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我的时代结束了!接着就惊艳了全世界

全红婵:我的时代结束了!接着就惊艳了全世界

全红婵在18岁生日之际,接受国际奥委会专访时坦言“我的时代结束了”、“现在跳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的时候,总觉得身体不听使唤”这一发言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

大家才发现:她是如此的成熟和清醒,同时又坚韧和充满智慧。 当然,即便面对公众坦然承认自己的“力不从心”与矛盾,到了真正比赛的时候,她依旧能给世界以惊艳。

在之后的比赛中,她再次上演“水花消失术”惊艳了所有人。 对此网友直言:如果之前的成功能证明她是一个极具跳水天赋的人,那么当她面临成长发育问题阻挠时,依旧可以惊艳全世界,这就彰显了她的“实力”和努力。

其实这不是全红婵第一次面临成长发育的困扰,早在之前的巴黎奥运会的时候,就有传言她被身体问题困扰。 面对记者采访的时候,她还自嘲“我也年轻过”、“年纪大了”等相关话题引起了诸多讨论。

出生广东湛江农村的全红婵,7岁被教练发掘,凭借“99%努力+1%天赋”的信念,以每天数百次跳跃的苦练打磨技术。

东京奥运会上,她以466.20分的“天花板成绩”一战成名,成为最年轻的奥运三金王。

可是自东京奥运会后,她身高增长7厘米、体重增加7公斤,这对跳水运动员的空中姿态和动作精度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她的招牌动作207C成功率从东京周期的87%降至巴黎周期的63%,训练中甚至因摔伤导致手部颤抖。 这种变化是女子跳台选手普遍面临的“发育关”,许多天才少女因此状态下滑。 这段时间她经历了长达三年的低谷,多次败给队友陈芋汐,甚至因连续失利陷入自我怀疑,一度冲进领队办公室哭喊“不练了”。

但是她并未退缩,先是放平心态,要学会“放得开”,而且她也清楚的知道“每一场比赛都特别想跳好,反而导致发挥不佳”。 她直言“现在并不是巅峰,感觉在慢慢往下走”,将重心放在当下,以减重和防伤为短期目标,而非执着于过去的辉煌。

同时通过每天90分钟水下负重训练、严格饮食控制(连饮水量都精确计算)和体能强化,逐步适应新的身体条件。 再加上教练陈若琳及时调整策略,将技术纠偏转为战术分析与心理疏导,例如通过研究对手录像转移其对失误的过度焦虑,最终帮助她在巴黎奥运会上以“水花消失术”重现辉煌。

而现在随着年纪的增大,成长发育带来的问题在时刻困扰着她,大家震撼于一个奥运冠军的同时,也对此事诸多讨论。

幸好全红婵本人对此非常清醒,既然无法避免成长发育带来的问题,她就放平心态,然后付出更多的努力。 她明白跳台项目的“青春饭”特性,历史上尚无20岁后夺得单人跳台奥运冠军的选手,即便是其教练陈若琳的成就也止步于双人项目,所以从不过分执着于名利。

比如面对退役后规划,全红婵直言“不想当教练”,另外也已确定进入暨南大学深造。 当然,与此同时她计划参加2025年跳水世界杯分站赛及世锦赛,目标是成为继陈若琳后的第二位女子跳台超级大满贯得主。

由此可见,全红婵的宣言并非谢幕,而是以退为进的智慧。 她非常清楚体育竞技的残酷,也心动于它的魅力,对于结果她全力以赴却不强求,这大概也是大家喜欢全红婵的主要原因。

未来,无论她选择继续征战还是转身拥抱平凡,她的精神遗产已远超奖牌本身。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