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追求清冷文艺风,是个性表达还是跟风?

嘿,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好多年轻人都在追求清冷文艺风,可这到底是个性表达还是跟风呢?先来看一些正面例子,有这么一群年轻人,他们用独特的文艺作品展现自我。就拿小李来说吧,他喜欢摄影,不同于那些拍网红打卡点的人,他常常一个人背着相机穿梭在城市的老巷子里,捕捉那些被人忽视的角落。破旧的墙壁、斑驳的树影,在他的镜头下都有了故事。他还会把这些照片做成手工相册,分享自己的拍摄心得和对生活的感悟。还有小张,热衷于小众音乐,他不追那些大火的流行歌手,而是挖掘那些小众独立音乐人。他会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分享这些宝藏音乐,写长长的乐评,从音乐风格到歌词内涵,都分析得头头是道。这些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小众爱好,打造出了独一无二的个性标签,这波操作直接封神,妥妥的个性表达啊!

不过呢,也有反面例子。有些年轻人盲目追求清冷文艺风,纯粹是跟风。你看大街上,好多人穿着那种文艺风的棉麻衣服,戴着复古的帽子,背着文艺帆布包,乍一看还挺有那味儿。可当你和他们聊起这些风格背后的文化内涵时,他们却一问三不知。他们只是看到别人这么穿、这么打扮很“出圈”,就跟着买同款。就像有人看到别人都在买那种手账素材,自己也跟风买了一堆,结果手账本买回来之后就扔在一边吃灰,根本没耐心去做精美的手账。这就好比只看到了冰山一角,却没看到水下庞大的文化根基,这种盲目跟风真的有点“挂羊头卖狗肉”的意思。

其实啊,追求清冷文艺风本身没有错,但得搞清楚自己是真的喜欢这种风格,想要通过它来表达自我,还是仅仅为了跟风。如果是前者,那你就大胆地去探索、去创作,让这种风格成为你独特的名片;如果是后者,那可得好好反思一下啦。我们应该取其精华,把清冷文艺风当作一种滋养自己精神世界的养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模仿。正确对待清冷文艺风,才能让它真正成为我们个性的一部分,而不是沦为随波逐流的装饰。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