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玫瑰的故事》,终于知道方协文同意离婚的真正原因

最近又在刷《玫瑰的故事》,终于对方协文同意离婚的原因有了新的认识。 方协文醒来后,第一眼看到的,是玫瑰抱着小初在病床前静静守护,然后,他说了一句"我死了不是正如你意?丧偶和离婚有什么区别?" 这是一个习惯性挑起情绪战的人,试图再次激怒对方的惯用伎俩。这样的话,按照他们以往的相处模式,应该会引发一场激烈争吵。 然而,玫瑰只是平静地回应:"我从来没有这么想过。即使离婚了,你也是小初的爸爸,也是我的家人。" 就是这句不带任何情绪波动的回应,像一盆冰水,浇灭了方协文内心最后的一丝希望。 那一刻,他终于读懂了玫瑰眼中的平静。那不是善良,不是包容,而是:无关紧要。

4年前玫瑰怀孕晕倒,方协文借机替她办了离职;如今孩子上幼儿园,他又背着她推掉了面试机会。 一次次的控制和欺骗,表面看是为了留住她,实则是害怕自己不再是她生活的全部。 对方协文来说,玫瑰去工作,意味着她的世界会有自己无法掌控的部分,而这正是他最恐惧的事情。 我其实能理解方协文为什么这么约束玫瑰。 他说过一句话"我是第一次谈恋爱,没有前任",就是这个原因,他没谈过恋爱,没有经验。 就跟当初玫瑰对初恋庄国栋的爱一样,都是歇斯底里。只不过,玫瑰只是想被关注,而方协文要的更多。 初恋的炽热和占有欲,让方协文把爱情等同于控制,把付出当作要挟。他满心满眼地盯着她,却从未真正看见她的需要,听见她的心声。

前一天晚上,他从豪华包厢的庆功宴上醉醺醺地回家,一边是刚卖掉公司的得意,一边是有女人往身上扑的虚荣。 他质问玫瑰:"你是不是还是瞧不起我?这几年我赚的钱,你和你家人一辈子都赚不来!"这些话背后,是他根深蒂固的自卑与不安全感。 苏更生说得对,方协文和她一样,都是极度自卑的人,所以才会对外界的评价如此敏感,希望在别人挑剔自己之前,先苛求自己完美。 然而完美是什么?在方协文眼中,是赚足够的钱,是把妻子牢牢锁在家里,是让所有人看到他的"成功"。 而病床上那一夜,撕下了他自欺欺人的面具。 "你恨我吗?"他问。 "从没恨过,也不希望你恨我,因为恨我会让你活得很辛苦。"玫瑰回答。 这句话,击溃了方协文最后的防线。 没有爱,哪来的恨?对一个陌生人,你不会恨,只会漠然。 玫瑰看他的眼神,就像看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路人,她可以尽责地带着女儿守护他一整夜,但那只是出于人道主义的基本关怀,而非夫妻之间的牵绊。

方协文流泪了。他哭的不是玫瑰的离开,而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他以为自己的奋斗和付出,会让玫瑰感动,会让她离不开自己。 然而事实是,他的熬夜加班,他的应酬到酒精中毒,他拼命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在玫瑰眼里只是一场自导自演的独角戏。 我们常说爱是自由的给予,而不是强制的索取。 方协文把玫瑰当作自己的私有物品,却忘了她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 他把她的选择权夺走,又希望她能心甘情愿地留在身边,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方协文不是不爱玫瑰,只是他不知道如何好好爱人。 他像抓住一根风筝线,越怕失去就抓得越紧,直到线断了,风筝飞走了,他才明白,有些东西,握得越紧,越容易失去。

在医院那一晚,方协文终于看清了,玫瑰已经飞走了,留下的只是一个躯壳,一个对他的情感已经死灰的躯壳。 这比愤怒的争吵,比歇斯底里的哭闹更令人绝望。因为,没有什么比"无感"更残忍的了。 于是,他决定放手。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恋人也是如此? 当一段感情里,一方仍在暴怒,另一方却已经波澜不惊,这段感情就已经走到了尽头。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360娱乐观点或者立场,360娱乐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后的30日内与360娱乐联系