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大结局,荒诞的全员杀,女性角色一个也没跑掉
文/景然
西北的山峦雄浑莽苍,矿区笼罩在沉沉的昏暗中。目力所及,身旁人的面容模糊难辨,远方的道路亦隐没于晦色。鹰嘴山内,唯余一片萧索荒芜之象。
矿山的风席卷而来,风中夹杂着沙砾与灰烬的颗粒,弥漫着一股苍凉的气息。这风刮在每一个在矿山长大的人的脸上。
大西北,仿若被岁月遗忘的世界,弥漫着荒凉与冷酷的气息。极目之处,黄沙似无尽的海洋,在凛冽寒风的驱使下,肆意飞舞,飘落在天地的每一个角落。
这里的一切仿佛都被覆上了一层厚重黄沙,就连心底那对外部世界炽热的憧憬,以及对未来深切的期许,也未能幸免……
被困住了,被这铺天盖地的沙尘暴死死圈禁。沙浪如汹涌的洪流,携着黄沙,兜头盖脸地猛扑而来。片刻之间,衣物、面庞、身躯,皆被厚重的沙层密密覆盖。于狂风肆虐的沙暴中艰难穿行,那沙粒不断堆积,仿佛要垒起无形的高塔。最终,好似一座座沉重的山岳,无情地压覆在那些女子的身上……
他们在追逐繁衍、维系生存、满足欲望的过程中,全力捕捉生活里的希望之光,却毫不留情地将绝望统统抛向了她们。于是,怎样在这方天地里挣扎求生,成为了她们永恒的命题。
观剧全程畅快淋漓,每一秒都不舍快进。已经许久没有剧集能带给小景这般体验了,那种沉浸感,颇有2023年悬疑年代剧巅峰之作《漫长的季节》的神韵。而这部意外邂逅的《沙尘暴》,着实拍得相当出色。
凭借极具质感的西北美学与深邃的社会派悬疑特质,开创出一种充满原始张力的叙事风格,与《漫长的季节》有着一脉相承之感。倘若将《漫长的季节》视作一曲时代的哀婉挽歌,那么《沙尘暴》便是荒漠之中上演的人性“罗生门”。
这部剧以漫天黄沙为背景,与锅炉焦尸案所呈现的荒诞现实相交织,毫不留情地揭开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边缘地带的隐痛。在众多充满宏大叙事的东北悬疑题材作品之中,它凭借西北叙事,成功登上了地域悬疑领域的高峰。
就目前而言,《沙尘暴》背后的故事几乎已昭然若揭。这几桩血案的根源,是西北那片独特地域所滋养出的狼性。在漫天飞舞的风沙之中,于无尽的绝望之下,人们为求生存,心底逐渐滋生出狠戾与贪婪。
八载之前,一名少年自这片土地仓皇逃离。他背负着全家的殷切希望,亦携着一场沉重罪孽,于流沙弥漫之域远去。而就在八年前,一位本已告别这片土地的少女,为了那全家的希望重归此地,这片被黄沙深深掩埋的荒芜之地……
也是八年前,有这样一位满心憧憬着外界的女人,被那个曾被她用双手托举、寄予无尽希望的大男孩亲手毁灭。就在同一时刻,另一个对文学满怀热忱的女人,正在精心谋划一场嫁祸给丈夫的谋杀布局……
《沙尘暴》的开场,是一位饱受争议的边缘女性的离世;剧情行进中局,又呈现了一位儿女绕膝的年迈男性的逝去。随后,故事留下一道缝隙,恰似在漫天狂沙之中,透出了一缕希望之光。
究竟是谁杀害了程春?
