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老戏骨片酬引热议,曾志伟回应离职风波,演员收入差距有多大
TVB老戏骨们辛辛苦苦演了一辈子戏,到头来发现,这收入还不如去洗盘子?
这事儿,搁谁身上不扎心啊?
想当年,TVB那可是香港娱乐圈的“黄埔军校”,多少人的青春回忆都和它息息相关。
打开电视,翡翠台的剧集那是家喻户晓,剧里的明星,哪个不是风光无限?

但现在,提起TVB,除了怀旧,更多的是唏嘘。
曾经的造星梦工厂,怎么就成了“廉价劳动力”的代名词了呢?
说起TVB艺人的苦,那真是一把辛酸泪。
就拿老戏骨鲁振顺来说,在TVB也算是脸熟的演员了,演了一辈子戏,结果在内部会议上公开喊话,说自己“洗碗都比我钱多”。
这话听着让人心酸,也暴露了TVB底层艺人的真实生存状态。
这可不是个例。这些年,为了糊口,转行的TVB艺人那可真是不少。
先说陈思齐,这位当年在《学警出更》、《公主嫁到》里跑龙套的“TVB御用丫鬟”,现在跑去佛山摆摊卖鸡爪了。
别说,生意还挺红火,也算是靠自己的双手,走出了一条新路。
还有蔡淇俊,这位当年在《宫心计》里露过脸的演员,也跟着在夜市摆起了摊。
看来,放下身段,踏实干活,才是王道。
梁珈咏,这位在《同事三分亲》里演过刘定英的女演员,现在也开始在商场摆摊卖首饰了。
不得不说,生活不易,明星也得为五斗米折腰啊。
更让人唏嘘的是,还有人开起了网约车。
41岁的沈震轩,就被网友多次偶遇开网约车。

虽然他自己说只是为了解压,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演艺圈不好混啊。
还有梁茵,这位在《爱回家》里演过角色的女演员,现在在餐厅当服务员。
看来,演艺圈的竞争真是太激烈了,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也不容易。
还有位叫戴耀明的老演员,都52岁了,也被发现在茶餐厅当服务员,端盘子、擦桌子、洗碗,啥都干。
他说自己只是实习,因为演员这行不稳定,没戏拍就只能另谋出路。
这话说得,真是让人五味杂陈。
这些转行的艺人,有的还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新生活,引来不少网友的围观。
有人觉得他们“跌份儿”,但更多的人是佩服他们的勇气和毅力。
毕竟,靠自己的双手吃饭,没什么丢人的。
面对艺人们的抱怨和转行潮,TVB高层也不是没话说。
总经理曾志伟就回应说,艺人这行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TVB已经尽力保留旧人了,大家觉得需要离开就离开。
这话听着挺现实,但也挺扎心。
说白了,曾志伟的意思就是,TVB现在也难,能养活这么多人已经不错了,大家要是不满意,可以另谋高就。
这话虽然没错,但也让人感觉TVB对老艺人缺乏关怀和责任感。
当然,TVB面临的压力也确实不小。

这几年,香港娱乐圈竞争越来越激烈,内地娱乐产业的崛起,更是让TVB雪上加霜。
想当年,香港就那么几家电视台,TVB一家独大,艺人们自然是趋之若鹜。
但现在,选择多了,诱惑也多了,TVB的吸引力自然就下降了。
再加上,TVB的节目形式也比较老套,缺乏创新,很难吸引年轻观众。
这几年,TVB也尝试了一些改革,比如增加自制剧集、改善艺人待遇等,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
更让人无语的是,为了省钱,TVB还搞起了“降薪计划”,把一些艺人的合约改成兼职,收入大幅缩水。
这下可好,本来就没多少钱,现在更少了,艺人们自然是怨声载道。
为了削减成本,TVB甚至还启动了裁员计划,这让更多艺人对未来感到担忧。
看来,TVB的日子是真的不好过了。
说实话,TVB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TVB的管理模式比较僵化,缺乏创新意识。
这么多年了,节目形式还是老一套,剧情也比较狗血,很难吸引年轻观众。
其次,TVB对艺人的待遇也比较低,很难留住人才。
很多有实力的艺人都选择离巢,到内地发展,或者自己创业。

再次,TVB的经营模式也比较落后,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观众的观看习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TVB却还在抱着传统的电视模式不放。
面对这些问题,TVB也不是没有尝试改变。
曾志伟回巢后,也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比如加强与内地合作、创新节目形式等。
但是,这些措施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要我说,TVB要想重振雄风,还得从根本上改变。
首先,要加强创新,推出更多符合年轻人口味的节目。
其次,要改善艺人待遇,留住人才。
再次,要积极拥抱新媒体,拓展传播渠道。
当然,TVB的复兴之路肯定不会一帆风顺。
毕竟,现在的娱乐圈竞争太激烈了,TVB面临的挑战也很多。
但是,只要TVB能够正视问题,积极改变,相信还是有机会重回巅峰的。
说到底,TVB的兴衰,也是香港娱乐圈的一个缩影。
在时代的大潮下,每个行业都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只有不断适应变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没有人能永远站在顶峰,关键在于如何调整姿态,重新出发。
希望TVB能早日找到自己的新方向,也希望那些曾经为它付出过的艺人们,都能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洗尽铅华,各自安好,这或许就是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