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脸疲态、老气横秋,却要演艳压梅婷,我的后半生谁的审美有问题

文丨A 《我的后半生》刚开播就因选角问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而梅婷和沈佳妮成了网友火力集中的“靶子”。 梅婷饰演的“黄脸婆”刘丽娜,竟因为“黑眼圈抢戏”和“演技浮夸”被群嘲不断,而沈佳妮这边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她客串出演“职场精英”艾斯李,却遭到网友无情吐槽: “一脸疲态,眼袋比梅婷还重,说是能艳压女主,导演是闭着眼选角吗?”

最可怕的是,争议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这两位女演员的颜值对比了, 观众们开始对剧中多个角色的适配度提出质疑,甚至掀起了对国产剧选角逻辑的集体反思。

制作方的审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演员的状态真的那么差吗? 看来这部剧背后的选角风波,远比表面看到的要复杂得多。

“选角灾难”的体现 网友对梅婷和沈佳妮的评价真是“一针见血”,“梅婷输在显老,沈佳妮输在不像精英”! 先说梅婷,49岁的她,不得不在特写镜头里,与“少年感”十足的佟大为演夫妻, 面部松弛与丈夫紧致皮肤对比明显,让人看得尴尬不已。

更要命的是,角色还是个上厕所都不锁门的邋遢主妇,这简直就是在羞辱中年女性啊。 难怪引发了一片不满,网友们纷纷吐槽编剧根本不懂得尊重中年妇女的体面。 而她在灵堂捂嘴倒退的那段夸张演技,更是彻底击碎了观众对她的美好滤镜,被网友做成表情包疯传。

不过话说回来,梅婷确实也演出了那种被生活压垮的中年主妇疲惫感。 再来看沈佳妮,争议简直更离谱。 42岁的她虽然扮相精致,短发配西装出场有模有样,但观众看到的却是她“西装下干瘪身材,笑起来满脸褶子”。

她的角色设定是个能“迷倒男主”的健身达人,可现实中似乎并非如此。 和梅婷同框时,有网友忍不住调侃: “这哪是什么第三者,分明是被生活压垮的打工人。”

大家也真的想不明白,导演对“职场女性魅力”的理解究竟是怎样的? 总之,沈佳妮的“职场精英”人设彻底翻车,成了观众疯狂吐槽的靶子。

选角连环崩塌 《我的后半生》选角争议远不止梅婷和沈佳妮,连张国立、佟大为、杨童舒等一众“大咖”也是问题重重。 70岁的张国立演退休教授,表面看来天衣无缝,实则是一场赤裸裸的人设诈骗。

他那刻意染白的鬓角,活脱脱一顶劣质假发,眼神中闪烁的精明算计,哪有半点知识分子的儒雅气质?典型的选角不合适。 更要命的是,张国立近年来“教子无方”等负面新闻缠身。

观众一看到他就忍不住跳戏,哪还能把他跟教授联系在一起? 至于佟大为,一直坚持走清爽学长路线,在这部剧里却闹了个大笑话。 当他对着梅婷喊出“老婆”二字时,那画面实在太过违和。

弹幕瞬间被吐槽刷屏: “你俩确定不是母子关系?” 网友们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国产剧对男演员实在太过宽容。 女演员稍有显老就被群嘲,男演员都四五十岁了还在硬凹少年感,这种双标太过分了。

再说49岁的杨童舒,让她演张国立的“老伴”勉强还能接受,但剧中她竟然是梅婷的婆婆。 要知道两人实际年龄只差1岁啊,同框出现时,观众直接懵了,纷纷吐槽。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她和张国立那段感情线简直惨不忍睹。

有人尖锐指出:那感情戏看着活像“黄昏恋宣传片”,说是伦理闹剧都不为过。 这部剧的选角问题真是一环扣一环,从梅婷、沈佳妮到张国立、佟大为、杨童舒,处处是漏洞,只会让观众越来越难以接受。

行业与观众的矛盾 近年来电视剧选角争议早已闹得沸沸扬扬,国内影视圈也都在被迫面对这一现实。 这背后反映的,是整个影视行业与观众审美脱节的深层问题。 这一次,无论是梅婷还是沈佳妮,都成了这场风暴的受害者。

如今的观众,都渴望在荧幕上看到真实的角色,与演员年龄、状态相符的表演。 作为消费者的观众们,怎会接受影视公司那套“老戏骨扛流量、中生代炒话题”的过时模式? 纵然行业惯例如此,但观众需求已变,大家只能逐渐接受新的审美标准。

梅婷与沈佳妮这事,本可以成为探讨中年女性多元魅力的绝佳契机。 但因为行业思维僵化,争议点却异常偏离。 最让人心寒的是,这场本该关注“不同阶段女性之美”的讨论,居然沦为了“谁更显老”的无意义骂战。

影视行业该认真思考了,如何跟上观众审美变化的步伐,拍出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作品? 选角可不是简单地把明星堆在一起就万事大吉。 年龄、状态这些最基础的因素都要认真考量,再厉害的明星,状态不佳、与角色年龄严重不匹配,都只会让观众出戏。

观众的觉醒 《我的后半生》这部备受期待的剧集,明星阵容堪称豪华,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差评狂潮。 十年前,“明星拼盘”式的剧集或许还能收割一波流量。 而如今,门都没有。

现在的观众有了更高的鉴赏力,他们要的不是看到熟悉的脸,而是看到“匹配角色”的演员。 演员状态不对,角色形象崩塌,再大牌的明星也救不了一部烂剧。 从这次选角争议就能看出,观众的审美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

他们渴望的是真实感,是演员与角色的完美融合,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明星堆砌。 那些还用老思维做剧的制作方,不考虑角色与演员的契合度,只知道靠明星吸睛,终将被市场无情淘汰。

是时候醒醒了,摒弃陈旧的制作理念,紧跟观众审美的变化,用全新的创作思维,才能打造出真正让人拍手叫好的精品之作。 否则,再多的宣发也挡不住口碑崩盘的厄运。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