程春的死因之谜是这部作品的一大悬念。她是个可怜的留守妇女,将获得自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男人身上。为了活下去,也为了走出那片困住她的天地,她倾尽全力,选择依附男人。可惜,希望始终未曾垂青于她。
而后,孙彩云与刘盈盈同样是一心想要逃离此地的女性。这两个角色极为出彩,均是被塑造得十分成功的女性形象。
由黄小蕾饰演的孙彩云,堪称剧中最具西北野性之美的人物。她身着艳丽的红大衣,于灰黄主调的小镇中穿梭,恰似一丛熊熊燃烧的荆棘。她妩媚且狠辣,宛如一朵在沙岸之上热烈绽放的曼陀罗花,独特而夺目。
这个角色堪称是对生存美学悖论的完美诠释。
八年时光里,她看似是那位雷打不动探监丈夫的贤良妻子。然而在这表象背后,却藏着她与作家情人之间不被世俗接纳的禁忌之恋。那本用丈夫积蓄资助出版的小说《沙尘暴》,恰似一把双刃剑,既是她过往情感越轨的罪证,也是她试图寻求灵魂救赎的宣言。
她对文化人、文明人的渴慕,实则是对西北之外广阔世界的憧憬。然而,这一切终究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表面看似有着热烈的期盼,可希望如同春日里缥缈的幻影,终究是虚妄一场。
由张佳宁所饰演的护士刘盈盈,恰似被西北荒漠所湮没的年轻一辈。
她身着白大褂,眼中的阴郁如浓重的墨色,与诊所窗外呼啸肆虐的沙暴悄然呼应。这是一位凭借自身非凡能力,本已即将跃出命运深渊的坚毅女性,然而,家庭的桎梏,父亲与兄弟的操控,却又将她硬生生拽回那无尽的黑暗。此刻,她内心的绝望如汹涌的潮水,恨意也愈发浓烈。倘若从未见过光明,在黑暗中或许还能忍受那份煎熬,可她已然触摸到了光的温度,感受到了希望的模样。
剧中有两处细节,着实让人不寒而栗。
一个是她在为身患白血病的女儿配药时,那机械般反复的动作;还有在女儿离世后,她那通红如血的双眼。
其二,夜深人静之时,她伫立在废弃矿坑的边缘。当风骤然拂起,衣角飞扬的刹那,仿佛下一秒就会被那罪恶的流沙所吞没。
该角色的爆发力,蕴藏于一种静默的毁灭性之中。当她手持注射器,缓缓将药剂推入时,特写镜头下那微微颤抖的指尖,既像是白衣天使施予救赎的象征,又仿佛是杀人帮凶留下的深刻烙印。而这般处于道德灰色地带的呈现,恰恰是西北叙事里最具震撼力与穿透力的表达。
不过,有一个女性角色堪称神来之笔,那便是王良的生母。她仿若一支蜡烛,燃烧自身,点亮了自由的熠熠火光。
她的经历、她的苦痛、她的麻木,以及她那一回又一回的逃离,是整部剧中女性困境最为直观的呈现。
整部《沙尘暴》如同漫长的全员杀戮戏码,从中不难看出,剧中的女性角色无一能逃脱走向消亡的悲剧宿命。
程春命丧刘大志之手,可实际上,在大福将她狠心抛弃的那一日,她的心便已在绝望中死去。刘盈盈惨死于王良之手,而早在她被父亲叫回,协助弟弟掩埋罪证的那一刻,早在刘三成为了堵住众人之口,以女儿的命运换取王良的沉默的那一刻,她的生机便已悄然消逝。
王良的母亲,在被人抓到这里的那一刻溘然长逝;彩云,则命丧于出狱归来的丈夫之手,然而实际上,早在她被伪作家蒙骗、将丈夫诓去顶罪的那一日,她的命运便已走向凋零;而多多,在出生之时因遭母亲嫌弃、被家人送出去的那一刻,便已“死去”……
她们的灵魂率先于这苍茫天地间陨灭,继而身躯也被无情地吞噬。一切过往,皆被黄沙悄然埋葬,这便是西北大地那残酷、粗犷且冷寂的悲歌。
这部剧让小景联想到莫言的一部名为《丰乳肥臀》的作品。那部作品对女性的伟大与悲怆的刻画,与这部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那片因时代更迭而渐遭遗弃的西北荒土之上,这些女性化作了时代的首批悲剧角色。只因身为弱者,也只因她们拥有孕育的子宫。
在那片黄沙蔽日、不见天光的西北荒原,为了维系剩余人群的希望火种,这些女性被欲望的暗流吞噬,被繁衍的重负压垮。四周是无形却密不透风的禁锢,无人容允她们逃离这命运的囚笼。她们就像荒原上的残烛,注定要在这特定时代的西北,随着岁月的风沙慢慢燃尽。每一次挣扎,都仿佛深陷流沙,上寻不见出路,下觅不着归处,唯有无尽的绝望与悲戚。
