今年是严晨担任辅警的第八年,跟着朱军工作也有五年。在严晨眼中,朱军是个特别有担当之人,凡事都亲力亲为,化解矛盾纠纷时细致入微。
       今年2月24日晚上,朱军负责派出所的出警任务,夜幕笼罩中,细雨纷纷,朱军接到了熊女士的报警。熊女士说,去年楼下一场大火殃及到了她家的阳台,导致房屋有3个月无法出租,经济损失与精神压力让她不堪重负。熊女士找楼下邻居理论,邻居却认为此前已赔偿过2000元的空调费用,后续问题与自己无关,双方各执一词,矛盾一触即发。
       调解过程中,雨水打湿了朱军的警服,可他却顾不上这些。站在雨中,他耐心倾听双方诉求,从法律条款到邻里情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大家都住在一个小区,抬头不见低头见,这场火灾谁都不想发生,咱们得想个妥善解决办法。”朱军的声音在雨中回荡,经过近三小时苦口婆心地调解,双方终于达成赔偿协议,握手言和。
       “您在雨中坚持调解,主持正义,我真的很感动!”第二天,熊女士将一面印有“及时出警、耐心调解、公正执法、为民解忧”的锦旗送到朱军手中。


       锦旗鲜艳夺目,恰似朱军为民服务的热忱之心。正因这份强烈的责任心,朱军成为辖区居民遇到困难时,第一个想到的依靠。
       恒心:干工作“有头有尾有闭环”
       朱军的一个身份,是警务室民警,他始终坚守“有头有尾有闭环”的工作准则,在他心中,群众之事无小事,从接手到解决,每个环节都不容有失,绝不能让群众失望。


       朱军的另一个身份,是周边3所小学、中学、幼儿园的“法治副校长”,学校遇到棘手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2024年11月7日上午,朱军接到辖区小学王老师的紧急求助,该校3年级女生邹同学在上课时,不慎被男生何同学用扫帚扫伤眼睛,双方家长在学校协商许久,却未能达成一致,矛盾陷入僵局。
       朱军深知眼睛受伤的严重性,第一时间安抚邹同学母亲,因无监控,他逐一给任课老师、班主任、在场同学做笔录,不放过任何细节。
       在掌握了初步信息后,朱军积极联系街道司法所、社区、学校和对方家长,努力搭建一个公平公正、理性协商的平台。他诚恳地对大家说:“咱们都是为了孩子好,坐下来好好商量,一定能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在接下来的调解过程中,朱军充分发挥自己多年来积累的调解经验,从孩子的健康成长到家长的责任担当,从法律法规到道德情理,循循善诱,耐心劝解。经过三轮艰难的调解,双方终于达成赔偿意向。


       让朱军既意外又欣慰的是,在最终赔偿落实前,他就收到了邹同学妈妈送来的锦旗,这是对他工作的高度认可与诚挚感谢。
       每当上学、放学,都会在校门口看到朱军和同事们的身影,多年如一日,从不缺席。朱军的联系方式挂在校领导班子公示牌上,不少家长遇到问题都会向他咨询。虽不负责教学,但朱军从不推脱,总是耐心解答。他常说:“家长们找到我,是对我的信任,我不能让这份信任落空。”
       在这位老民警的心中,无论是社区里的大小事务,还是校园中的点滴问题,只要与群众相关,都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他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和始终如一的恒心,在责任区践行“枫桥经验”,成为群众心中最坚实的依靠,也让那百面锦旗背后的故事,持续温暖地书写下去。
       (通讯员罗维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