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南派武术电影《南拳王》幕后秘闻

       八十年代的硬核真功夫电影《南拳王》,以其富有岭南特色的故事情节,精彩的武打场面,深深地震撼着观众的感官神经,让人们感受到专业武术运动员所展示的中国传统武术精华。


       电影《南拳王》原名《粤海琼花》,它是作者黄式宪、海红、张钧等根据史料记实,以及广东老艺人梁家森、罗品超、少昆仑、卢启光等口述亲身经历,多次修改而成。反映清朝咸丰年间广东民间的反清抗暴故事。影片由香港乐丰影业公司和中国新闻社属下南海影业公司联合制作。导演由香港功夫片名导演萧龙和中国新闻社的柳青担任。


       影片的港方导演萧龙,时年仅四十岁,但此前从事电影工作已近十年,先是搞编剧,创作过《醉拳》、《南北醉拳》、《蛇形刁手》。《好汉打天下》和《北腿王》等十多部电影剧本,其后又担任导演,拍摄了《触觉》、《好汉打天下》、《鬼世界》等多部功夫片,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在片场,萧龙也是最忙的人,纠正动作,常常还要亲自做示范。谈到拍摄《南拳王》时,萧龙说:“我希望通过拍摄这部武术片,加强内地和港澳同胞、祖国和海外侨胞的联系,让海外的观众对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影片的另一位导演柳青,一九六六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当时年仅三十九岁,是位性格直爽、思维敏捷的女导演。她先后创作和发表了《忠诚的战士》、《作证》、《魂》和《追索》等电影文学剧本,执导了《漓江春》和《追索》两部影片。
       柳青试图通过拍摄《南拳王》,探索一下如何提高功夫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使功夫片更好地反映社会、反映人生的问题。她认为对功夫片不应该抱有成见,武术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项民间体育活动,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值得继承和发扬。


       在谈到准备如何拍《南拳王》时,她说:首先要把过去的功夫片中低级庸俗粗制滥造、不健康的笑料等彻底去掉,其次在制作上要讲究时代背景和人物刻划,力争把思想性、艺术性和武术真功夫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真实、自然。她说:“拍好这部影片是我的愿望,也是我在创作上的一次尝试。”


       看过《南拳王》的观众,都为男女主角演得生动逼真而叫好,不知就里的还以为他俩是什么名演员呢,殊不知他俩都是首次走上银幕,并非专业演员。饰演林海南的是广东武术队运动员邱建国,十七岁就获得全国南拳冠军,后又五次获得这个项目的金牌。


       拍电影对于邱建国来说还是第一次,但是,拍电影的愿望在他心中却早已萌生。他说:“近年来我随武术代表团多次出访过欧洲、非洲和东南亚等许多国家,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当时我就想,如果通过电影来表现我们中华民族的武术,使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这个民族和武术传统,那该多好啊!这次让我参加《南拳王》拍摄,可以说是如愿以偿了。”
       饰演女主角的是南京市少年馆武术教练、二十五岁的宗巧珍。她也是武林好手,曾获全国少年武术全能冠军和剑术第一名,是当时中国武术界的“三把剑”之一,当时她刚从江苏省武术队退役。


       在《南拳王》一片中,宗巧珍扮演女主角红船“花锦绣”戏班武旦梁玉卿。这是一个聪明美丽、心地善良、遇事很有主见的姑娘。她为人热情、武艺高强、嫉恶如仇,在红船上有着很高的威信。她认为,梁玉卿是一个秀丽而又刚健,温柔而又开朗的中国妇女形象。这次选她扮演这样一个角色,她感到十分荣幸。对于如何表现这个人物时,她说:“在过去的许多功夫片中,女主角往往在文戏上表演很出色,但在武戏上却不能表现出中华武术的真功夫。这对人物的塑造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我想在表现梁玉卿这个人物时,既在文戏上去细腻地刻画她的性格,又在武戏上真正打出较高的水平来,争取在银幕上塑造一个有别于其它武术片的妇女形象。”


       该片在广州陈家祠内拍摄期间,还发生了一段有趣的故事,刚巧正在访穗的尼日利亚副总统历克斯.伊费尼丘库.埃奎一行到该祠参观,大概是被东方武术所迷住了,总统连声叫绝,看完了拍戏,还执意要几位主要演员为他表演武打片断。只是在陪同人员提醒要赶时踏上归国之途后,总统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至今,电影《南拳王》仍然是广大影迷心目中最经典的功夫电影作品之一。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