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时走丢,4岁时被荷兰夫妇收养,37岁时她来到中国寻找亲生父母
玛德莲是个荷兰籍的建筑设计师,完全不会说中文,却长着一副东方人的面孔。
她出生于四川,1岁时走丢,4岁被荷兰夫妇领养,养父母待她也视如己出。
37岁时的她已经与自己的荷兰丈夫德里克结合,生活富足、家庭美满。
可在她的内心深处,寻找自己根源的想法随着时间的流逝却愈演愈烈起来。
玛德莲
本文所述的故事,便是玛丽莲在2024年阔别家乡30多年时,在旅居荷兰的华裔李鱼帮助下,不远万里回到中国找到自己亲生父母的曲折历程。
在她踏进中国家门的那一刻,终于用那练习了无数遍的话语告诉母亲
“爸爸、妈妈,女儿回家了!”
是啊,她回家了。
此刻的她不再是荷兰的玛德莲,而是父母失散30多年的女儿“张萍”。
火车站不经意走失,与奶奶阴阳两隔
37岁的张萍,已经和家人失联30多年了。
在讲述她不辞劳苦寻亲之路前,我们先来说一说她是如何丢失的。
而丢失的时间,还要追溯到1988年,张萍那个时候还是个1岁的婴儿。
当时奶奶带着她途经成都火车站,去看张萍远方生病的姑妈。
可在火车站停留时,奶奶一不留神,张萍就走丢了。
等奶奶回头焦急寻找她的时候,却已遍寻不见。
在之后的一个星期,奶奶就守在火车站,不停的苦苦寻找。
可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时代,找回丢失的孩子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苦寻无果后,奶奶只得满心愧疚的回到家中。
张萍的妈妈杜先蓉没有看到孩子,就问奶奶孩子到哪里去了。
奶奶只是躲躲闪闪、沉默不语。
稍后无法释怀的奶奶再次背起行囊,到火车站继续寻找。
可这次她依旧是寻找未果,只能再次落寞的孤身回到家里。
在杜先蓉的多次追问下,奶奶愧疚不堪、鼓起勇气告知孩子丢了。
而后来直到奶奶离世的那一刻,她都始终在惦念着张萍,她一直都在指责自己不小心把孩子丢了。
张萍走丢后,这个家里再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
身为母亲的杜先蓉无法控制自己情绪,不停责怪奶奶丢了孩子。
而张萍父亲在多次苦苦寻找未果后,也是每日愁容满面。
随后杜先蓉开启了自己寻子之路,她先后去过县城、火车站。
在县城找不到,就去其他城市找,到小城市找不到,就到大城市,中间她还多次去往上海寻找。
可杜先蓉老家的人由于不了解内情却对杜先蓉充满误解,更有甚者说是她把女儿给卖了。
每当她听到这些非议时,只能打破牙齿往肚子里咽,只是一个人悄悄抹泪。
后来时间长了,杜先蓉在外地寻找的时候花光了身上的钱,于是她一边打工赚钱一边寻找。
发了工资后就继续找,没钱之后就再打工,周而往复。
为了寻找女儿,杜先蓉曾多次被骗。
一些所谓的知情人去找张萍,谎称有她女儿的消息,但实则是盯上了她口袋里的钱,消息1也自然不可能是真的。
当杜先蓉的钱被骗光后,就返回原点继续打工,寻找线索。
有好多次,她的钱被骗了个精光,连休息的住处都没有。
每到这时她就习惯的住桥洞,睡路边,这样的日子她过了十几年。
然而杜先蓉这样的遭遇,非但没有得到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反倒引来了家庭的不满。
张萍父亲多次说:
“孩子丢失都过了这么多年了,可能人都已经死掉不在人世了。”
“你这么找到底有什么意义,难道家里就不过了?!”
