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和陆小曼的一见钟情与闻一多和高孝贞的日久生情
徐志摩和陆小曼的一见钟情与闻一多和高孝贞的日久生情
文/李华铭
图/网络
徐志摩和陆小曼
闻一多和高孝贞
一见钟情和日久生情两者相比我肯定相信日久生情!
对于一见钟情;
男女双方首先是基于对方的外貌,基于对方所表现出来的外在或内在的气质所决定的。这是一种首先把对方外貌放在第一位的爱慕表现。
一见钟情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双方的情来的快,有可能也消失的快,因为双方对对方并不真正的了解,仅凭初次对对方外貌的仰慕就决定了爱这个人,喜欢这个人!而他(她们)对对方的人品,性格,兴趣,习惯,为人等诸多方面必须要了解的却并不了解,或不深入了解。
现实中一见钟情的双方最终能走到一起并百年好合的不少,但是一见钟情的双方待燃烧的激情过后,最终因诸多原因而导致双方劳燕分飞的也并不鲜见!
民国有名的诗人林志摩和名媛陆小曼就是典型的一见钟情!
徐志摩和陆小曼在一次社交活动中偶然相遇,双方一见钟情。此时双方都是有配偶之人,然而一见钟情的爱火使双方完全失去了理智,他们完全不顾社会的基本道德要求,活生生的将自己的家庭解体,让并无过错的对方配偶被迫同意离婚,他们两人自己重新披上结婚的新装,演绎了一出男女双方一见钟情的大戏。
然而他们不考虑别人的一见钟情却遭到了徐志摩恩师梁启超的痛斥,在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礼上,他们的证婚人梁启超是这样说的“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务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徐志摩、陆小曼,你们听着!你们都是离过婚,又重新结婚的,都是过来人!这全是由于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希望你们不要再一次成为过来人……
梁启超的这篇证婚词真可以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婚后徐志摩的生活并不幸福,陆小曼生活上是一个挥霍无度的人,徐志摩为了满足她的欲望,想尽办法挣钱,奔波在北平上海两地,为了省钱搭坐邮政小飞机,不巧飞机失事命陨命蓝天,一代风流才子生命就此定格,让世人唏嘘不已!也让陆小曼一辈子生活在自责中。
虽然飞机失事是偶然事件,但是如果徐志摩不是为了多挣钱何至于要两地奔波呢?
如果志摩不是过早离去,也许我们能读到很多像《再别康桥》这样优美的诗篇!
这于我们应该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如此而言男女之间的一见钟情也许并不总是美好的!
对于日久生情;
日久生情则是和上述一见钟情完全相反的情况。
日久生情的男女双方,在初次见面时双方对对方并无多大好感,或者是完全没有好感,抑或是既话没有好感也没有坏感完全是平等如水,即平淡而没有感觉。
但是这对男女双方在共同的工作或学习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对对方加深了了解,或者是在工作或学习中通过互相帮助,或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帮助,渐渐的互相产生了好感,对方的音容笑貌也渐渐的融入了双方的脑海而挥之不去,进而感觉到了对方外貌也是美的,于是双方对对方渐有情愫,直至互相牵手喜结秦晋之好!
这就是日久生情!
日久生情虽没有一见钟情的激情燃烧,也没有一见钟情的山盟海誓,更少有让人艳羡的男才女貌,但是日久生情却有文火烘焙的成熟,却有年久佳酿的诱人醇香,却有甘甜浓烈的韵味悠长!
民国的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和他的妻子高孝贞的婚姻和以后的生活却是典型的日久生情!
闻一多先生是一名才子,他十四岁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他的父母为了不想让儿子学成之后远走高飞,就想用婚姻捆住他,就在他十四岁时就为他选了一名未婚,姑娘是不识字的高孝贞。
待闻一多清华毕业后为了孝顺父母不得已和高考贞成婚,然却在举行婚礼的时候躲在书房里看书,和新婚的妻子毫无感情可言。
然而在以后的生活中,尤其是在动荡的社会里,两人的感情却是越来越好,虽然过的是粗茶淡饭的生活,但是两颗心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演绎了典型的先结婚后恋爱的日久生情之佳话。
我想人们都愿意一见钟情,但是却更相信和喜欢日久生情!
徐志摩和陆小曼,闻一多和高孝贞的故事应该使我们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