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在《北上》里玩丑了,导演惊问“这是仙侠里衣袂飘飘的白鹿”

       白鹿这次可真是玩大了,这位从古偶剧里走出来的仙女,不把自己当美女就算了,如今简直是不把自己当女的了。
       在年代剧《北上》里,白鹿直接悄无声息地把“白鹿”变成了“黑鹿”啦。娱乐圈里扮丑的女演员不少,但像白鹿这样的一个“古偶”一次性把自己全豁出去的,估计还是独一个。
       看看夏风华这妆造,白鹿先是狠心剪掉了一头乌黑长发,接着她又把脸涂得跟锅底一样黑。白鹿这一黑,让人惊呼“妈呀,这是从哪里来的一个假小子!”
       别急,还没完,她居然还给自己整了副牙套,难看先不说,难受是肯定的。


       事实上不单是牙难受,在《北上》的拍摄现场,白鹿顶着38℃高温在石板路上狂奔。汗水浸透的短发贴在脸上,素面朝天的模样让
       导演姚晓峰恍惚:“这真是那个在仙侠剧里衣袂飘飘的白鹿?”
       这个疑问,恰似她十年演艺生涯的注脚:
       在古偶剧的流量巅峰期出走,在30岁这年选择与运河边的“野草少女”夏凤华相遇。
       这样一折腾,一出场,我们愣是没认出白鹿来,难怪说她的闺蜜去探班,还追着工作人员问:
       “刚才走过去的那个又黑又瘦的牙套妹,谁啊?”
       真是太逗了,白鹿这可塑性真是杠杠滴。


       01
       或许白鹿注定和运河有着不一样的情缘。于1994年出生在江苏常州古运河畔的她,小时候总是踩着石板路,独自一人小跑着去上学。
       所以,白鹿至今还记得校门口那家面馆的蒸气,而小小的她也常常会准时在早读铃响起前,漫步于梧桐树下。
       白鹿的父亲是机械厂工人,母亲在纺织车间三班倒,工薪家庭的成长经历赋予她独特的年代记忆。所以,在《北上》片场,道具组常惊讶于她能精准报出九十年代老式缝纫机的型号。


       2012年上海SM公司选秀现场,18岁的白鹿站在镜子前反复检查舞蹈动作。母亲攥着挂号单坐在走廊长椅上,那是为了省下住宿费,她们连夜坐绿皮火车赶来的疲劳和紧张。
       落选时,白鹿反而安慰母亲:
       “当不成爱豆,我就做中国最好的演员。”
       这份骨子里的倔强与坚持,在她后来拍摄《烈火军校》时显露无遗:
       为演好男装戏份,她连续四个月凌晨四点起床束胸。
       后来在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读书的日子里,她依旧保持着早晨六点朗读英文的习惯。


       白鹿热爱文学与艺术,喜欢阅读,文笔细腻,还曾经荣获第三届江苏省“文明风采”征文比赛一等奖,证书至今摆在她的书房里,泛黄的稿纸上还能看见
       “运河船工的号子穿过薄雾”
       这样灵动的句子。
       白鹿在当模特的时候,为她拍摄照片的摄影师,跳槽到于正的经纪公司。
       说来也巧,于正老板在看这位摄影师的作品时,无意间发现了照片里的白鹿,觉得白鹿特别有潜力,就直接把白鹿签到了他们公司,成了他们旗下的艺人。


       02
       对生活细腻感知的白鹿,在《周生如故》拍摄现场,发生了一幕令人动容的事:
       裹着军大衣蜷缩在监视器前的白鹿,反复回看漼时宜跳城楼的镜头后说,“导演,能不能再来一条?我感觉眼泪落下的弧度不够美。”
       正是这种近乎偏执的角色追求,让白鹿的哭戏成为教科书级的存在。
       在横店40℃的摄影棚里,她曾连续拍摄12小时哭戏,以至于在收工时发现隐形眼镜已与泪水凝结。


       在《宁安如梦》片场,白鹿有个随身携带的“错题本”。
       每场戏的不足之处都被详细记录,某页写着:“姜雪宁掀帘动作太柔,应带起风声。”
       这种习惯始于《凤囚凰》时期,当时她因同时分饰两个角色压力过大,在片场突发性耳聋,但仍坚持完成拍摄。
       如今本子上已积累378条笔记,每条都是突破舒适区的见证。


       参加《奔跑吧》第六季时,有场泥潭混战让男嘉宾都望而却步。
       白鹿却第一个跃入泥潭。
       节目结束时,浑身泥浆只露出两排白牙的白鹿大笑:“这才叫真人秀!”
       正是这种毫无包装的真实,让白鹿在综艺中“收割”了路人缘。导演组还透露说,
       她会在录制间隙默默帮工作人员收拾道具,这个习惯从出道保持至今。


       03
       从《周生如故》里那个温柔又坚强的漼时宜,到《长月烬明》中霸气侧漏的黎苏苏,再到《宁安如梦》内心计重重的姜雪宁,白鹿这一路在四部古装大戏里实在是忙得不可开交。
       可是,当付出有了该有的回报,而直接收获了200亿的播放量时,她却出人意料地选择回归现实题材。
       有人不解:这不是把流量妥妥地送人吗?


       在面对年龄焦虑的质疑时,白鹿在采访中笑称:
       “30岁生日那天突然通了,现在敢素颜试镜年代剧女主,这在五年前不可想象。”
       于是,在年代剧《北上》里,白鹿饰演从运河边生活的小女生打拼到国际舞台的女强人夏凤华,不光是为了磨练演技,也是看准了现在观众爱看什么。
       《北上》的编剧赵冬苓透露,白鹿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早早就去体验角色了,在运河边的民宿住了半个月,跟着船家女学习掌舵。有场吃包子的戏,她硬是吃了23个包子,只因觉得“每个镜头的咀嚼节奏都该不同”。


       在2024年央视跨年晚会的后台,白鹿边做造型边背诵《北上》台词的模样曾被工作人员偷拍,网友看到后惊叹
       “这才是演员的日常”。
       白鹿的手机备忘录里时常存着所有未播剧的台词,而且保持着利用碎片时间揣摩的习惯做法。这种近乎自虐的敬业态度,让
       老戏骨李乃文都赞叹:“年轻演员里少有的戏痴。”
       从仙侠剧到现实题材的转身,白鹿用行动诠释着采访中的金句:
       “表演不是造梦,是让观众看见生活褶皱里的光。”
       当被问及未来规划,白鹿摸着《北上》剧本上的茶渍笑道:
       “或许会去话剧舞台摔打,谁知道呢?时间自会给出答案。”
       这种清醒的自我认知,在流量至上的娱乐圈显得弥足珍贵。正如她在
       金鹰奖颁奖礼所说:“演员的保质期,应该用角色厚度来衡量。”


       04
       站在《北上》的运河码头,白鹿仿佛与少女时代的自己重逢。那个曾在SM公司走廊里倔强微笑的姑娘,如今用夏凤华这个角色完成了一场盛大回归。
       从流量小花到实力演员,她的成长轨迹恰似运河之水:
       看似平静,却暗涌着穿透时光的力量。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三十而立”,她的回答带着运河儿女特有的豁达:
       “人生如逆水行舟,能稳住桨就已成功。”
       这或许正是白鹿能在流量浪潮中锚定方向的秘诀:
       永远做自己人生的摆渡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