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浦克二婚小妻子有多美?79岁再婚,妻子秀骨神清气质出尘!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现如今大众喜欢的影视剧类型开始发生转变,从早期喜欢言情都市,到现在对谍战抗战类题材的影视剧倍感兴趣。
不过又有多少人对谍战片是非常了解的呢?其实不止是现在,在60年前谍战片就已经开始备受欢迎了,其中有一位老演员更是深受祖父辈们的喜爱。
他的名字叫做浦克,这个姓氏非常少见也奠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虽说在事业中出类拔萃,但是感情生活却非常坎坷,79岁时结二婚,你能想象吗?
浦克作为内地知名男演员之一,他的代表作是非常多的,其中就有观众们耳熟能详的《英雄儿女》、《松花江上》、《雪国情仇》以及《真假姐妹》等。
浦克的家境早期还算殷实,他的祖父主要是经商为生,父亲最早也是在家中学习如何经商,直到一家人搬迁到了安东,他的父亲浦运昌就去到了本溪银行工作。
虽说不是大富大贵,但是在动荡的岁月中能够有一份体面的工作维持家中的生计还是非常不容易的,为了能够让浦克以后的生活越来越好,浦运昌也非常支持和看重他的教学问题。
浦克中学时期就读于辽宁本溪县立中学,不过后来他却并没有一直在学习上进修,到了1931年浦克就前往了一家名为“泰和商店”的商铺做起了学徒。
虽说读书并不是浦克的强项,但是在其他方面浦克却非常精通,在1938年4月,浦克成功考入了株式会社伪满映画协会。
那时国家时局不稳,浦克并没有选择像祖父那样经商,也没有从事父亲那样的银行工作,而是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演员。
在1939年他的首部个人电影《真假姐妹》在电影院上映,因为俊朗的样貌,浦克也一跃成为了大众非常喜欢的男演员之一。
自此他就开启了自己演员的一生,从1939年开始几乎每年都会上映一部电影,在早期的“剧情电影”面世时浦克也是率先进行了拍摄,也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位俊朗帅气的男演员。
虽说浦克早期是在伪满映画协会“出道”,但是他的内心对日本人却是非常“厌恶”的,之所以结束泰和商店的工作也是因为日本人的缘故。
那时东三省沦陷,各大商铺都开始售卖东洋物品,不仅如此不少商铺为了不得罪日本人,每次服务顾客后都会“点头哈腰”的恭送他们离开。
浦克的内心也十分挣扎,他不愿这般去“恭维”日本人,更不愿意售卖日本人的货物,因此在工作中时常会刻意的“心不在焉”,做生意更是不用心。
虽说能够让自己的内心得到片刻的平衡,但他毕竟只是一个普通的货员,老板的要求他没能完成,接踵而至的就是老板的臭骂。
不愿意做亡国奴的他在偶然间看到了演员的招募,从小他就非常喜欢电影,因此也将这次招募看得十分重要,如果成功,他就不用一直待在商铺中,成为“点头哈腰”的亡国奴。
浦克的本名叫做浦聿方,因为去应聘电影演员时是瞒着家人的,这才将原本的名字改成了浦克,原本只是想要去碰一碰运气,没曾想歪打正着,在应聘演员的成功榜上就有他的名字。
浦克的生活虽说从普通的店员变成了演员,但是早期的生活却并没有他想象的那般美好,因为是日本人控制的协会,所以对中国人也有几分“压榨”的成分在其中。
每天不仅要忍受管理员的蛮横,还要忍受日方演员的霸道,在初入映画协会时浦克每天能做的就是跑龙套。
完全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不少同时期进入协会的同胞们都忍受不了,纷纷选择了逃离,可此时浦克就宛如一把早已在弦上的箭是不得不发。
为了能够做演员,他辞去了商店的工作,此时如果回头,不仅没有工作,说不定还会被家里人痛打一顿,因此浦克在双重压力下就只能咬牙坚持。
好在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在1939年正式亮相荧幕之后,浦克的名气就被彻底打响了,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不仅如此他还获得了日本导演山内英三的赏识,曾经只能在日本人手下跑龙套的他,如今也成为了日本编剧喜爱的男演员之一。
在1940年他就出演了《现代男儿》这部剧情电影,如果有看过山内英三主导的电影就会发现,他所选用的主角基本上都是日本人。
像浦克这样的华人能够成为他主导电影的男演员是非常难得的,这也足以说明了浦克的成功与演绎上的天赋。
