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迷1980元买演唱会柱子票,陈奕迅看了都摇头,平台回应惹争议
陈奕迅重庆演唱会:1980元看台票的“糟心之旅”
在漫长的等待之后,陈奕迅重庆演唱会的终于拉开帷幕。然而,这看似是一场音乐爱好者的狂欢,却成了一些歌迷的“糟心之旅”。9个月的延期,本应是更加珍惜的演出机会,却因各种意外状况,让不少歌迷满心欢喜而来,却败兴而归。

就拿金先生来说,他花1980元购买了一张看台票。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在很多人的月收入里,这可能是好几天的生活费了。当他满怀期待地到达演唱会现场,找到自己的座位时,那心情就像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1980元档位最后一排也就罢了,还处在角落里,旁边过道的一排玻璃和柱子,把他的视线遮挡得严严实实。在我看来,这就像是你花重金买了一张通往宝藏岛的船票,结果登岛后发现,你眼前的宝藏全被迷雾遮住,根本看不到。他只能不停地切换角度,玻璃隔音还很严重,他就只能大部分时间站着看,这不就相当于花1980元买了个站票吗?这实在是不合理。而且金先生还是第十次看这个系列的演唱会了,这是他在自己家乡体验最差的一次。
小唐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他花980元买到了“墙边票”,这价格也不算低。周围有空中看台遮挡,旁边是一堵墙,他只能在缝隙里看舞台,就像个小偷一样偷偷地看偶像唱歌。这让我联想到,这就好比你去一家高档餐厅吃饭,你是冲着那桌最好的位置去的,结果却被安排在角落的小桌子,而且周围还有很多障碍物,影响你的用餐体验。他找工作人员处理,工作人员却互相推诿,最后只能无奈地坐在过道,还时刻担心被保安催赶,这演唱会看得多心酸啊。

还有更离谱的,有些歌迷发现原本被保留的位置被换了。像歌迷Elly,去年出票时觉得位置不错就没退票。她一直以为会保留好位置,可是到演唱会现场才发现,13排变成了10排,而10排前面刚好有玻璃遮挡。这就像你提前预订了一家酒店的总统套房,结果到了酒店,却被告知因为你某些莫名的原因,把你安排到了靠近电梯且隔音差的小房间,而且还告诉你这就是你原来预订的。这搁谁身上都受不了啊。
这些视线遮挡票的问题,并不是个例。歌迷们在维权群里发现,很多人都有类似的遭遇,还有花2580元买的看台票前面也有玻璃遮挡,这简直就是在挑战消费者的底线。而在后续的调查中,记者发现上海观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联系方式就像一个打不通的神秘通道。大麦相关工作人员的回复也难以让人信服,说是换位置是为了照顾后面买的客户的心理,但这难道就能成为售卖视线遮挡位票的理由吗?
其实,回顾过去,类似的事件在很多演唱会都有发生。就像2023年梁静茹演唱会“柱子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还有凤凰传奇等演唱会也有这样的情况。这也说明这并不是偶然出现的问题,而是整个演唱会票务行业可能都存在的弊病。在我看来,演唱会场馆在选择座位售卖时应更加谨慎。像重庆华熙live这个场馆,已经开了很多场演唱会了,它更适合四面看台,一些明显不好、特别遮挡的位置根本就不应该售卖,或者至少要明显标注打折售卖,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消费者花大价钱却买到这样的糟糕体验。

再说说消费者维权这一块。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财经评论员孟博说得很对,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受法律保护。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悉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演出主办方应该加强售票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度,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要提醒广大消费者,证据是维权的关键,所以一定要注意留存相关证据,这样在发生消费纠纷的时候,才能通过多种方式依法维权。
目前,那些多数座位被换和买到遮挡视线位置的歌迷诉求都未能得到解决。这就像一块大石头压在这些歌迷的心头。而周末还有三场演唱会将要举行,不少歌迷看到不良视角分享从而产生担忧。这也给演唱会的主办方敲响了警钟,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后续演唱会的口碑和票房。希望他们能够正视这些问题,不要让消费者的心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逐渐冷却,毕竟消费者才是演唱会成功的根基啊。
在演唱会这个充满激情与热爱的领域里,每一位歌迷都怀揣着对偶像最纯粹的爱与期待。当他们怀揣着血汗钱,翘首以盼能够与偶像在舞台下近距离互动时,他们所渴望的仅仅是一场没有瑕疵的视听盛宴。然而,这些视线遮挡票却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无情地浇灭了他们心中那团炽热的火焰。