《沙尘暴》的最终叩问,并非程春究竟死于何人之手,而是身处贫瘠之境,该如何于道德的荒漠中生存。
当片尾沙尘渐次消散,观众目睹的不只是案件的真相,更是西北社会的精神缩影。那些于风沙中伛偻前行的身影,既是加害之人,亦是受害之躯;既是坚守的守望者,也是迷茫的迷失者。
如同东北叙事一般,这片土地也曾沐浴过辉煌,洋溢过富足。但时代的浪潮翻涌,使得多数人从云端重重坠入泥土。其中,有众多人仍对往昔旧制念念不忘,有众多人由富足瞬间陷入贫困,有众多人失去了赖以谋生的饭碗,有众多人渴望求新求变、打破困局,亦有众多人最终选择远走他乡……
这部剧聚焦的是在大批人员离去后,留守于西北之人的心境。他们怀揣着渴望,亦饱尝着绝望;心中尚存希望,却也面临着希望的湮灭。
《沙尘暴》宛如荒漠之上的人性“罗生门”。漫天狂舞的黄沙与离奇的锅炉焦尸案相互缠绕,呈现出荒诞的现实图景,毫不留情地揭开了中国现代化进程里边缘区域的隐痛。此番,西北叙事于东北叙事的重重环绕之中,登上了地域悬疑题材的顶峰。
剧中对西北风貌进行了极致呈现,观众能够清晰捕捉到甘肃酒泉、嘉峪关等荒漠地区的独特印记。该剧以纪实的笔触,将沙尘暴的肆虐、戈壁滩的广袤、土房的质朴以及羊群的悠然等景象,原汁原味地展现出一种原始的粗粝感。
从无人机视角俯瞰,广袤荒漠的全景尽收眼底。风沙翻涌,弥漫着无尽的荒芜,与案件自带的压抑感巧妙呼应、深度交织。尘土弥漫的画面与音效所构成的独特视听语言,堪称精妙绝伦。它不仅极大地增强了悬疑氛围,更赋予了环境以生命,使其幻化为鲜活的角色,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故事。
荒漠,是隐匿罪恶的幕布,亦是人性挣扎的活见证。
《沙尘暴》围绕的叙事核心,是西北小城库鲁县的熟人社会网络体系。
八年前那桩骇人的锅炉焚尸案,与如今申诉程序的重新开启,牵出了隐匿于小镇深处的血缘、师徒羁绊以及盘根错节的利益关联,俨然一场惊心动魄的小镇狼人杀。
孙彩云从贤良妻子到蛇蝎美人的蜕变,王良在原生家庭阴霾笼罩下的心理扭曲,刘三成父女间不为人知的利益交易,无一不呈现出乡土社会里人性的异化与生存的激烈博弈。
这是一部深度绑定城乡撕裂、资源枯竭、女性困境、人性挣扎等社会议题,并与乡土情怀紧密相连的作品。时代宏大叙事中的所有悲剧,皆从弱者起始。
在残破的环境中,女性往往处于最为弱势的境地。她们究竟是弱者,还是被视作一种资源?同时,她们也是困境中欲望与希望最为直观的承载者。因此,恶劣环境之下,女性常常成为悲歌的化身。
悲戚且苍凉,《沙尘暴》以女性所面临的困境为发端,借一场弥漫着沙砾与血腥气息的风暴,将西北大地的荒芜与人性的复杂混沌,交织成一幅震撼人心的图景。其粗砺的镜头表达、熟人社会里的伦理难题,还有作为生存隐喻的土地荒漠化,彼此融合、相互成就。
在同一镜头之下,漫天狂沙如猛兽般席卷而来,将房屋一点点吞噬,那股压迫感扑面而来。废弃矿场中,裸露的钢筋仿佛是沉默的骨骼。而被风蚀得如锯齿般的公路蜿蜒其中,它们共同勾勒出了库鲁县那被时代抛弃后的苍凉模样。
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精妙绝伦的光影美学,以及潜藏于故事深处呼之欲出的宏大叙事,构成了一部精彩的艺术佳作。
相较猕猴桃大肆宣传的,《风中的火焰》这部剧反而更具《漫长》的风格。
从设计构造与寓意层面来看,西北版的《漫长的季节》别具一格。尽管在叙事的干净利落程度以及镜头美学等方面,它相较于《漫长的季节》略逊一筹,但无疑是近几年的经典之作。只可惜,平台没能给予足够的支持,实在令人惋惜。
更别说,这种情形竟与这部剧所演绎的内容高度相似。生于酷的作品,恰似生于西北的芸芸众生,在命运里无力抗争。
衷心期望这样的优质剧集能够被更多人关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