在1945年浦克出演了《阿Q正传》,他将自己带入进阿Q的故事中,向观众们完美的展现出了备受压迫贫苦农民的形象与生活。
也正因如此他也获得了与张瑞芳共同演绎电影的机会,并且随着日本人的投降,中国不少优秀的演员也终于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1947年张瑞芳与浦克主演了一部名为《松花江上》的电影,浦克在其中饰演苍老但坚毅的老爷爷,为观众们留下了又一经典的荧幕人物与故事。
浦克从1939年亮相荧幕之后,就一直活跃在大众的视野中,一直到1993年他用一部武侠电影《雪国情仇》作为了自己的收官之作。
几十年的演艺生涯,让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浦老爷子”,也成为了不少后起新秀的前辈,他在1980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1991年荣获了第三届金凤凰奖特别荣誉奖。
如果你只看他的演艺生涯一定认为他的一生充满了幸运与成功,但实际上他的生活也有缺陷,感情生活的不足让他也充满了诸多遗憾。
1939年对他来说是特殊的一年,不仅是因为他崭露头角,获得了更多的演出机会,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年他与同样是演员的夏佩杰结为了夫妻。
他们二人都是伪满映画协会的演员,不过夏佩杰却是比浦克要进入得更早,浦克进入时已经是第三期学员了,而夏佩杰则是首批进入训练班的演员。
两人结婚之路也是非常坎坷的,因为那时由日本人掌控着,所以中国演员想要结婚也受到了许多限制,其中最“无理”的要求就是如若结婚必须要开除其中一方。
好在后来有不少青年演员共同出面反抗,集体选择抗议停止拍摄,经理因为担心利益受到影响,最终也才同意了两人结婚的要求,并且两人也都留在了电影厂中。
夏佩杰曾被称作是“活泼美人”,浦克则被人称为“永远青年”,两人的结合无疑就是大众心中郎才女貌的完美诠释。
夏佩杰从影五十多年,在这期间她也留下了许多丰富的人物角色,在1950年浦克正大放异彩的时候,她选择前往表演艺术研究所担任形体教员。
在课余的时候拍摄电影,而说到表演艺术研究所也是不少演员们梦寐以求想要进入的地方,因为它就是现在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
由此可见夏佩杰能够进入其中自身的形象和阅历也是非常厉害的,两人在婚后虽说一直致力于对影视人物的塑造,但是也从未忘记过家庭生活。
婚后两人生下了一个孩子,取名为浦光昭,夏佩杰慢慢就将重心转移到了家中,虽说偶尔也会拍戏但大多都是以家庭为主,成为了浦克最好的“贤内助”。
奈何这段感情最终没能走到最后,在1991年也是浦克荣获特别荣誉奖的那一年,夏佩杰因病离世,真可谓是“悲欣交集”。
相濡以沫几十载的岁月让浦克难以接受妻子离世的事实,短短数月就变得十分苍老,浑身都充满了孤寂的感觉。
不过能够从日本人手底下坚持下来的人又怎么会被轻易击垮呢,随着时间的流逝浦克也慢慢走出了丧妻之痛。
一个人生活了几年直到1995年经人介绍浦克与张晶结为了夫妻,张晶是一名老师,与浦克之间也有许多共同话题,她的到来让浦克的生活再次恢复了朝气与积极。
虽说再婚时浦克已经79岁了,但是他对生活却还是充满了热情,或许是因为对于原配妻子有诸多遗憾,他对张晶非常宠爱。
张晶和他在一起时也总是用关切的口吻去照顾他,浦克因为年迈身体欠佳,在家中时常都是茶饭不思,张晶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就直接提出让他去电影厂转悠,看看后辈们拍摄电影的场景。
没曾想这个方法对于一辈子都投入在电影中的浦克来说是非常有效的,走到电影拍摄的厂棚以后身体都爽朗了。
在家里茶饭不思,在厂棚里却能吃完一整盒饭菜,甚至比年轻人吃得都香,不得不说张晶与他虽说是半路夫妻,但是她却非常了解浦克的内心世界。
总能以意想不到的方法去改善浦克忧思的现状,让他能够一直保持在积极乐观的生活中,晚年时期浦克也常说,只要有人请他拍戏,他就“披挂上阵”,哪怕只是配角也很开心。
浦克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了荧幕中,塑造了无数个经典的电影人物形象,对于表演他是成功的,虽说在感情上有遗憾,但好在张晶的陪伴也让他度过了充实又幸福的晚年时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浦克
中国知网——听浦克讲过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