可女性本弱,为母则刚。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阻碍,杜先蓉始终以近乎偏执的坚持对张萍的寻找。
一日未有终止,一日也未曾放弃。
令她从来没有想到的是,在她历经艰难万苦寻找之时。
她的女儿张萍其实已经被孤儿所收养,并随后被一对荷兰夫妇收养并带去了荷兰。
在那个万里之遥,遥远而陌生的他乡健康成长。
张萍在走丢2年后,被一家孤儿院领养照看。
孤儿院按照接收到她的时间给她定的生日,并取名叫马珍秀。
而后“小珍秀”被荷兰的一对夫妇认领,并在通过了考察期后,于1994年将其带回荷兰。
她们还给她取了一个新的名字叫“玛德莲”。
彼时珍秀已长成,寻亲之路漫漫无期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
30多年后的“玛德莲”已经学业有成,并成为了荷兰的一名建筑设计师。
在她工作的同时,结识了同样为建筑师的荷兰小伙德里克。
玛德莲和丈夫
二人两情相悦,喜结连理。
德里克一米八几的大高个,举止得体,性格温和。
彼时的两人工作稳定、经济富足,生活和美,在外人看来一切都非常顺利,令人艳羡。
而玛德莲闲暇之余,会经常打开自己精美的相册,翻看自己的成长经历。
看看刚到荷兰时4岁的自己黑白照,幼时与朋友戏耍的照片,以及带着学士帽与同学参加毕业典礼的回忆。
每当这个时候,玛德莲的脸上都会充满笑容。
但与此同时,自己的东方面孔也时刻提醒自己,她来自中国,她的亲生父母都在中国。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随着时间的流逝,玛德莲思乡之情愈深,而想要寻找亲生父母的念想也一日胜过一日。
事实上她为此已经做了不少努力。
曾经她通过荷兰的养父母那里,了解到收养她的孤儿院的信息,随后也尝试联系对方以寻找线索。
可世事变幻无常,30多年过去了,当时的那家孤儿院早已不复存在。
至此,她并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似乎她的寻亲路就只能到此为止了。
寻亲无果的玛德莲心里没了着落,却愈发的来自中国的一切产生兴趣。
她尝试着具有中国元素的一切事物,直到最后在文学中找到了些许的慰藉。
她看不懂中文,就使用翻译版的书籍了解中国的诗词歌赋。
每当她读起的时候,都可以找到些许的平静,让寻亲而不得的苦闷得以暂时消解。
她自己还曾经创作出一首诗:
珍秀,珍秀!
让我想起我的无名灵魂。
冷冰冰的躺在中国无名的街道上,
死亡温柔的将我抱在怀里,
“你愿意带我走吗?”
我问道。
她微笑着说:
“我最亲爱的宝贝,
你还有一辈子要活。”
她柔软的双手抚慰着我白皙的身体,
随着他摇篮曲的赞美声,飘然而去。
梦想着与你共度的时光,
虽然,只有短暂的9个月。
“珍秀”是她在孤儿院的名字,她想以此记起曾经在中国的点点滴滴。
最后两句诗是在表达她对母亲已经毫无印象,但是毕竟在母亲怀上她的时候,两人还相伴了9个月!
玛德莲是一个非常乐观、爱笑的姑娘.
可每当她自己读到这首诗,泪水总是不由自主、夺眶而出。
后来在机缘巧合下,玛德莲碰到了移民荷兰的华人李鱼。
两人的交谈让她了解到,现在中国已经有了失踪儿童的DNA数据库。
只需她提供血样,就可以在中国为她匹配她的亲生父母的信息。
此刻玛德莲寻根的心再次翻涌而起,尽管她不确定数据库里有没有自己亲生父母的信息。
但是她不能放弃任何的希望,必须要去尝试一下。
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丈夫德里克时,他虽然感到疯狂,却义无反顾的选择支持。
随后,玛德莲在李鱼的帮助下,她的DNA样本被带回中国,并在数据库里匹配到了杜先蓉。
此刻的杜先蓉早已是双鬓斑白,但是她在得知女儿的消息后,立刻情难自抑的眼泪打框。
她似乎早已经放弃了希望,甚至已经不相信女儿还存货在这个世上了。
但是看着经人给她发过来的玛德莲的视频,她立刻感到一股久违的亲切感。
她说孩子跟她长得很像,就连说话的动作都那么一样。
说罢,杜先蓉顿时忍不住痛哭起来。
想起来过去十数年的外出寻找,想起寻找过程中的种种遭遇。
想起这么多年的相思之苦,她忽然感觉到曾经的这一切都值得。
警方为确保万无一失,分别通知玛德莲和杜先蓉表示需要再做一次DNA比对。
不远万里飞中国,只为与亲生父母团聚
而此刻,远在万里之遥的玛德莲了解到匹配结果后,满心欢喜的同意再做比对,并与德里克决定飞往中国。
