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恐怖片披上美学外衣,电影《怪谈》帧帧颠覆认知?
电影《怪谈》(1964)的创作背景:日本神道教信奉万物有灵,民间流传着众多鬼怪传说。电影改编自小泉八云的志怪文学作品,其故事取材于日本本土民间故事,为电影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二战后,日本怪谈电影逐渐形成气候,小林正树的《怪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怪谈电影发展做出贡献。
《黑发》:京都武士抛弃贫苦的结发妻子,另娶贵族小姐。因现任妻子冷酷,他怀念前妻而回家,与等待他的前妻相聚,次日醒来却发现前妻是白骨,被其黑发缠死。
《雪女》:樵夫巳之吉和老者遇暴风雪躲进木屋,雪女闯入吹死老者,因爱慕巳之吉而饶他性命,让他不许说出相遇之事。后来巳之吉与酷似雪女的雪子结婚,他向雪子讲述往事,雪子表明自己就是雪女,随后离去。
《无耳芳一》:盲僧芳一琵琶弹唱出色,常被幽灵引到平氏家族墓前演唱。长老为救他在其全身写满经文,却遗漏耳朵,幽灵撕走他的耳朵。但芳一仍坚持为亡魂弹琵琶,最终得到善报。
《茶碗中》:武士关内喝茶时看到茶碗中有陌生武士的脸,他打破茶碗,后来脸的主人及其“仆人”武士们前来,关内砍杀他们,却越砍越多,最终遇害。两百年后,他的映像出现在图书出版商的水缸里。
影片轰动的原因:
独特风格:将能乐、浮世绘等日本传统艺术与电影表现手法相融合,营造出神秘、唯美的氛围,视觉效果独特。
深刻内涵:通过四个故事,从不同角度探讨人性、情感、因果等主题,引发观众思考。
奖项加持:获得第38届《电影旬报》奖十佳电影奖第二名、第1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等多项大奖,受到国际影坛认可。
现实意义:
文化传承:传承和弘扬了日本的传统文化和民间传说,让观众了解到日本独特的鬼怪文化和美学观念。
人性思考:促使观众对人性中的欲望、背叛、善良、宽容等进行思考,以鬼怪故事为载体,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性问题。
剧本值得学习的地方:
1、 结构编排:四个独立故事既各自成篇,又通过“怪谈”主题相互关联,从不同方面展现鬼怪世界,丰富了电影的内容和层次。
2、主题表达:用简洁而富有寓意的故事,巧妙地表达深刻的主题,如《黑发》中对爱情和人性的探讨,《无耳芳一》中对善意和因果的思考等。
3、氛围营造:通过细腻的文字描写,为每个故事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如《雪女》的寒冷空灵、《无耳芳一》的神秘诡异,使观众身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