从观众的购票心理来看,在付出高额票价的时候,他们自然认为能够收获与之相匹配的高品质观赏体验。1980元的看台票、980元的门票、2580元的高价票,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消费者对演唱会高品质的预期。当他们踏入场馆的那一刻,内心充满了对偶像表演的期待,可一看到自己那被遮挡的座位,就如同美好的梦境突然破碎。这种心理落差是非常巨大的,也难怪会引发歌迷们的不满。
再看演唱会主办方这一方,售票环节本应是严谨有序的。确保每一位购票者都能得到合理、舒适的座位,这是主办方的责任与义务。但实际情况却是出现了如此多的视线遮挡票问题,这不禁让人质疑主办方的管理水平与责任心。而且,对于已经出现问题的票务情况,没有及时妥善地处理,只是互相推诿,这更是加剧了消费者的不满情绪。

从法律的角度深入剖析,消费者的权益是受到严格保护的。但在实际的演唱会票务市场中,消费者的这些权益却被忽视甚至践踏。法律条文明确规定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可是在购票过程中,消费者往往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陷入困境。主办方和票务方有义务将座位的真实情况告知消费者,而不是在消费者发现问题后才找各种借口推脱。
再看那些维权群里歌迷们的遭遇,他们就像一群迷失在黑暗中的行者,找不到方向,也得不到帮助。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在为了那本应属于自己的合理权益而努力抗争。他们有的只是单纯想要看一场完整的演唱会,有的则是为了维护自己心中那份对偶像纯粹的热爱。但他们在面对主办方和票务方的冷漠态度时,显得如此无力。
对于那些还未发生的演唱会,这是一个警示。如果主办方仍然不做出改变,不重视消费者的权益,那么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消费者对整个演唱会行业失去信心。这就像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一样。我希望看到的是,主办方能够积极地解决现有的问题,提高售票信息的透明度,对座位进行合理的筛选和售卖,同时建立一个完善的售后机制,当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地为消费者解决问题。

而且,从整个娱乐圈的角度来看,演唱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能够让艺人更好地与粉丝互动,也是艺人展现自己实力和魅力的重要舞台。但如果因为演唱会的一些负面事件,比如视线遮挡票这样的问题,导致观众对演唱会失去兴趣,那对整个娱乐圈的发展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对于那些已经购买到问题票的歌迷来说,他们现在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们希望能够尽快得到解决,要么是换到一个合理的座位,要么是得到相应的补偿。他们的要求并不过分,他们只是在维护自己最基本的权益。而主办方和票务方如果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那么或许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挽回消费者的信任。
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消费者的声音很容易被传播开来。一个演唱会如果因为视线遮挡票这样的问题而被歌迷们口口相传,那对于演唱会的口碑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相反,如果能够妥善地解决这个问题,也可以成为一个提升口碑的机会。这就需要主办方和票务方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危机处理能力。
再回到演唱会本身,每一场演唱会都承载着无数歌迷的梦想和期待。舞台上的灯光、音乐、歌声,这些都是大家共同热爱的元素。但座位问题却成为了这个美好体验中的一颗毒瘤。它就像一个隐藏在暗处的恶魔,随时准备破坏歌迷们的好心情。我希望所有的演唱会主办方都能够重视这个问题,让演唱会回归到一个纯粹的、充满爱的舞台,让每一位歌迷都能够在这里享受到最完美的视听体验,而不是被这些不应该出现的问题所困扰。
最后,我想说的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无论是在演唱会行业,还是在其他行业,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真正保护好消费者的权益,才能够让这个行业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希望陈奕迅重庆演唱会的歌迷们能够早日得到妥善的解决,也希望整个演唱会行业能够从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和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