在途径法兰克福机场时,玛德莲在候机厅看到外面印有中国国旗的飞机。
那一瞬间她不知道为什么感动起来,一时间眼泪盈眶。
许是她的直觉告诉她终于要回家了,而看到此情此景的德里克也被深深打动,双眼通红。
两人在飞抵国内后,在浙江警方的帮助下,最后一次对玛德莲与杜先容的DNA样本进行匹配。
再次鉴定后最终确认,玛德莲正是30多年前在成都火车站和奶奶走丢的张萍,也就是杜先蓉的亲生女儿。
此时的玛德莲高兴的像个小孩子一样拍着双手,虽然眼角挂着泪花却笑得合不拢嘴,随即赶快打电话给远在荷兰的养父母分享喜悦。
养母听到后感到非常开心,养父也向玛德莲表示祝福。
与此同时,杜先蓉也收到了警方的确认:玛德莲就是张萍,就是她失散30多年的女儿。
当时的她无比开心,老泪纵横了许久才平静下来,随即赶快为阔别多年而归的女儿收拾房间。
尽管由于多年的寻找,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太乐观。
但杜先蓉毫不迟疑的为女儿的房间安装上了全新的空调,准备了全新的被褥,她想着一定要给女儿力所能及最好的招待。
而此刻张萍的父亲心里也非常满足,30多年前丢失的女儿的时候,自己的老母亲一直心存愧疚,无法释怀,并且在临终前都念念不忘问张萍的下落。
现在张萍终于要回家了,他的老母亲也可以瞑目了。
此外在张萍丢失后,杜先蓉一直和他处于冷战状态。
30多年了,家里一直阴云密布,以后家里终于不用再冷若冰霜了。
很快张萍随着警方和李鱼等人抵达四川,随后驱车经过春意盎然的盘山路回家。
此刻路边的树木都在簌簌作响,仿佛也在欢迎张萍回家。
而和风夹着细雨,仿佛要打开车门代表家乡给她以最深情的拥抱。
终于,一路舟车劳顿后。
在2024年9月8日,张萍的脚再次踏上生养她的故土,到了她生命起点的地方。
此刻幸福无比的她脸上充满笑容,虽然惴惴不安但仍然照顾其他人的情绪,与人谈笑风生。
可就在李鱼跟他说:看,站在那里的那个男的就是你的哥哥。
她的眼泪瞬间不争气的流了下来,随后上前给哥哥紧紧拥抱。
张萍的哥哥在昨晚得知妹妹回家的消息时还比较平静,可在看到妹妹真人并向他走来的那一刻,无论如何他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他抱着张萍痛哭,久久不能释怀。
在哥哥久违的拥抱中,家人向张萍介绍了她的嫂子。
张萍也兴奋的介绍自己的老公德里克,一家人就这样相拥着,享受着这难得的温暖。
分别30年再会生母,妈妈抱起孩子回家
接着张萍在哥哥的带领下向家里走去。
快到家时。她的生母杜先蓉从家里冲出来跑向张萍。
随后紧紧抱住女儿痛哭流涕诉说离别相思之苦,父亲也在身旁老泪纵横。
这时的张萍终于用她那练习了无数遍的普通话说到:爸爸,妈妈,女儿回家了!
听到这里,杜先蓉更是情难自抑,撕心裂肺的大哭起来。
此刻的阳光是明媚的,似要填补起过去30年离别的空白,以及修复因长时间离别而造成母女二人心中的伤痕。
二人心中纵有千般言,万般语,也无法抵挡阔别许久的紧紧拥抱与眼泪的肆意流淌。
接着,母亲杜先蓉说小时后的张萍总是要找她抱抱,而这么多年了再也没有拥抱过。
那她现在就要像张萍小时后一样抱她回家,尽管她已有些力不从心。
随后张萍被妈妈抱回了家,被引到她的房间。
杜先蓉不停的为她介绍屋子里的一切,包括新为她置办的被褥,被褥上花纹的寓意,以及刚刚装上的新空调...
尽管张萍不怎么会说普通话,可她完全能够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
为了欢迎张萍,杜先蓉还准备了上好的酒席,叫上村里的邻居一起分享喜悦。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星期后,张萍离开她生命起点的故乡,踏上了回去荷兰的归途。
那里是她从小长大的地方,有属于她的家庭和事业。
离别之际,张萍用刚学的普通话对妈妈杜先蓉说,让妈妈尽快去趟荷兰,看一下她生长的地方。
结语
亲情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即使在最遥远的距离和最复杂的命运中,亲情的力量仍能穿越时空,温暖人心。
张萍的寻亲之旅不仅是对家的渴望,更是对爱的追求。
参考资料:
荷兰女孩来中国寻根,寻亲变认亲,母女相隔30多年相见------红星新闻
失踪三十六年的女儿在荷兰 妈妈为何要把她抱回家?------寻情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