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杜月笙老婆真实的样貌,并非演员扮演,货真价实的罕见照片

文/大壮实验室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杜月笙这位曾经叱咤上海滩的“大人物”,其感情生活同样备受关注,杜月笙一生中有五位夫人,她们各具风姿。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里,她们自身的美貌与才情,也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今天,就让我们透过那些泛黄的真实老照片,看看究竟是怎样的倾世容颜,能让这位上海滩的枭雄为之倾心。

沈月英,出生于江苏苏州,1915年,彼时,沈月英是黄金荣夫人林桂生的梳头丫鬟,而杜月笙则在黄公馆中努力打拼,寻求出人头地的机会。

一次偶然的相遇,让杜月笙对沈月英一见钟情,沈月英虽身为丫鬟,却有着典型苏州美人的清秀俏丽,深深吸引了杜月笙,在黄金荣的牵线搭桥下,两人喜结连理。

从留存下来的老照片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沈月英的端庄持重之美,她的脸庞圆润,五官精致,眼神中透露出温柔与善良。

可惜的是,沈月英一直未能生育,这成为了她心中的一大遗憾,为了延续杜家香火,她与杜月笙收养了一个儿子,取名杜维藩。

随着杜月笙在上海滩的势力不断壮大,他的身边渐渐有了其他女人,曾经与杜月笙患难与共的她,面对丈夫的移情别恋,心中充满了痛苦与无奈,为了排解心中的忧愁,她染上了鸦片,身体和精神状态每况愈下。

更令人唏嘘的是,沈月英后来与自己的表哥旧情复燃,试图在这段感情中寻找慰藉,纸终究包不住火,这件事被杜月笙知晓后,他勃然大怒,虽然没有对沈月英痛下杀手,但还是将她幽禁起来,长达十年之久。

曾经恩爱的夫妻,最终走到了这一步,实在令人感慨万千,1946年,沈月英在无尽的孤独与痛苦中病逝于上海,结束了她坎坷的一生。

如果说沈月英是一朵温婉的茉莉花,那么陈帼英则像是一朵热烈绽放的红玫瑰,充满了别样的风情与魅力。

陈帼英出身于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因家境贫寒,她在十几岁时就不得不踏入歌舞厅,成为了一名舞女,在那个灯红酒绿的世界里,陈帼英凭借着自己出众的外貌和灵动的舞姿,很快就吸引了杜月笙的目光。

此后,杜月笙对陈帼英展开了热烈的追求,陈帼英起初对这位黑道大佬心存敬畏,但在杜月笙的猛烈攻势下,她渐渐放下了防备,被这个男人的权势与魅力所吸引,1918年,15岁的陈帼英成为了杜月笙的二太太,从此踏入了杜家的大门。

从老照片中可以看到,陈帼英拥有一张精致的鹅蛋脸,皮肤白皙如雪,双眸明亮而有神,她的嘴唇微微上扬,带着一丝自信与倔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杜月笙身边的女人越来越多,他对陈帼英的宠爱也逐渐减少。

面对丈夫的花心,陈帼英的心中充满了痛苦和不甘,她的性格本就刚烈,自然无法忍受这种被冷落的滋味,两人之间的争吵越来越频繁,感情也渐渐出现了裂痕。

一次激烈的争吵后,陈帼英带着两个儿子杜维翰和杜维宁与杜月笙彻底决裂,曾经在杜家过惯了养尊处优的日子,如今却要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

曾经那个明艳动人的舞女,在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难后,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晚年的陈帼英,在孤独与贫困中度过,最终病逝于上海,结束了她那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孙佩豪出身于苏剧世家,是苏剧大家筱桂荪的外甥女,自幼学习苏剧,在苏剧舞台上大放异彩,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一次偶然的机会,杜月笙观看了孙佩豪的演出,她那婉转的唱腔、婀娜的身姿,让杜月笙瞬间为之倾倒,此后,杜月笙频繁出现在孙佩豪的演出场合,对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当时的孙佩豪年仅16岁,正是青春烂漫、天真无邪的年纪,杜月笙的殷勤和关注,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重视,很快,两人便坠入了爱河,1928年,孙佩豪嫁给了杜月笙,成为了杜家的三太太。

刚嫁入杜家时,孙佩豪深得杜月笙的宠爱,杜月笙对她呵护备至,无论大事小事,都对她关怀有加,婚后,孙佩豪为杜月笙生下了两个儿子,杜维屏和杜维新。

1948年,蒋经国在上海“打虎”,以投机倒把罪逮捕了杜维屏,这让孙佩豪心急如焚,她四处奔走,希望杜月笙能够出面营救儿子。

然而,杜月笙却表现得异常冷静,他不仅没有积极营救,反而对孙佩豪说,不用救,先配合蒋经国调查,这句话彻底寒了孙佩豪的心。

杜维屏在狱中被关了6个月,期间受尽了折磨,好不容易被无罪释放后,孙佩豪觉得在这个家里,自己和儿子都没有尊严可言,与其继续在这里忍受屈辱,不如离开这个伤心之地,于是,她毅然决然地带着两个儿子,远走英国。

