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翔娱评 甜馨一言回应“名额说”,娱乐圈星二代内幕大曝光!

一、甜馨是谁?那个被全网宠大的 "国民闺女" 2012 年出生的贾云馨(甜馨),因 2014 年《爸爸回来了》中一句 "我们白着呢" 成为全民顶流。父亲贾乃亮是凭借《最美的时光》《产科男医生》等剧走红的实力派演员,母亲李小璐则是 17 岁就斩获金马影后的天赋型艺人。这对 "亮璐夫妇" 曾是娱乐圈模范夫妻,直到 2017 年 "夜宿门" 事件爆发 —— 李小璐被拍到与 PG One 过夜,贾乃亮直播称 "她去做头发" 成为年度反讽梗。 二、父母现状:一个转型直播,一个艰难复出

贾乃亮:从演员到直播一哥的蜕变 自 2019 年离婚后,贾乃亮逐渐减少影视曝光,2023 年主演的《创想季》虽在浙江卫视播出,但反响平平。相比之下,他的直播事业风生水起:2023 年双十一带货 13.6 亿元,2024 年品牌溯源直播覆盖全球,抖音电商 "卓越个人" 称号实至名归。不过,距离他上一部口碑代表作《相逢时节》(2022 年)已有三年,影视领域的 "代表作断层" 成为争议焦点。 李小璐:从影后到网红的生存之战 "夜宿门" 后,李小璐被主流影视圈边缘化,2025 年仍未参演任何影视剧。她转而投身服装设计和短视频创作,与女儿甜馨合拍变装视频,抖音粉丝量突破 2000 万。尽管尝试通过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三季复出,但因 "劣迹艺人" 标签未能成行。 三、离婚六年:甜馨的 "双面人生" 家庭关系:父母 "表演式和解" 的背后 贾乃亮和李小璐离婚后保持 "友好合作":共同为甜馨庆生、合体录制亲子节目、在社交平台频繁互动。但这种 "表演式和解" 被质疑是为了维护甜馨的公众形象。有知情人透露,甜馨实际由李小璐抚养,贾乃亮因直播事业繁忙,陪伴时间有限。 校园困境:被同学 "蹭流量" 后孤立 2025 年 3 月,甜馨在社交平台控诉:"同学蹭完我的流量就孤立我。" 她透露部分同学为涨粉主动接近她,拍合照、发互动视频,粉丝量暴涨后却迅速疏远。这种 "功利化社交" 让甜馨直言 "像身上装了八百个监控"。 网络暴力:从 "黑皮肤" 到 "整容" 的舆论审判 甜馨的成长始终伴随恶意:小时候因肤色偏黑被嘲 "像爸爸",青春期发育后又因五官精致被质疑整容。2025 年 3 月,她晒出近照后,评论区充斥 "鼻子动过"" 李小璐女儿果然爱美 "等言论。对此,她霸气回应:" 我是黄种人,父母给的基因就是最好的礼物 "。

四、娱评人龚翔:过早进入娱乐圈是 "拔苗助长" 针对甜馨发布新歌《WAKUKU》并否认签约乐华的举动,娱评人龚翔指出:"13 岁的孩子应专注于建立健全人格,而非过早暴露在名利场。" 他强调: 心理风险:甜馨已多次因网暴产生抑郁倾向,2024 年曾发布 "你们要真把我逼到死路了,我跟你们没完" 的极端言论。 学业中断:娱乐圈的高强度工作会影响基础教育,黄多多、王诗龄等星二代都曾因曝光过度导致学业下滑。 职业透支:童星转型成年演员的成功率不足 5%,过早消耗公众好感可能导致 "出道即巅峰"。

五、甜馨的 "娱乐圈试水":是兴趣探索还是资源绑架? 新歌背后的资本博弈 甜馨的单曲由乐华娱乐制作,贾乃亮通过投资机构与乐华存在商业关联。尽管甜馨否认签约,但乐华在宣传中使用 "做客 WAKUKU 星球" 等模糊表述,被质疑为未来签约铺路。其抖音账号广告报价已涨至 2.3 万元 / 条,商业价值初现。 舆论分化:支持与质疑的拉锯战 支持者:认为甜馨继承父母才艺,13 岁已展现音乐、舞蹈天赋,且从小积累人气,具备出道基础。 反对者:批评星二代 "资源世袭",担忧她重蹈 "童星长残" 覆辙,呼吁 "放过孩子"。 结语:流量时代,谁能守护星二代的童年? 甜馨的故事是星二代群体的缩影:他们既是 "含着金汤匙出生" 的幸运儿,也是被舆论绑架的受害者。当 13 岁的她说出 "有个名额就来啦" 时,背后是父母的资源铺路、资本的逐利冲动,以及公众的猎奇心态。正如龚翔所言:"娱乐圈不该成为未成年人的名利试验场,保护他们的成长比消费他们的童年更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