姚玉兰出生于京剧世家,十二岁就正式登台演出,年纪轻轻便在京剧界崭露头角。

1928年,姚玉兰和妹妹姚玉英来到上海演出,她们在黄金荣的黄金大戏院登台献艺,她的精彩表演瞬间征服了台下的观众,也让坐在观众席上的杜月笙为之倾倒。

杜月笙本就是个戏迷,对京剧有着浓厚的兴趣,姚玉兰的出现,让他眼前一亮,仿佛找到了心中的挚爱。

从那以后,只要姚玉兰登台演出,杜月笙必定会出现在观众席上,为她捧场喝彩,演出结束后,他还会前往后台,送上鲜花和礼物,表达自己对姚玉兰的倾慕之情。

1929年,姚玉兰嫁给了杜月笙,成为了他的四太太,为了表示对姚玉兰的尊重,杜月笙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没有让她住进华格臬路的杜公馆,而是在辣斐德路另建了一所新宅,让姚玉兰母女居住。

随着时间的推移,杜家的妻妾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纷争,然而,姚玉兰始终保持着一颗宽容的心,不与其他太太们计较得失,她总是以大局为重,用自己的言行去化解矛盾,让杜家始终保持着一种相对和谐的氛围。

1951年,杜月笙在香港病逝,他的离去,让姚玉兰感到无比悲痛,后来,姚玉兰接到了宋美龄的电话,邀请她到台湾定居。

考虑到孩子们的未来,姚玉兰决定带着儿女及杜月笙的灵柩前往台湾,在台湾,她将杜月笙葬于汐止,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台湾的日子里,姚玉兰依然热爱着京剧,她经常参加一些京剧演出和活动,为传承和推广京剧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孟小冬,这个名字在民国京剧界如雷贯耳,出身于梨园世家,被尊称为“冬皇”,在京剧的舞台上,孟小冬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和才华,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和赞誉。

孟小冬与梅兰芳的那段感情,曾是民国时期备受瞩目的一段佳话,同时也是一段令人唏嘘的感情纠葛。

1925年,17岁的孟小冬在天津挂头牌演出,她的精彩表演吸引了无数粉丝,其中就包括已成为上海黑帮老大之一的杜月笙。

后来,孟小冬与梅兰芳离婚不久,就和杜月笙住到了一起,这时,她才发现与杜月笙相见恨晚,杜月笙告诉孟小冬,早在1925年就喜欢上她了,听到这些,孟小冬非常感动,这才不顾他人的评头论足,与杜月笙同居到一起。

从孟小冬的老照片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她那独特的美,少女时期的孟小冬,眉清目秀,高鼻梁大眼睛,是标准的东方美女。

她留着时尚前卫的刘海发型,身着雍容华贵的貂皮大衣,给人的感觉是清纯文静,仿佛不食人间烟火,此时的她,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灵动与纯真,那是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光芒。

1949年,局势发生转变,杜月笙没有跟随蒋介石去台湾,也没有留在上海,而是决定去香港,临走之际,杜月笙要带着孟小冬一起走。

孟小冬质问杜月笙:我以什么身份跟着你走?精明的杜月笙知道孟小冬在提醒自己,她还一直没有名分。

到了香港之后,杜月笙的身体越来越差,为了弥补孟小冬,杜月笙在人生最后的日子为孟小冬举行了一场简单的婚礼,从此孟小冬有了名分。

在杜月笙的晚年,孟小冬几乎不再登台唱戏,唯一一次郑重排练了半年,也是为了杜月笙过生日,1951年,杜月笙病逝,孟小冬悲痛万分,此后,她再也没有登台演出,而是选择深居简出,度过了余生。

如今,当我们透过那些泛黄的老照片,回顾杜月笙五位夫人的故事时,依然能够感受到她们的美丽与魅力。

她们的故事,不仅是杜月笙传奇人生的一部分,更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让我们对民国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物情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参考资料

凤凰卫视——一代教父的晚年2019-07-05 15:05

大众日报——梅兰芳与孟小冬为何分手20081212

凤凰网综合——【记忆】大流氓杜月笙强占孟小冬始末 2011年10月08日 12:39

澎湃新闻——《了不起的女子》⑤ | 京剧女皇的两段坎坷婚姻 2022-11-25 11:39

举报/反馈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